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澳楊誠拋洋樓         

金門從唐朝開發到現在已經一千六百多年,早期為中原氏族避禍江南,到了清末民初又因為鄰近的廈門成為通商口岸之ㄧ而造成閩風南渡,讓金門與許多東南沿海的地區一樣成為華僑的故鄉。

陳達的《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一書曾引用古諺來形容華僑的心理:「富貴而不歸故里,如衣錦夜行。」所以許多華僑在海外發達之後便衣錦還鄉,而炫耀自己成就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建築上表現,所以歸鄉客常常會在故鄉起大厝、建祠堂、興書齋(學校)、修墳墓。這是因為大屋住人、祠堂崇祭、書齋設教、墳墓敬祖,都是光前裕後的事蹟,如果能完成這四件事就會可以稱為「全福」。在這樣的炫耀心理之下,就算本人無法回到金門,還是會把辛苦積聚的財富會回金門,已達到光宗耀祖的目的。這也是為何金門的洋樓常會在正立面使用華麗的裝飾或是昂貴的建材。

官澳楊誠拋洋樓

大部分的金門洋樓競誇華麗,就算規模不大,裝飾圖樣多採用繁複的外來風格,讓外人一眼看到便能感受到興建者龐大的財力與發達與海外的背景,但是位於官澳的「楊誠拋洋樓」卻沒有太多華麗的裝飾,以一種不張揚的氣度展現金門僑匯時期洋樓的溫蘊光華。

官澳楊誠拋洋樓

「楊誠拋洋樓」興建於1912到1913年間,是官澳五棟楊家興建的洋樓中比較早期的作品。整個建築型態是五腳基洋樓加後落。興造的工匠是金門本地浯坑的師傅。建築上最大的特色就是水泥粉光的抹泥正面不但沒有西式的山頭,也沒有太多繁複的裝飾圖紋。只有在檐牆、弧拱及轉角柱上有幾何分割面的裝飾。

官澳楊誠拋洋樓

後落外牆沒有抹灰,顯現出的是閩南建築常見的磚紅。五腳基洋樓及後落的屋頂採用的都是兩坡人字脊,屋脊上也沒有看見裝飾圖紋。

官澳楊誠拋洋樓

雖然如此,楊誠拋洋樓並不是完全偋棄裝飾圖紋,側面及背面的窗楣仍然採用金門洋樓常見的抽象化的西式花卉圖案。側面山牆的透氣窗,星芒圖案應該是脫胎於基督教「大衛之星」圖紋,只是從原本的六芒星變成七芒。星芒中心放了閩南傳統的「水仙花」圖案。如此一來,中西兩種文化中代表辟邪除穢的圖樣同時登場,集合東西兩方的力量守護家宅。

官澳楊誠拋洋樓

從洋樓一樓外廊的屋頂可以看出金門洋樓二樓化的發展。從傳統的一層樓建築發展成二層樓,二樓的地板施作方式是把杉木架在承重牆上,然後再於杉木上鋪築二樓的地板。這種以木料當樓板主要承重建材的方式當然不如現在使用鋼筋混擬土的方式,所以許多老洋樓常見二樓的地板塌下來。

官澳楊誠拋洋樓

楊誠拋洋樓可以說是官澳洋樓中外表最不起眼的一棟,但它所展現的素樸美感卻是其他金門洋樓所少見的,也表現出與其他洋樓不同的親和氣質。它就像是自家鄰居的房子,用一種不張揚的性格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吸引人走近它的身邊。

冬日的午後,我走過質樸的古洋樓,門前埕旁看似隨意擺置的漁具看起來一點都不會與洋樓的氣質衝突,也許就是這樣的庶民性格,讓它走過了將近百年的歲月,成為官澳聚落中不可分割的角落。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