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295.JPG

第二個出場的四境香陣是南門境的香陣。四境香陣的構成其實都大同小異,一開始會由「陣旗」打頭陣,而前導的隊伍則會有些許的差異。以南門境來說,「陣旗」之後接著出場的是「五方大旗」。

DSC_0293.jpg

「陣旗」是非常重要的開路神器,在台灣被稱為「頭旗」,代表了主神的前哨之令,有強烈的掃街驅邪的意味存在。南門境的境主神明是「藍濱王」,陣旗上自然會有祂的名號。

DSC_0297.jpg

今年接著「五方大旗」出場的是「化妝車」,南門境的「化妝車」總共有八部,共同演譯著「樊江關」,也就是「薛丁山與樊梨花」的故事。上面的小朋友常常是攝影者關注的焦點。

DSC_0303.jpg

再來出現的是「跳鼓陣」。「跳鼓陣」與「宋江陣」最大的區別在於演陣者的手持物。「宋江陣」以武器為主,「跳鼓陣」則是以鼓聲為主導,鑼聲隨著鼓聲變化,隊形則是配合上頭旗、涼傘做變化,是非常活潑與有趣的陣頭。

DSC_0305.jpg

然後又是另外一個「旗陣」,包括了一面「陣旗」、兩面方旗與「五方大旗」,「陣旗」上寫著「張池府王爺」。

事實上,這並不算是南門境的陣仗,這是「水門」的陣仗。後浦除了東西南北四個門之外,還有「水門」與「土門」。「水門」位於東門與南門的交界處,早期臨海,地勢較低,可以協助排水。此地最重要的廟宇是「睢楊府」,主祀「厲王爺」,也就是「張巡」,與浯島城隍爺一樣都是從金門城分靈而來。除了「厲王爺」之外,「睢陽府」內還祀有其他神明。

DSC_0307.jpg

首先出場的水門神明是「太子爺」。昭德宮的執事恭敬地換香。

DSC_0309.jpg DSC_0310.jpg

兩座「四轎」上的則是「睢陽府」中的王爺。

DSC_0312.jpg

之後出現的是池府王爺的神轎。

DSC_0315.JPG

壓軸的是張府厲王爺的神轎。

DSC_0318.jpg

主神出場,當然會有鑼鼓隊來壯聲勢。

DSC_0319.JPG

最後當然就是水門的「大纛」壓陣。

與南門境隊伍合體的水門睢陽府的神明陣仗到此告一段落。

DSC_0324.jpg

之後的「旗陣」是南門境安和新村中「安德宮」的陣仗。

「安德宮」主要奉祀雷、金、康三府王爺,始建於民國60年代。

DSC_0325.jpg

這頂神轎上是「雷府王爺」。

往年這時候會出現「雷王會」的官將首,今年是由王爺親自參與遶境,所以官將首這些部將就沒有出現。

DSC_0326.jpg

當然,少不了的是安德宮的鑼鼓隊來壯雷府王爺聲勢。

DSC_0332.jpg

之後在兩面方旗前導下出場的是乘坐「武轎」的「廣澤尊王」。

「武轎」除了基座之外,四面敞空且無頂,一眼就可以看見神像。為了展現神明的威儀,所以神像會比一般坐文轎的神明大好幾倍,差不多與轎座同大,這樣才夠神氣。

我查了《金門寺廟教堂名錄》,發現上面並沒有奉祀「廣澤尊王」的廟宇,前年南門境的隊伍中也不見此為神尊。但是《金門寺廟巡禮》一書中,「南門天后宮」(小媽祖宮)有奉祀「廣澤尊王」,不知此位神尊是不是出自此處?

後來我比對當天上午在「南門天后宮」(小媽祖宮)前拍的照片,發現真的是出自這裡。

DSC_0336.JPG

不管如何,昭德宮邱府王爺的乩身還是很恭敬的行禮歡迎。

DSC_0339.jpg

在「旗陣」引導下,「水仙禹帝」出場了。

DSC_0338.jpg  DSC_0340.jpg

「水仙禹帝」算是整個後浦奉祀的神明,當然免不了會有鑼鼓隊跟大纛。

DSC_0341.JPG 

然後出場的是「南門天后宮」(小媽祖宮)的諸位神明。

「廣澤尊王」已經在「水仙禹帝」的陣仗前出現了,所以這時出現的是坐「四轎」的「蘇府四王爺」。

DSC_0342.jpg

再來出場的被稱為「二廠官爺爺」的「白府千歲」。這是一位喜歡看戲的神明,傳說民國37年的時候,祂曾經親自前往大陸去請戲班來金門公演。

DSC_0343.jpg

最後出場的是南門境的境主神明「藍濱王」,「藍濱王」姓「洪」不姓「藍」,所以大纛上是寫著大大的「洪」字。

在鑼鼓齊鳴的聲勢之下,「藍濱王」神轎在昭德宮前舞動,除了展現神威之外,彷彿也在向人間傳達著神明的旨意。

DSC_0350.JPG DSC_0354.jpg

本來應該在眾家神明出場前出現的「鄭元和打花草」,今年變成了南門境隊伍的壓軸。今年演陣的小朋友年紀真的太小了,「鄭元和打花草」演陣的方式與台灣的「七響陣」相似,有相當的難度,所以小朋友走到昭德宮前早就受不了了,臉上都已經沒有笑容了,年紀最小的五歲妹妹已經坐到三輪車上了.........

南門境香陣走完,再來就是北門境的香陣上場了。

 

相關文章

聖者的行進-金門浯島城隍遶境巡安(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