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657.jpg

這次到官澳,是為了一塊石頭。

這塊石頭,不是來自青梗峰下,沒有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引渡,卻也墜落紅塵,留下了分明的字跡。

只是,關於它的身世,卻又那樣的隱晦未明。

與青梗峰下石相同的,應該都是應了那句偈:

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做奇傳。

DSC_0658.jpg

傳說在官澳西邊的海灘上,有一個高約一公尺的三層石塔,村民稱它為「塔仔尖」,傍海維生的村民,下海前一定會經過它,然後邊走邊唸:「塔仔姑,塔仔姨,吃飽等水時。」

沒有人經過的時候,石頭會在石塔的高處,默默地與旁邊的三落大廟為伴,共享每一個風雨晨昏下的心情。

不知道什麼時候,大廟頹圮了,剩下石頭在石塔單獨的面對璀璨的夕陽餘暉。

然後,一群異鄉人來到了島嶼,原本靠海吃海的居民被阻隔了與海的關連,沒有人經過石塔前面,石頭更孤獨了。

某個沒人清晰記得的日子,石塔與其他三個在「煙墩頂」為伴的石塔都被拆毀了,石頭開始了流離的身世。沒有人知道,石頭到了哪裡,也沒有人知道,誰人與它為伴。

DSC_0661.jpg

再見天日,石頭隱身在聚落的池畔,任憑風吹雨打,以自身的堅強本質,等待有緣人的探訪。但人們無法從它身上讀到太多關於石頭的過往,石頭一如往昔,以不變的默然對待身旁人事的改變,人們只能從它身上的字跡知道它可能的出身,關於它的故事,人們只能藉助於文獻與街頭巷議的傳說自行去構築。

DSC_0663.JPG

人們只知道,四方的石頭,三面分別刻上了大大的「法」「僧」「寶」三個字,另一面是個結迦坐的佛像。佛像是石頭面海的容顏,「寶」字是面對聚落的祈願,殘留的色料或許記錄了某段石頭流離時的故事。

但是沒有說故事的人,沒有人知道到底有什麼故事,所以我只能在記錄簿上寫下:

官澳,石頭一塊,花崗岩質,方形,高52公分,長42公分,寬44公分,三面各寫有法、僧、寶三字,每字直徑36公分,一面刻有佛像,佛像高43公分,寬34公分,留有施彩痕跡。疑為舊水尾塔殘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