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260.JPG

復國(墩),路太遠了,如果不是刻意,想要不小心經過這裡都不容易。

金門本島四極中,極北「官澳」的開基與皇親國戚相關,極西與極南的「水頭」與「珠山」則有著僑匯構築而成的富貴氣象,只有極東的復國墩,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是以庶民的平實面貌示人。

DSC_0497.JPG

與其他三個地方相比,「復國墩」沒有富麗堂皇的傳統建築,留存到今的老房子不是一落二櫸頭就是一落四櫸頭,找不到一棟二落厝,更別提代表顯要的洋樓或番仔厝。保存最好的房子,除了「樸實」兩字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更不要提其他沒有那麼講究的住家了。

DSC_0501.JPG

DSC_0501-1.jpg

或許因為地理條件限制了聚落的發展吧,「復國墩」保留了不少老房子。與其他地方相比,這裡的房子是低矮的。這是因為這裡土地貧瘠,長期東北季風吹襲下,這裡並不適合耕種。早期這裡「山海都歸呂」,意思是說,這裡無論是陸地的耕種或是近海的漁獲都是屬於「下湖」聚落的「呂」家所有,到這裡開拓的人想要蓋房子要得到呂家的同意,近海紫菜與石花的開採權也屬於呂家,在這種情況下,復國墩的居民想要有豐厚的收入並不容易,能蓋房子更是困難,所以這裡早期的房子構造矮小簡單,不合營造法式與寸白。

DSC_0289.JPG

取材上,復國墩傳統建築的石材很多都是海邊撿來的石塊或石條,沒有精細的切割,只是憑著建造者的經驗逐漸堆砌成牆,牆壁塌了,壞了,再就地取材來修補,所以海邊能看到什麼顏色的石頭,牆面上大概就可以看到哪些顏色,而且色調不是整面牆一致,而是各色石材錯落其間,也反映出早期當地居民的經濟狀況。

DSC_0286.JPG

「復國墩」原名「蠔(蚵)殼墩」,是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也是一處面海的高地,在陸上發展有限的情況下,居民多以漁業維生。「復國」之名來自於國民兵來到這裡之後的易名,取與「蠔殼」相近音。這裡的外海是一處很好的魚場,早年漁獲豐富,可以直接由海道運往大陸沿海地區。現在雖然漁獲不再運往大陸,聚落的許多角落裡仍然可以看到居民從事漁業的痕跡,除了不時可見披掛曝曬的漁網之外,在聚落的某個角落裡還可以看見灰色的「魚寮」。

DSC_0495.JPG

「魚寮」是漁村常見的一種建築,可以說是一個簡易的魚貨加工廠,或是儲存及修補漁具的地方,有時也提供漁民休息的所在,不過在漁業資源逐漸消減之後,魚寮似乎漸漸無人來訪,門前也長出碧綠的青草。 

DSC_0285.JPG

DSC_0288.JPG

走在復國墩的聚落中,可以充分感受出屬於這個聚落的平實與平凡,沒有驕奢的傲氣,只有一種樸拙的美感,自然而不做作。沒有功夫石的精雕細琢,真誠地留下每一次改變的痕跡,作為時光之流中的印記與標誌。

DSC_0501-2.jpg

最早到復國墩開基的是福建省同安縣歐厝村的歐陽姓漁民,卻因發展不易而他遷。後來入住的顏姓居民因與下湖呂家爭執發生人命官司而遷居。再來就是古寧頭的李姓及來自大陸的關姓與王姓,這三支氏族中,李姓回古寧頭祭祖,王姓加入後浦王氏祭祖,只有關姓人家在這裡建立宗祠,而這也是金門目前唯一的關姓宗祠。

DSC_0292.JPG

國軍轉進金門之後,復國墩成為了駐軍的所在地,只是隨著兩岸情勢的改變,駐軍成為島嶼歷史的點綴,不仔細找,或是有緣,還真不容易看見曾經部隊在這裡從在的痕跡。低矮的民房後,水泥糊上的四個圓圈,裡面曾經寫著什麼字?後來的人是不知道了。

DSC_0294.jpg

「復國浴室」,殘破的門想來許久沒人光顧,傳統民居中驀然看到這樣的痕跡,想起父執輩說起部隊裡洗澡不易,想洗澡要到附近民家洗的過往。這或許是另一種駐軍曾經存在的見證吧!

DSC_0267.JPG

聚落的盡頭,一片海闊天空,新修的廟宇守在海邊,廟裡的湄洲媽祖,虔誠信徒迎來的朱王爺在此永世守護著聚落的子民,島嶼極東的子民。

DSC_0281.JPG

廟前一片荒煙蔓草,幾根簡陋的鋼筋加刺絲圍起了雷區,雷區邊緣,兩個封起來的崗哨,崗哨的那一端,是極東的極東,一座稱為「北碇」的島嶼。

DSC_0276.JPG

我遠望海面,一條船,破浪,前往極東的極東。

DSC_0269.JPG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