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020.JPG

「蔡厝」,是金門太武山下一個寧靜的小聚落,原名「山兜」。從現有聚落的古老氛圍中,不難想像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但是讓這個聚落出名的,並不是它從南宋開基的悠遠歷史,而是這裡出過一個異相奇人-蔡復一。

蔡復一的長相有多奇怪呢?據說他個子矮小,而且天生眇目、跛腳,且駝背,初次見到他的人,很少不會對他的樣貌感到驚訝。鄉里更傳說,把他的畫像掛在祠堂上,瘟神馬上會走避,得了瘟疫的人馬上就會痊癒。但是這樣的人卻在明朝時官拜西南五省總督,十九歲就登進士,擁有蓋世才華。

關於他的尊容,金門當地流傳著很有名的「七鶴戲水」傳奇。

DSC_0016.JPG

以下是引用自「根本文采工作室」的「七鶴戲水」傳奇: 

話說明朝萬曆年間,太武山腳下的山兜村人蔡用明,原本是世代務農的耕稼人家,母親早死,父親也不長壽,兄弟五人克勤克儉,奮發向上,除了耕種,一面苦讀,終於在殿試中舉,衣錦還鄉榮歸故里。所謂寒門出孝子,以前,大概是家貧,父母親死了,因陋就簡即下葬,如今當了官,子欲養而親不待,為了反哺歸恩聊表孝思,因此,決定整修祖墳,從內地請來一個很高明的堪輿風水師,這個內地風水師來到蔡厝之後,四處打量,終於相中一處「七鶴真脈」,風水做成之後,子孫可以七代為官,不過,唯一的缺憾是將凶煞到風水師本人,雙眼從此失明,永遠無法幫人堪輿過生活。

他將實情面報主人蔡用明,要求眼睛失明之後蔡家能負責安養,獲得蔡家首肯,君子一言九鼎,於是,選定良辰吉日破土興工,蔡家祖先的骨骸依風水師的指示,在「七鶴真脈」完成下葬。

蔡家祖墳整修之後不久,風水師雙眼真的瞎了,從此失業。依照先前和蔡家約定,就住在蔡家接受奉養,可惜,「久長病不孝子」,自已的父母長久生病,為人子人媳侍奉都力有未迨,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克盡孝道,何況是一個非親非故的瞎老頭。正因這個緣故,起先蔡家殷切款待,自然不在話下,日久生疏,每日三餐料理就沒那麼用心,風水師心有未甘,認為蔡家背信,愈想愈氣,胸臆間萌生報復的念頭,有一天,風水師告訴蔡家:「祖墳裡有歹物,不信的話某日某時去聽聽看,裡面有嘩啦嘩啦的水聲,若不設法趕走墓中怪物,不但會破壞七代為官的風水,恐怕對蔡家也是一個大凶!」

經風水師這麼一說,蔡家人半信半疑,暗中派人到祖墳上傾聽,果然墓中水聲澎湃,一切如風水師所言,因此,找人帶鋤頭三齒進行挖墓,工人挖著抱著,突然,有好幾隻白鶴從墓穴中飛出,這個當兒,瞎眼的風水師立即舀取墓穴中的水清洗雙眼,頓然恢復光明,看到七隻白鶴不斷從墓穴中飛出,不忍心見蔡家將一無所有,因而疾呼挖墓工人趕快捉住白鶴,傖促間,挖墓工人用鋤頭在墓穴中壓住最後一隻白鶴,由於用力過猛,傷到白鶴的一隻眼睛和一條腿,其餘的分別飛到青嶼、瓊林、后沙。不久,蔡用明的太太生下一個男孩,生下來就眇一目、跛一腳,且駝背,這個天生殘障的小男孩,正是幾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傳頌的金門先賢人物-蔡復一。

出處:http://www.kinmen.info/article/article.php?SN=1&DirSN=2

DSC_0017.JPG

關於蔡復一這個人的傳說非常多,其中一個就是「蔡復一娶親-無天無地」這句俗諺的由來:

蔡復一的夫人李氏是明朝同安縣西驛路里人。她的父親李春芳是一個欺貧重富的人,但是她不但聰明賢淑,而且對於貧苦的人充滿同情之心。李氏在尚未出生落地前,就由父親做主與蔡復一指腹為婚。但是李春芳嫌蔡復一生來就眇目、跛足又駝背,長相醜陋,而有廢婚之意。而且還公開的說:「要我把女兒嫁給他,除非無天無地。」但是李氏卻堅持非蔡復一不嫁。

有一天,蔡復一為了要試探李氏對他是否為真情,化妝成乞丐到李家門前行乞,而且不要錢也不要食物,只乞求一朵鮮花,而且要李氏親手拿給他。李氏聽了覺得很奇怪,就出門來看看。也許是看出眼前的乞者就是未婚夫婿,又聽他出口成章,知道他是個人材,於是真的親手拿花送他。後來蔡復一考上進士,出人頭地。因為李氏父親之前的話,所以在迎娶李氏時,讓李氏腳穿青蓮為底的鞋,然後從李家門口一直到蔡府都用青布遮天、毛氈鋪地,這就是「上不見天,下滿地氈,步步踏金蓮」的由來。只是後來「無天無地」這句原本表示豪華結婚儀式的歇後語,後來竟然轉變為用來罵那些虐待老人的不肖子孫的民間俗語。

DSC_0018.JPG

關於蔡復一的夫人李氏,也有一個很有名的傳說,那就是她是「潤餅」的發明人。「潤餅」也就是「春捲」,是閩南及台灣清明時的應景食品。關於這個故事的版本很多,流傳最廣的是這個版本:

蔡復一婚後夫妻情感很好。蔡復一因為忠誠愛國,不斷立功,於是官職升至七省經略、八省總制,每天批閱文書,幾乎廢寢忘食。李氏擔心丈夫餓壞身體,便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用麵粉煎成薄皮,包上飯菜,讓丈夫一邊批閱文書,一邊拿著吃。後來,此事傳為佳話並成為閩南的一種民俗,不少地方的群眾每逢過年過節,都要吃潤餅。

DSC_0015.JPG

金門的潤餅又叫作「婆餅」或「七餅菜」。金門友人湘夫人的部落格裡,有詳細的介紹作法,以下是文字介紹,想看圖的可以連結到她家去看看 http://tw.myblog.yahoo.com/grace-yen/article?mid=240&prev=-2&next=-2&page=1&sc=1#yartcmt

目前金門的拭餅裡面材料約有12種之多

當然有幾種可能不盡相同

大約是:牡蠣、豬肉、碗豆、豆腐、雞蛋、紅蘿蔔、芹菜、青蒜、菜球、豆薯、韮菜, 白豆干等分別切細絲, 只有芹菜和青蒜切珠。其實蠻健康的。只是準備這些食材要花很多時間。

作法:

*將豆腐加蛋捏好混合一起下去煎, 煎好起鍋

*將切好的肉絲下鍋炒好分一半裝起, 另一半加紅蘿蔔菜球豆薯高麗菜絲 一起炒熟後裝鍋

*再將另一半的豬肉絲下鍋加入碗豆芹菜青蒜珠韮菜珠一起炒, 加點豬肉 罐頭胡椒粉鹽味調和炒熟裝鍋

*最後將牡蠣炒熟再看要吃多少量全部食材按比例下鍋一起炒就可以囉

 真是讓人看了食指大動。

DSC_0012.JPG

《金門縣志》中有這樣的敘述:「明經略蔡復一宅在山兜村,廢基猶存。蔡氏別有宅在同安城內北鎮廟邊,中有貞素堂。」不過,現在同安的故居不是當初明代蔡復一的原物,是清代重建的。而金門蔡厝這裡的也不是原來的建築,而是後來修建的一落二櫸頭,牆面用講究的花崗岩人字砌。前面有一面照壁。

DSC_0023.JPG

現在蔡厝的蔡復一故居原址上有兩棟建築,一棟是有著燕尾脊的一落二櫸頭,另外一棟就沒有那麼講究了,似乎把收集到的材料,用亂石砌築成牆面後,腰堵以上再抹灰泥。

DSC_0022.JPG

事實上,在這兩棟房子周圍的田地裡,不時還可以見到舊日蔡復一故居的建材,看似隨意地由目前的住戶使用。以蔡復一的傳奇性,其實可以把這些遺蹟做更好的處理,增加蔡厝人說故事時的豐富度,這樣絕對會比把它們當成園圃駁坎有意義。

蔡厝的蔡復一故居,目前並不被金門現政府列為古蹟,也不在歷史建築的登錄名單上,而是由鄰近的蔡厝女婿黃先生代管。熱心的黃先生如果看見有人停留在古厝前,會熱情地拿出自己收藏的資料跟遊客分享,還會跟告訴遊客關於蔡復一的故事。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