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425-1.jpg

陳景蘭洋樓要招募解說志工了。

陳景蘭洋樓招解說志工 2009/4/23  記者張建騰/金湖報導

景蘭山莊(陳景蘭洋樓)正在招募解說志工,金湖鎮公所解說課歡迎成功聚落或聚落外的民眾報名參與。培訓合格後,參與輪值者,可於正式服勤時,補助車馬費。

金湖鎮公開辦的「98年度陳景蘭洋樓觀光解說員服務推動計畫」預計要招收三十人,目前尚有餘額;有興趣參與培訓的人員,可於上班時間,向金湖鎮公所觀光課報名。電話為:082-332528。 

培訓計畫的期程是從九十八年五月一日起至十二月卅一日止;培訓對象原本以成功聚落的居民為優先,但因招尚有餘額,聚落外的民眾可以把握機會,踴躍參加。

培訓計畫將分為三期-首期為社區導覽培訓,時間為四月二十五日(星期六),地點就在陳景蘭洋樓。主要內容為介紹基礎解說概念及陳景蘭洋樓風華。

第二期將進行導覽解說實習,日期是自四月二十七日起至四月三十日止;由培訓學員進行實習演練。

第三期是從五月一日起到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此期為正式上路導覽解說的階段。經培訓合格的學員,將成為陳景蘭洋樓的觀光解說志工;每天將安排輪值一人,其任務就是配合金門縣觀光公車的時間,或配合鎮公所的需要,提供解說服務;鎮公所將會酌予補助車馬費。 

根據觀光課的簡介:陳景蘭洋樓位於陳坑(成功)聚落,是金門規模最大的一座洋樓。陳景蘭洋樓的變遷,也可以說是金門近代史的縮影。

根據「98年度陳景蘭洋樓觀光解說員服務推動計畫」,活動的預期效益包括:活化古蹟(歷史建物)。提供解說員職缺,促進當地居民就業機會。透過培訓活動,凝聚當地居民向心力。豐富社區生活的內涵,促進人文及觀光發展。

新聞網址: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166595 

DSC_0066.JPG

位於金門縣金湖鎮成功聚落裡的「陳景蘭洋樓」,其實早在2004年就以「僑鄉與戰地之再生─『一個關於時間與記憶的地景保存設計』」計畫,得到內政部營建署的八千萬補助,再加上金門縣政府補助的三千萬經費整修。整修完成的洋樓已經在在2008年對外開放。

金門「僑鄉與戰地之再生」獲選年度景觀設計大獎                   2004/10/29            記者許加泰/縣府報導

內部營建署九十四年度「城鎮地貌改造─創造臺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競爭型)」評選結果出爐,金門縣提出的「僑鄉與戰地之再生─『一個關於時間與記憶的地景保存設計』」,脫穎而出,與花蓮縣、彰化縣同時獲選為年度景觀設計大獎,將獲得專案補助新台幣八千萬元,規劃範圍包含成功聚落、陳景蘭洋樓整修、金湯公園至料羅灣海岸軍事據點將近廿一公頃的環境景觀美化等工程,期望為金門地景風貌樹立典範。

副縣長楊忠全昨日在縣府召開的執行協調會中,對於地區能在全國各縣市所提出計畫的激烈競爭下,好不容易才爭取到這項計畫補助經費,要求縣府工務局協助金湖鎮公所全力來推動執行,縣政府也將組成「督導顧問小組」,由他擔任小組召集人,來提供協助與督導計畫的執行,同時,縣政府也將編列預算來補助該項計畫工程不足的經費,以落實整建的效益。

楊副縣長也要求相關單位在新年度中央補助經費一下來,要全力來執行,確實掌握工期進度,以表現優質戰地僑鄉原風貌。

楊副縣長也感謝陳景蘭後代陳鼎新大力支持洋樓整修,他希望在洋樓整修啟用時能邀請居住在廈門的他及家人來金參與剪綵活動。

這項協調會,於昨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假縣府第一會議室舉行,由副縣長楊忠全主持,縣府工務局長陳家欣、副局長許鴻志、景觀總顧問江柏煒教授、正義里長陳國強及縣府主計室、交通旅遊局及金湖鎮公所代表、黃正銅建築師與會,就該計畫洋樓測繪及修復展示計畫、農漁休閒園區計畫的整合、軍方用地的協調、後續工作執行的確認進行研商。

縣府指出,九十四年度「城鎮地貌改造─創造臺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競爭型)計有廿一個直轄市、縣(市)政府提案申請,業於十月三、四日舉行簡報評選會議,由內政部營建署副署長陳光雄主持及行政院政務委員林盛豐全程列席指導。本縣縣長李炷烽、副縣長楊忠全也帶領相關人員以及金門縣環境景觀總顧問江柏煒教授等人出席參加,並由江柏煒代表簡報。當日李縣長提及金門獨特的歷史發展歷程及軍事、僑鄉文化的內涵,副縣長楊忠全闡述過去金門高中於戰時在陳景蘭洋樓的記憶,以及縣府全力支持這樣地景改造運動的決心,更是讓本次金門提案獲得入選的關鍵因素。

縣府表示,為提高評選之專業性與公正性,內政部營建署除邀請國外學者專家四位、國內學者專家五位組成中央評審委員會,並首度試辦地方環境景觀總顧問共同參與評審。評審方式係採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評選先由中央評審團委員及各地方政府環境景觀總顧問共同票選六縣(市)入圍,繼於第二階段由中央評審團委員進行前三名之決選。而評審重點主要著重各參選提案之設計品質、規劃設計團隊之能力表現、地方政府投入程度及地方參與深度等。

九十四年度「城鎮地貌改造─創造臺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競爭型補助計畫經第一階段評選出六項提案,第二階段最終評定三項優選,包括花蓮縣的「花蓮地方文化造景運動洄瀾之心計畫」、彰化縣「王功出海路觀光廊道」、以及金門縣「僑鄉與戰地之再生─『一個關於時間與記憶的地景保存設計』」。另依中央評審團建議三項佳作分別為基隆市「國門山海關─『和平島整體發展系列2005年計畫』」、嘉義市「日出嘉義,再造諸羅─『阿里山林業鐵道藝文軸帶設計提案』」、宜蘭縣「森林裡的生活門戶─『宜蘭火車站』及『羅東火車站』週邊環境改善工程」。

金門縣本次的提案主題為「僑鄉與戰地之再生─『一個關於時間與記憶的地景保存設計』」,規劃範圍包含成功聚落、陳景蘭洋樓、金湯公園至料羅灣海岸軍事據點將近廿一公頃。基地設計主題一為聚落空間的優質化;另一為陳景蘭洋樓與週遭軍事地景的空間串接,包括陳景蘭洋樓與金湯公園、成功聚落巷弄空間仙鶴宮景觀坡地、三角公園、宗祠與社區活動中心廣場、戰地時期中興亭據點及地下坑道、象德宮與尚卿碉樓廣場、海岸坑道、五八高地據點等。整體規劃主題分為聚落生活的保全、軍事地景的再生與僑鄉文化的重現三大主軸,而中央評審委員對本次金門的提案之意見,除了肯定本計畫突顯出近年來台灣離島過度建設之反省與合理發展方向之示範。並表示其對於戰地景觀,僑鄉歷史情境之再現與環境縫合具歷史保存之意義。

經進行二階段評比程序,整體提案水準較往年明顯提升而競爭激烈,在經過中央評審委員熱烈討論後,金門縣與花蓮縣及彰化縣等三縣政府之提案脫穎而出,獲選年度景觀設計大獎。

縣府表示,競爭型補助計畫評選,迄今已進入第三年。主辦單位表示各地方政府在本次提案、簡報過程中,所展現之理念創意、設計品質及施政團隊之整合表現等,均有顯著提升,因而九十四年度的設計競賽,激烈與精彩程度更甚以往,取前三名優勝團隊,對評審而言亦是另一種挑戰。

副縣長楊忠全在協調會中肯定參與該項計畫所有單位、人員所投入的心力。他也特別感謝環境景觀總顧問團隊推動參與本次競賽的相關工作,包括邀請中央城鄉風貌評審委員與縣府團隊舉行座談,讓這一波地景改造運動的宗旨及方向,使中央與地方團隊能有充分的討論的機會。並且讓景觀總顧問團隊帶領設計團隊、金湖鎮公所、社區團隊在設計構想方案擬定的過程中,彼此充分的參與及討論,為金門城鄉風貌的改造,提出一個不同於以往的示範性案例出現,並獲得入選前三名。

出處: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122969

DSC_0485.JPG

陳景蘭洋樓今風華再現                       2008/8/22                記者楊水詠/金湖報導

斥資新台幣一億一千萬餘元,歷時兩年半,金門縣政府與金湖鎮公所鍥而不捨的努力之下,位於成功村的「陳景蘭洋樓」風華再現,將在今(二十二)日上午十一時隆重舉行開幕啟用典禮;不論從自然、歷史、人文、教育的角度來看,這塊基地結合了「僑鄉與戰地」的雙重主題,孕含著深度的資源,有條件提供做為金門環境景觀再生的示範意義。

「僑鄉與戰地之再生~一個關於時間與記憶的地景保存設計」案,陳景蘭洋樓修復計畫緣起於成功聚落是金門眺望料羅灣景緻最佳的地點,彎弧形的黃金沙灘,綿長又美麗。陳氏宗族依地勢聚居,立足於明代以來的巡檢司城上,宗祠、傳統民居、異國洋樓林立,巷弄饒富趣味。 「陳景蘭洋樓」1921年創建,是金門規模最大的洋樓,也是新加坡僑商陳景蘭的宅邸。其前方留有國軍興建的金湯公園,在草木扶疏的園林豎立一座自由女神;沿著小徑往海邊,尚有軍事據點、地下坑道、軍隊營舍與戰車掩體。

在金門戰地政務終止後,「陳景蘭洋樓」逐漸頹廢,為使這棟歷史建築能完整保存,在金湖鎮公所提案經縣府大力支持,以及金門縣景觀總顧問江柏煒教授團隊的協助與規劃,正義里陳國強里長兩岸奔走協調陳景蘭長孫陳鼎新先生(目前為廈門大學教授退休)同意由公所修復使用。

有鑑於此,金湖鎮公所提出「僑鄉與戰地之再生~一個關於時間與記憶的地景保存設計」案,以金門中部、臨料羅灣的成功村(陳坑)為基地,做為九十四年度內政部營建署城鄉風貌競爭型補助計畫。此計畫之構想係為了找回戰地聚落的另一種生命力,重拾地方人與土地的關係,以生活博物館的概念,循地景優勢縫合金門人與土地的關係,將空間主題設定為「聚落生活的保全」、「軍事地景的再生」、「僑鄉文化的再現」。

「僑鄉與戰地之再生:一個關於時間與記憶的地景保存設計」入選競爭型計畫並獲營建署補助八千萬元。其中參與金質獎品質優良獎評選之陳景蘭洋樓修復工程即為「僑鄉文化的再現」主題之一。

金湖鎮長李成義在「陳景蘭洋樓」落成誌表示,陳景蘭係是民初星島僑領,熱心公益,事業有成,返鄉創建今巍峨之洋樓,風格獨特,更重要的是象徵旅外華僑崇德報本的精神,在在值得金門鄉親所感念和學習。

如今「陳景蘭洋樓」落成,李成義感謝縣長李炷烽、副縣長楊忠全,以及江柏煒教授帶領團隊鍥而不捨努力,再現「陳景蘭洋樓」風華;未來,希望有更多人熱情關注,才能讓「陳景蘭洋樓」真正的活化,不僅可厚植觀光資源,更對傳統史蹟保育有帶領示範積極意義。

金湖鎮成功聚落,為陳氏繁聚於陳坑已六百餘年,為單姓聚落。陳坑陳姓堂號為潁川,其燈號為太子太傅。聚落現行房祧係依八世「與」字輩五房15祧繁衍而成,現有一百四十餘戶,住民約七百人。今「東城角」為明建金門陳坑巡檢司遺址。

出處: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149208 

DSC_0441.JPG

算一算時間,陳景蘭洋樓從2008年8月22日,到今年(2009年)4月開始招募解說志工,半年的時間過去了,這半年時間裡,像我一樣曾經去參觀過陳景蘭洋樓的人,一定對於這座金門地區規模最大的洋樓到底在展示些什麼覺得很好奇,大部分的人參觀之後,大概也只是覺得「我來過了!」並不會感受到這裏在金門近代史的重要性後離去,頂多就是拍拍照,四處晃一晃,腦袋空空的來,腦袋空空的離開。

對於一個花了一億一千萬台幣整修的大洋樓,如果只有這樣的,似乎有點可惜。

DSC_0459.JPG

關於這棟洋樓的身世,「根本浯江文采工作室」1991年4月6日在《金門報導》上發表的「成功陳景蘭建樓興學傳奇」應該是講述的最清楚的文章。 

成功陳景蘭建樓興學傳奇

金門自南宋大儒朱熹開啟教化之後,文風鼎盛,出將輔相,人才輩出,歷代先後出了四十三位進士,一百三十多位舉人;明朝的西洪村〔今榕園〕更有「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而今,濱海的成功村一門三漁郎搖身成「一門三博士」-政治學博士陳德禹、法學博士陳德昭和陳德新,其意義就非比尋常了,他的背後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成功村,早時稱尚卿,後來叫陳坑,近來統稱成功,但是一般人仍習 慣稱陳坑,一百多戶人家,位於太武山的南麓,顧名思義,陳氏人家住 在山坑裡,事實一點也不錯,成功村就在二座山陵間形成的山谷裡,紅 磚屋宇就建在崎嶇的花崗岩上,全村幾乎找不到一塊可供作籃球場的平地,屋屋相連,戶戶緊接,沒有晒穀場,一眼便給人十足的漁村風貌。

從前,村子裡的男人下海捕魚,女人在家補網,男孩子一出生,七、 八歲的時候就被帶到船上,腰帶綁條繩子,栓到船舷上,開始與海搏鬥,和父兄學習在波濤起落間隙裡討生活,任年華老去,代代相傳,無怨無悔。明、清時代,許許多多金門人在朝庭為官,只有陳坑人自始都是打漁郎,未曾在朝庭裡謀得一官半職。鄰村的夏興、瓊林、後沙都出了大官,威赫不已,偏偏陳坑和瓊林發生械鬥,陳蔡兩姓族人在陳仔山對過陣仗,互有傷亡,二村結為世仇,誓不通婚。

光緒七年,也就是西元一八九一年,陳坑誕生了一個叫陳景蘭的男 丁,他的出生地就在成功六十五號,今天正義村公所前面金再興商店正 後方那幢老民宅。這個人出生後,他比同齡的陳坑小孩幸運多了,到後沙親戚家讀書識字,當他飽讀詩書之後,領悟到陳坑人一直都不能出人頭地,個個都是打漁郎,最大的原因在於孩子沒有讀書,每一次回到陳坑村,看到同年齡的玩伴一個個搖櫓出海,無不感慨萬千,他喜歡獨自一個人坐在岩石上,面對浩瀚的大海遐思,雖然有滿腹經論,卻因義和團亂熾,八國聯軍攻打中國,不能進京趕考,因此,他打消學而優則仕的念頭,立志遠赴南洋求發展,誓言要賺很多錢回家鄉蓋家校,請最好的老師,讓陳坑的孩子能夠有書讀。

就在廿歲那年,他拎著小包袱,搭船經廈門「落番」,孤蓬萬里征, 一個多月的海上航行,終於到了人生地不熟的英國殖民地新加坡,幸好曾讀書識字,不必去當苦力,在一家叫金福和的貿易行找到一份管帳的工作,個人一方面生活節衣縮食,另方面精研生意竅門,探討生財之道,幾年之後,開始自立門戶,由小本生意作起,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他的小買賣生意已搖身一變成大貿易,兼營輪船運輸業務,念茲在茲,鍥而不捨,終於發了。為了實現夢想,回饋桑梓,陳景蘭專程返回故鄉陳坑村,進行買地建學校事宜。

陳坑的宅地本來就不多,到那裡去找一塊可以蓋幢大樓的土地呢?尋 來覓去,最後,陳景蘭相中村郊東南邊的大山溝,那是整個陵地雨水匯聚的出海口,也是太武山花崗岩延伸入海的末稍,亂石壘疊,斷崖峭壁,驚險萬分,這樣的地理環境建造大樓,益添其困難了。根據陳坑耆老,也是陳景蘭的姪兒陳水澤和陳火貴兩昆仲指著神案上陳景蘭的遺像表示,他伯父將山溝附近的土地,以及下方延伸至海濱的土地統統買下,從廈門請來廿幾個建築師傅和八十幾個小工,大師傅每天工資一元二角銀圓,小工七角銀圓,從民國六年動工,每天一百多個人進行整地、填土、打樁,所有的杉木、磚瓦,完全由大陸內地進口,三支桅的帆船經常停靠在岸邊,白灰則在金門當地由蚵殼燒煉,水泥則遠從荷蘭進口。其間,經過幾次颱風肆虐,土方塌陷,基石流失,但是,師傅們仍克服困難,歷經四年餘,佔地廣闊的大樓,終於在民國十年落成了,這棟鬼斧神工的羅馬式建築,包括樓前下方的公園,花榭亭台,所費銀圓不計其數。

所謂「南洋錢,唐山福」,金門原有的房舍,都屬紅磚屋瓦的閩南式 傳統建築,若有洋房,準是衣錦還鄉南洋客的傑作。然而,論架構,放眼金門,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棟可以相比擬,就以今天的環境,要建這 麼一棟高樓和公園,也要超級大手筆才能做得到;論格局,帶有歐洲風味的西洋建築,就以三面走廊欄杆上的每一座拱門,都用磚塊疊砌,其結構就令人驚嘆不已!

大樓落成之後,根據成功村陳清木老先生表示,陳景蘭為了實現諾言 特以高薪從鼓浪嶼將最有名的老師都請來了,以陳文溫當校長,老師包 括曾任同安縣長的陳天奉,完全免費供陳坑的孩子讀書,有教無類,教室不夠用,還借用陳氏宗祠上課,一時整個漁村書聲朗朗,弦歌不輟。今天成功村「一門三博士」的父親陳維藩,就是當年的高材生,知書達禮,學富五車,倘若當年陳維藩沒有書讀,同樣上船搖櫓當打魚郎,今天他的三個公子是「一門三博土」或是「一門三漁郎」,恐怕還是個問號!

金門四面環海,海盜出沒無常,打家劫舍,南洋客更是土匪眼中的肥 羊,當然,陳景蘭自是不例外,尤其,以當時的情況而言,他該是全島數一數二的有錢人,早已令賊頭們垂涎不已!白天,打扮成各種小販,賣荔枝的、收破布的、走江湖雜耍賣膏藥的,紛紛前來打探虛實。夜間,賊船更是不斷挑釁騷攪。幸好,陳景蘭在海邊的高地建有槍樓,扼控整個陳坑海面的動靜,僱用十多名村中壯丁,輪流值更巡邏,使海盜始 終無法逾雷池一步。今天,成功村許多上了年紀的阿婆,仍記憶猶新,津津樂道當年丈夫守夜,在家裡煮宵夜的情景。

據陳水澤老先生的回憶說:民國廿五年九月二十三日晚上,日本鬼子 來了,壯丁們紛紛走避南洋,鬼子們接管大樓,當做大隊部和醫院,不 時有車輛和駿馬出入,門禁森嚴,致於他們在大樓裡幹什麼,就只有他們知道了!

日本人戰敗後,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退守金門,也將大樓當成野戰醫院,尤其古寧頭大戰一役,終日傷兵進進出出,到尚義醫院落成,大樓才結朿當作醫院。

民國四十三年九三砲戰,金門高中三位老師中彈身亡,因此,高中部 和初中部數百師生舉校遷避陳坑,就以大樓為校本部和學生宿舍,大樓 左側則加蓋覺民堂一座,做為師生集會和用餐的場所。金門島上四面八方的學子聚集陳坑,使大樓成金門最高學府,直到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 爆發後,註冊前學生被通知前往碼頭集合,全校師生遷避台灣,分到台灣所有省立中學就讀,包括偏遠的花蓮和屏東,每校大約十多人。

金門高中師生遷台後,大樓並沒有閒著,金防部在大樓成立官兵休假 中心,提供戰地官兵前來休假,每期一百多人,軍方也大興土木,加蓋 許多宿舍和康樂活動場所,每年寒暑假,島上官兵停止休假,改辦「金門戰鬥營」,全國菁英學子聚集大樓。也因此,附近商家應運而生,商 店櫛比鱗次,之後,台金交通改善,官兵大都返台休假,戰地政務終止 後,休假中心房舍終於回到陳坑人的懷抱!

歲月悠悠,今年是一九九一年,距陳景蘭出生的一八九一年,剛好整 整一百年,換句話說,如果陳景蘭還健在,正是百歲人瑞,然而,不幸的是在他六十二歲那年就去逝了,所生的四個兒子國銘、國鈞、國炎和國禎,僅老三還在新加坡,也已是八十幾歲的老人。據陳水澤和陳火貴老先生表示,陳景蘭生前曾立遺囑,言明大樓及公園不能變賣,將留給陳坑陳氏子孫共同享用!

如今,「雕樓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大樓歷經七、八十載歲月 風霜侵蝕,樓頂屋瓦曾經翻修,「登樓遠眺天空海闊,遊目騁懷心矌神怡」,只可惜,二樓東南屋角曾因砲擊,修補水泥已龜裂,隨時有傾圯 之虞,現場拉起禁止入內警戒線,蔓草逐漸雜生!

是的,大樓已老,想當年,陳景蘭建樓興學的目的,僅供陳坑陳氏族 人讀書,豈料,還曾是金門最高學府,更曾是台灣無數青年學子及有功 官兵休憩地,如今,大樓功成身退,末能修建成陳景蘭紀念館,供後人 景仰,令人遺憾,而金湯公園林蔭蔽天,蟬聲鳥叫,濤聲迴盪,絕佳天然觀光景點,放任荒廢,實在可惜!

文章網址:http://www.kinmen.info/article/article.php?SN=3&DirSN=2

            

DSC_0424.JPG

DSC_0430

DSC_0443

DSC_0447   

DSC_0484.JPG

陳景蘭洋樓起造者陳景蘭(1881-1943)是成功當地人,二十歲赴印尼(勿里洞)習商,創「成源」專營九八行(貿易商行),後來在新加坡發跡,四十八歲時返鄉購地建屋,陳景蘭洋樓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興建。

洋樓的建築基地包括前方作為公園的坡地共有廿五畝,主要建築是最高處的二層樓五腳基洋樓與旁邊的護屋。洋樓面積1590㎡,正面及左、右兩側為廊道,構成ㄇ形柱廊,俗稱走馬樓。護屋一層樓高,正面有6門4窗,面對洋樓,右側的山牆有1921年紋飾,左側牆即圍牆。

DSC_0489.JPG

陳景蘭洋樓雖然建築面積廣大,但是洋樓主體並沒有太多繁複的紋飾,除了正面山頭之外,大多是立體的幾合圖形。或方或圓的基本圖型,經過排列組合之後,顯現出簡潔大方的風格。位於整個建築群入口處的護屋,比較起來,就使用了較多的裝飾元素,在1921四個字旁,可以看見西洋水仙的圖樣,左右兩邊的角落各可以看見一隻蝙蝠,水車堵的正中央則可以看見一個由花草包圍的地球。

DSC_0425.JPG

整棟洋樓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拱門。洋樓正面每層樓各有七座拱門,左右兩側,則是每樓層各九座拱門,所以總共加起來有五十個拱門。如此數量的拱門,在金門洋樓中是數一數二的,也造就了洋樓莊嚴典雅、氣度恢弘的形象。

DSC_0496.JPG

 

如此規模宏偉的建築,陳家並不是完全拿來作為自家居住。洋樓完成後,陳景蘭家人只居住在其中一部份,其他空間則是充作學校使用。陳景蘭以高薪從鼓浪嶼聘請老師,師資包括曾任同安縣長的陳天奉,以陳文溫當校長,完全免費供此地的孩子讀書,讓成功聚落從原來的漁村轉變成一個讀書聲朗朗不斷的地方,居民也從上船搖櫓的打魚郎變成了學富五車的讀書人。

陳景蘭在六十二歲時去世,陳景蘭洋樓則從陳坑國民學校,歷經了日軍指揮所、防砲空衛部隊、陸軍第五十三醫院、省立金門高中、官兵休假中心、擎天山莊等等的角色轉換,就像是見證金門從僑鄉到戰地的轉換,所有權最後交回到陳景蘭三子陳國炎的手上,然後又在相關單位的努力下,讓已經日漸頹圮的洋樓展現了新氣象。

沒有切入點,洋樓終究只是個空殼,遊人到此,沒有人做介紹,怎麼能理解它特殊的地方。現在金湖鎮公所終於動了起來,讓古蹟能夠真正的活化。希望能藉由在地人的解說,讓更多人了解關於洋樓、關於成功(陳坑)、關於金門的故事,真正的做到「僑鄉與戰地之再生」,將來甚至可以走出洋樓,走進聚落,讓人們認識這個「關於時間與記憶的地景」。

  

DSC_0483.JPG
DSC_0474.JPG

  

文化資產基本資料:

名稱:陳景蘭洋樓(陳坑大洋樓)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建築物類 
 公告文號:府教社字第092001570 號 
 公告日期:2003/03/31 
 行政區域:金門縣 金湖鎮 
 地址或位置:正義村成功街1 號 
 定著土地之範圍:陳坑段0887-0000地號 
 指定理由:1.具歷史文化意義足以為時代表徵者2.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3.有 建築史上之意義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創建年代:1921 
 簡介:

1921年由陳景蘭創建。1949年後為部隊徵用,改稱「官兵休假中心」,連同前方庭園稱「金湯公園」,八二三砲戰時期樓梯曾遭砲彈轟擊,1992年部隊始撤軍。本體牆身為磚砌抹灰,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立面柱頭簷帶有多層裝飾,山牆上刻有「1921」字樣,外廊拱圈造形典雅,面向大海,並有大面積階梯是花園平台及假山亭榭、門房建築。陳景蘭洋樓為金門規模最大之洋樓,具有建築史上之意義與再利用之價值。 已於97年8月修復竣工,重新對外開放參觀。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