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格友浪花大大那裡看到了一篇關於金門城的文章,原文網址如下:

http://tw.myblog.yahoo.com/jw!ZexGHumTRUEsER0PalSmso0bhQ--/article?mid=1757&prev=-2&next=-2&page=1&sc=1#yartcmt

這篇文章裡,寫出了浪花大大對於金門城四個城門的觀察。其中有一張照片讓我很感興趣,感謝浪花大大的慷慨,讓我使用這張照片,照片原始網址如下:

http://tw.f14.yahoofs.com/myper/ZexGHumTRUEsER0PalSmso0bhQ--/blog/20070726031037206.jpg?TTf50qGBDxJfpJdx

這張照片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石柱上那兩個大大的「西門」兩個字。

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金門城的文章「日落金門城」,文章裡有金門城東門跟北門的照片,缺南門跟西門的原因是因為不想站在酒廠前面拍南門以及誤以為當時的西門就在浪花大大照片裡的這個位置,後來才發現自己搞錯了。

這個所謂的「西門」位在環島南路上,並不是金門城西門真正所在的位置。

民國50年,余瑋所繪的金門地圖中,金門城還沒有被環島南路切過去,整個金門城聚落的輪廓十分明顯,而民國65年的金門縣圖中,環島南路已經從金門城的東門穿過。依照民國80年增修的金門縣志大事志記載,環島南路是在民國55年尹(俊)司令官主持通車典禮。這條環島南路不只為金門城創造了新地景,把東門附近的傳統建築變成了鋼筋混擬土結構的店屋,也創造了「新西門」。

這個「新西門」雖然只有兩個石柱,但是因為位於主要道路上,很多人經過就真的以為這裡是金門城西門所在地。其實這裡從前是有城牆的,但在環島南路還沒蓋之前就倒了,金門城的居民常從這裡去水頭,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條小路,路邊有一尊石頭神像,被稱為「石仙公」。神像後來遺失,但是「石仙公」的地名留了下來。

至於金門城真正西門的所在地並不在現在金門城聚落的主要道路上,它現在仍然靜默地瞭望遠處的海灣。

金門城的四個城門在這十年間陸續的「重建」,第一個建好的東門是在民國85年的全國文藝季金門系列活動「高梁、酒香、金門城」的隔年完工,而西門則是在民國88年興建。

西門城外有個叫「船仔頭」的地方,從前是船停靠的地方。如今因為地理變遷,此地離海已遠,船已無法靠岸,只留下老地名供後人姚想當年。

我拾階登上西門樓,城門前的小徑向海蜿蜒而去,隨行的攝影師架好機具試著捕捉當時的影像。

我們的紀錄只能留下眼前景象的片羽鱗趾,終究看不見這裡曾經的千帆競渡,也看不見未來是否會有宏大遠景,但總是記下了眼前當下的痕跡。忠實的紀錄,是為了讓後來者能夠看見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古城面貌。

好與不好,就留待後去說吧!我們該做的就是-紀錄。

從西門城上回頭看金門城內,道路上幾乎不見行人來往,只有遠方的白雲偶而經過,告訴我們時間還是繼續在走的,並不會為誰停留。

金門城的四個城門中,西門是最安靜的,也是這份安靜,更讓人感覺到時間的流動。

 

走出城外,回頭看西門,由下而上的仰角讓它看起來似乎巨大了不少,讓人差點忘記它是四座重建城門中最小的一個。從這裡看過去,剛好就是一棟鋼筋混擬土的樓房。無論再怎麼樣的復原,會變的還是會變,我們所該做的,就是留下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特質,讓後人知道我們曾經存在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