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烏坵最大的遺憾是因為剛開過刀,所以只能吃蘋果,無福享受當地婆婆媽媽們費心準備的佳餚,當天晚上發現餐桌上都是烏坵當地的土產,尤其是有佛手及章魚時,真的差一點忍不住要動筷子準備大快朵頤一番,但想到烏坵島上的醫療資源並不充足,只好認命的抱著我的富士蘋果慢慢啃,不然半夜要後送是很麻煩的。

從登島之後,鄉代主席就不時提到烏坵鄉親們為我們準備了螺肉,不過在當時的情境下我只能聽聽就好,再想吃也只能等下次了。為了不讓自己陷入天人交戰的絕境,到後來只好刻意的避開有螺肉的地方,然後再拍幾張沒有肉的空殼來過過癮。

從大坵聚落裡螺殼堆的空殼來看,烏坵人吃的貝類種類不少,在馬祖也看得到的淡菜這裡也有,碩大的藤壺也是烏坵人的美食,而金門人當作零嘴吃的岩螺(上圖),這裡也有相當的數量。這種螺我曾在金門跟榮哥及莊姐在建功嶼附近的蚵架上撿過,在榮哥的巧手料理下成為我們聚會時的下酒菜。不過莊姐特別交代這種螺不能多吃,吃多了腸胃會受不了的。

在金門,這種螺被稱為「苦螺」,吃起來帶有淡淡的苦味,很有成人的味道,剛入口或許口感不佳,吃了幾個之後會不知不覺地越吃越多,不過喜歡甜食的小朋友大概接受度就不高了。

在大坵聚落的螺殼堆中,數量最多的就是「中華蠑螺」了,上圖中央的螺就是「中華蠑螺」,左下角圓笠狀的則是藤壺。

「中華蠑螺」又被稱為「中華棘蠑螺」,在金門、馬祖都是海岸重要的收穫物,馬祖漁民把牠們叫做「觀音螺」,當地東莒島上的婦女們常常會在潮間帶上撿拾。這種螺在台灣本島並不常見。

依照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的資料,這種螺學名為Turbo(Batillus)chinensis Ozawa et Tomida,中文俗名為「角螺」,1995年發現,大陸沿海數量多,為一項重要之漁獲物。貝殼大而厚實,殼高可達8 cm,螺層約5-6層,縫合線明顯,殼頂高,體層較膨圓,殼面具深淺不同的螺肋,具有肋間肋,生長紋粗糙,呈鱗片狀。在螺體層上具有二列強大的半管狀棘,但是有的個體的棘並不發達。殼面淡褐色或灰青色。殼口大而圓,內具珍珠光澤,外唇圓,內唇下方擴展變厚,無臍孔。口蓋重厚為石灰質,口蓋外部具密集的小粒狀突起,核位於中央偏內下方,成旋渦狀雕刻,內面平呈棕褐色。以刮食底質岩石上之藻類維生。生活在低潮線附近至水深20 m左右的岩石質海底,與分佈於朝鮮半島、日本北海道以南至九州的棘蠑螺為姊妹種。經濟利用:肉鮮味美可供食用。

依據海洋生物博物館的網站資料,台灣地區蠑螺科(Turbinidae)的螺類包括蠑螺、珠螺、星螺…等,其中蠑螺屬(Turbo spp.),已紀錄到14種。牠們多分布於溫暖的海域;其中珠螺多棲息於岩礁海岸,蠑螺多棲息於低潮帶至淺海的岩礁底,星螺則棲息於淺海底至深海底。

「中華蠑螺」的分布比台灣其他蠑螺偏北,在這種比較低溫的水溫下珊瑚礁的數量也少,因此牠的生長環境大多是岩礁海岸,烏坵的海岸大多是輝長岩及花崗岩,提供了這種螺良好的生長環境。據當地人說,當地人常常在一大早天還沒大亮的時候就去海邊撿螺,等到潮水漲起來的時候才回到家中從事其他工作,所以當地人的作息是配合潮汐的,退潮時到海邊從事漁業工作,漲潮後再上岸。



不知道是對這些螺有太深的情感,還是因為當地人「物盡其用」的思維,大坵聚落中的公共建設中都可以看到這些螺殼的蹤影,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個依靠海洋的地方,也讓聚落有了與其他地方不同的獨特風格。

雖然這一趟沒有吃到烏坵當地所產的食用貝,有了一些遺憾,但我相信一定會有機會在登上烏坵,到時後一定要連這次的份一起吃回來。(我知道不能一次吃太多啦!會拉肚子!)

 

參考資料: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網站http://activity.nmmba.gov.tw/20030331/T08.htm#top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