我是個喜歡聽故事的人,也喜歡講故事給人家聽,所以我到處旅行,去聽更多的故事,然後回來講給其他人聽。

金門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地方,這裡到處都有故事,無論是家國大事或是兒女情事,只要有緣,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許多故事。我特別喜歡舊稱「後浦」的金城市區,因為這裡除了是全金門最繁華的地區之外,也是一個藏有許多故事的地方。

後浦的南門境裡還留有許多古老的痕跡隱身在新建築之間,有些地方看似不起眼,背後卻有著許多說不完的故事,例如民族路上的這一塊空地,方正的區域內有著平鋪水泥的地面,邊緣豎立著幾根看似水泥的柱子。

繞著空地走一圈,原來空地不只是空地,在地勢比較低的地方可以看到平整的石塊堆積。再仔細看看石塊上柱子的材質,裡面夾雜了許多的花崗岩碎塊,內中有五分粗的鋼筋,看來這塊「空地」絕對不是一般聚落中都看得到的畸零地,這塊空地的存在絕對具有某種特殊意義。

我環顧這塊地的環境,新舊夾雜的建築中有幾棟美麗的洋樓,其中還有列入歷史建築的「何氏洋樓」,事實上,後浦的洋樓密度在金門僅次於得月樓所在地的「水頭」,紀錄上有14棟,雖然有些洋樓已經走入了歷史的洪流之中,但是後浦洋樓數量在全金門還是數一數二的。仔細看這塊地上的「附屬物」,整齊一致的石塊是經過仔細加工的成品,或方或圓的柱子更是充滿人為雕飾的痕跡,再加上現場所見的實況,這裡看得出來是個洋樓建築的基地。

在清末民初,西風東漸之下,位在閩南的金門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原本的閩南式建築開始出現了西方的元素,無論是材料或是形制,處處留下受異域影響的痕跡,以建築材料來說,洋灰、鋼筋等開始應用在傳統建築中,而番仔樓及番仔厝等建築形式也出現在過去以磚造平房為主的傳統聚落中。只是在技術不純熟及材料取得不易的情況下,這些西方的東西開始有了金門的地方色彩,例如原本應該攙入碎石的混擬土在金門成了碎花崗岩、碎紅磚、海砂、貝殼、牡蠣殼灰的「金門混擬土」,建築形式也從純西式的建築融入了閩南的建築元素。

這一塊地,看起來像是洋樓的台基,在以鋼筋毀擬土為主要材料的區域中,周圍以花崗石的堵石封圍,上面再以鋼筋為骨樹立了幾根柱子。在從前,蓋洋樓部是件容易的事,只有富人才蓋得起,而且蓋洋樓也是件大事,除了要有充足的資金外,還要有充裕的建築材料。這個地方看起來是個施工到台基之後就停止施工的地方。既然花了很大的心力準備,為什麼又未竟全功?

原因出在歷史的無奈。金門人的身世是流離的,為了求生存,清朝末年許多金門人到南洋謀生,努力奮鬥之後,或是為了安置老家的的親人,或是為了讓自己安養天年,這些落番的人把辛苦積存的資源拿回金門蓋大宅洋樓,只是時代的變遷快到讓他們來不及享受自己奮鬥的成果,日本人在國民政府成立了幾十年之後佔據了金門。原本回鄉享清福的落番客不得不離開金門「走日本」,這塊地的主人放下了建築到一半的大洋樓到了新加坡,之後或許曾經回來過,或許沒有,但是洋樓的建築是停止了,只留下廣大的台基及柱子,喚起人們對那個兵馬倥傯年代的記憶。

這些是這個遺跡之前的故事,但這個故事結束了嗎?

當然沒有。

每個到這裡的人都會接續著這些故事,加入自己的元素,讓它成為一個永遠說不完的故事。

至於我的故事,那就要從那一年的四月十二迎城隍說起,那一年,我跟幾個朋友提早到了金門,在「洗街雨」暫歇的初夏,陽光和善的映入彎曲的巷弄之間,濕潤的空氣仍殘留晚春的氣息................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