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753.JPG

金門料羅有一座「順濟宮」,傳說中,鄭成功從金門出發東征台灣時,曾經在這裡祭拜過。然而,在這樣顯要的過往背後,很少人注意到,一方見證著古時金門漁權變遷的石碑,靜靜地立在廟裡的某個角落。

勒石示禁嶼內外不許設立繒棚」碑,簡單的十三個字,不但記錄了古早的漁法,也記錄了金門漁人一段辛酸往事。

是清朝最強大的時候吧!料羅是閩南前往澎湖、台灣的候風處,平日可以停泊上百條的船隻,但也因此,引來了許多的外來漁人。這些外來的漁人,除了利用料羅的港埠之利之外,甚至在當時入港處附近的小島上設置「繒棚」。

「繒」是一種魚網,漁人在水邊建棚設網,收網的時候就可以取得漁獲,類似現在的「定置網」,雖然收穫量大,可以攔截住所有隨著潮水而來的大小魚類,但是棚架定樁時卻可能危及船隻航行的安全,更何況這種漁法如果網目過細,會造成大小魚通抓的後果,長期而言,對魚類資源的消耗非常大。因此,原本漁產富饒的料羅資源逐漸枯竭,漁人生活也陷入困境。

忍無可忍的料羅人具狀向官府提告,官府審酌後裁定「繒棚」的漁法不妥,因此勒石禁止在料羅小嶼內外設立「繒棚」。那塊勒石,如今就靜默地立在料羅順濟宮的角落。

DSC_0754.JPG

最早,這塊勒石是被豎立在順濟宮前海岸,默默地守護料羅漁人,讓他們的船不再因為大型「繒棚」的設置而出入困難,更不會因為「繒棚」的設置讓料羅近海的漁業資源枯竭。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勒石被移到了順濟宮裡,與媽祖娘娘一起守護著料羅。雖然不在最顯要的位置,只是與其他古物靜靜地棲身角落,左上角也缺了一塊,甚至,大部分的文獻裡都把「繒棚」誤寫為「繪棚」。但是「勒石示禁嶼內外不許設立繒棚」石碑一如乾隆貳拾壹年貳月被豎立時的執著。雖然沒有太多人注意,依舊在每一個風雨晨昏中,將不語的多情守護隱身在「勒石示禁嶼內外不許設立繒棚 乾隆貳拾壹年貳月」短短的廿一個字當中。

 

相關文章:

遇見老料羅-金門料羅聚落 

八百年守護-金門料羅順濟宮[歷史建築] 

祈求吉慶-金門料羅順濟宮的廟宇裝飾  

不語的魚類資源守護者-金門料羅「示禁嶼內外不許設立繒棚」石碑 

 

 

點圖按讚隨時取得網頁更新

北雁南飛-金門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