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當參與祭典的人在舞台下長者的指引各就各位之後,「醍醐の花見」的儀式就要正式開始了。

從這張照片裡可以看出,每個參與祭典的人都有特定位置。掛著鮮豔掛布的金堂屋簷下,是豐臣秀吉、他兒子秀賴、妻妾與家臣。階梯上則坐著進場隊伍最前方的開路武士與修行者。

金堂前方的廣場上,詩吟、雅樂,與狂言的表演者坐在右側,其他穿著日本傳統服飾的婦人與少女則是坐在廣場左側。至於參與祭典的觀眾,自然是被繩子圍在儀式場域的之外了。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坐在金堂前方,代表豐臣秀吉家族的人們,前方絕對不會有任何小白出現在那裡,無論在這個祭場的哪個角度都可以看見這些人。

金堂正前方搭蓋一座舞台,整個儀式的活動也都在舞台上進行。舞臺外圍圍著一圈繩子,所以觀眾無法直接靠近舞台,而是在與舞台保持一段距離的地方抬頭看著儀式的進行。

接下來的儀式大約分為幾個部份:詩吟、雅樂、今様、狂言與地元少女による踊り。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首先登場的是「詩吟」。

手持詩柬的長者從金堂前廣場的右側出發,在身穿古裝的侍者引導下登上舞台,朗誦關於櫻花的詩歌。

「詩吟」其實源自中國,就是古代的「吟詩」。一千三百年前的奈良時代,當時前往中國的遣唐使把中國的詩歌連同儒學一同帶回日本,中國鼎盛的唐朝文化在當時的平安朝迅速傳開,成為朝廷的主流。隨著漢學的隆盛流傳,漢詩的吟誦也在當時貴族和宮中盛行開來,漢學和吟詩成為貴族身份的一種象徵。公元十四世紀的戰國時代,儒學盛行,當時的名僧和武將在學習以孔子的論語為主的儒學時,也加入了吟誦漢詩的內容,「詩以言志」,並逐漸發展傳承。到了江戶初期,由於儒學學者和幕府武士的影響,吟詩融入了濃厚儒教精神,成為磨煉人格和尋求真理的一種藝術表達形式。江戶後期,一些私塾和武士的學校將吟詩加入教材中,從而普及全國各地。到了明治和昭和時代,吟詩已經成為庶民們耳濡目染的一種教養形式。

日本人吸收了中國的傳統之後,不但保留了中國傳統的形式,更將其發展為「吟道」。日本擁有眾多的吟詩社,種吟詩社成員據說有三百萬,是日本一項國民性的傳統愛好。

吟誦者以抑揚頓挫的節奏和高昂悠揚的聲調來吟詠詩詞,發聲法以腹部為主,採用唐代流傳下來的日式漢字發音誦讀漢詩、和歌或俳句,有時配以傳統劍舞或舞蹈和音樂,成為日本的一種傳統藝能。由於吟誦中所用的發聲方法和靜心的要求,在日本,吟詩還是老人們健身養氣的一種方法。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再來登場的是「雅樂」。

雅樂(雅楽、ががく)意指「雅正之樂」,是日本興盛於平安時代的一種傳統音樂,也是以大規模合奏型態演奏的音樂。樂曲以器樂曲為多,至今仍是日本的宮廷音樂,是現存於世界最古老的音樂形式。

日本雅樂是模仿及融合在奈良時代自中國、朝鮮半島、南亞傳入日本的宮廷樂而成,不伴隨舞蹈的樂器合奏稱為管弦,伴隨舞蹈的是舞樂。不過日本雅樂在十五世紀應仁之亂後中斷,直到德川幕府時期才召集樂師後裔重新編組。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穿著華麗衣飾的舞者,在樂聲的伴奏下,戴上面具緩緩地從廣場右側走上舞台,表演著日本傳統的舞樂。看似簡單的腳步與手勢充滿了張力,讓周圍的人們注意力都集中在舞者的身上。

日本雅樂是自中國、朝鮮半島、南亞的儀式音樂演變而來,但是其中傳自中國的唐樂曲目,卻被認為是自唐朝的宴會音樂「燕樂」演變而來。雖然樂曲分類中留存了唐樂、高麗樂和林邑樂(越南音樂)這些異國風情濃厚的名稱,但日本雅樂也包含了其它音樂傳入之前的日本古樂。再加上雅樂與民謠、聲明(以韻文為詞的佛教讚曲,分為梵讚、漢讚與和讚)之間相互的影響,雅樂在日本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形式。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接著登場的是「今様」。

「今様」是平安時期到鎌倉時代非常受歡迎的流行曲,配合著鼓聲吟唱,帶有非常濃厚的佛教色彩。這段時間的日本,與唐朝的交流已經中斷,產生了自身獨有的貴族文化。第一部敕撰和歌集 《古今和歌集》、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隨筆《枕草子》等文藝作品也在這段時間出現。之後貴族文化又融合了中國宋朝傳入的禪宗文化,發展出日本獨特的武家文化,也因此孕育出著名的,以「祇園精舍之鐘,有諸行無常之響。沙羅雙樹之花,有盛極必衰之相。」為開卷詩的《平家物語》。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表演「今様」的人並不是坐在廣場上,而是與豐臣秀吉一起坐在金堂前,表演時才從金堂前走過來,所以身分應該與其他人不一樣。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然後登場的是「狂言」。

「狂言」是日本四大古典戲劇之ㄧ,與「能」合稱為「能樂」,在西元2001年與中國的崑曲同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口述與無形文化遺產」。「狂言」是一種內容簡單而即興的喜劇,是從散樂滑稽表演派生出來的,大量採用民間俚語,劇本用中世紀口語寫成,對十二到十六6世紀的庶民活動有生動描述,內容上一般取材於民間題材,因此,「狂言」比起「能」更受到平民歡迎,漸漸發展成一種典型的民間藝術形式。

「狂言」表演時極少用面具,主要由主角及演對手戲兩人或數人演出。演者互相以聲音應和,在舞台上以拖著腳走的方式走動,有時會採用扇子一類的小道具,不會有複雜的舞台裝飾。眼睛看不到的情景則是用肢體語言來表現,為了增加戲劇效果,常常會有一些誇張的動作與表情,所以就算是聽不懂表演者在講什麼,光看動作就讓人覺得很有趣。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最後豋場的是「地元少女による踊り」。

頭戴花斗笠,身穿崇統服飾的少女們,環繞著舞台中央的涼傘跳著日本傳統的舞步,一面揮動著手中握著的開花櫻樹枝條,像是表現著少女們看見盛開的櫻花,快樂的手舞足蹈的情境。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等到少女們跳完舞,金堂前的儀式算是完全結束了,參與祭典的人們紛紛起身,再來就是沿著來時的路線遊行了。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京都醍醐寺醍醐之花見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