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_0448.jpg

2009年6月,結束金門城古地城隍廟遶境的拍攝與紀錄後沒多久,格友阿國在噗浪(Plurk)上留下了這樣的訊息:

砲陣地排雷,意外地排到遺失的.....

附圖是一尊倒臥的風獅爺。

當下連絡到他,問清楚拍攝地點之後,趕緊聯絡金門的好友島地靈,告知新風獅爺出土的事,討論一陣子之後,我們決定先把這件事先壓下來,暫時不對外公佈。有青嶼風獅爺出土後不知去向的前例,對於新風獅爺的出土,我們的態度都比較低調,畢竟現在金門人心不比從前,消息放出去之後,不要說風獅爺會不見,連相關的口述歷史與田野調查可能都無法紀錄與進行。所以請島地靈持續留意這尊新出土風獅爺的行蹤,然後盡可能的對祂做記錄與調查。

七月初,另一位金門友人金門部落部落長也在噗浪(Plurk)放出要去找風獅爺的訊息,基於文前的考慮,我也請他調查後,先不要公佈出來詳細地點,等到基本的資料建好之後,再選擇適當的媒體發布這個發現,感謝他的配合,先把文章用「不能說的秘密」為標題隱藏起來。 

七月初,關於這尊風獅爺資料收集的差不多了,考慮風獅爺是在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內出土,所在地「官澳」也是國家公園範圍內的十三個傳統聚落之ㄧ,島地靈選擇以「金門國家公園電子報」為平台,發布了官澳風獅爺出土的訊息,此時距離風獅爺出土已經過了兩個月的時間。

以下為報導全文:

沈埋的風神—排雷排出風獅爺  作者: admin 日期: 七月 10, 2009

受到戰爭的影響,金門海岸佈滿了為數不詳的地雷,近幾年為求地方發展,金門沿岸正如火如荼進行著排雷工程。不過,排雷挖出地雷、砲彈不稀奇,挖出風獅爺才令人瞠目結舌!

本年三月,軍方於馬山一帶進行排雷工程,約於五月初,於鄰近廢棄軍營區內挖出失落已久的官澳風獅爺。此次挖掘出的風獅爺以石材雕製而成,獅身長90公分(不含底座),寬29公分(兩足間)。

目前,該尊風獅爺已由村民移往村內龍鳳宮安置。此次出土的官澳風獅爺,不管在造型、尺寸上,皆與塘頭風獅爺極為相近,惟刻工手法較為細緻。根據官澳父老相傳,舊時官澳有風獅爺兩尊,惟1950年後無端失蹤,因此村民於1995年,自福建崇武新置雌雄風獅爺一對。

金門國家公園有鑑於此,年初開始即以「拓印風獅爺」的方式,引領民眾及遊客,深度探訪聚落。金管處曾偉宏處長表示,98年辦理的「尋找風獅爺活動」,活動已從元月開始,一整年都歡迎大家共同來金門尋找風獅爺。此次出土風獅爺的聚落,正巧也在拓印活動之一,有興趣的民眾也別忘了走進聚落,看看這沈埋多年卻神采依舊的風神。

出土的風獅爺,造型上為右手持筆、左手執印,印中刻有一「令」字,且獅面呈三角狀,獅首與獅身並非在同一條中軸線上。

風獅爺小語:

風獅爺,依其設置位置的不同,可概分為「村落型」及「牆垣屋脊型」。村落型,係指設置於村落外圍,與「鎮五方」的五營,同屬於聚落信仰中「多重保全系統」的 一環,主要功能除了「鎮風」外,還包括了「止煞」,如水箭、廟沖、高山壓迫……等。而牆垣屋脊型,則指置於屋脊、牆垣或鑲壁之石獅爺,主要功能在於化解形 煞,如路沖、壁刀等有形的沖煞。

隨著調查的時間不同,因毀棄、出土或新設,數量總會出現增減。截至目前所知,全島「村落型風獅爺」,共計八十二尊(分佈在五十七個聚落之內),而牆垣屋脊型則有二十一尊。

風獅爺的形像是特別的,他們或素身,或彩繪;或直立,或蹲距。大至樓仔厝,小至雙手可握,有些表情威猛,有些卻逗趣可愛。雖然,每尊風獅爺,都有著不同的身世遭遇,以及不同的神蹟故事。然而,不管風有多大,數百年來,他們總維持著絕對的姿勢,眼神堅定向著同一個方向,守護著那些背後仰望的人們。獅口大開,將狂風細沙一股腦地吞進肚裡。或許,在金門人的心裡,也曾想像這偌大的獅口,不僅可以化去金門「風沙宿命」,也能毫不保留地,將金門人數百年來顛沛流離的鄉愁,一口吞下肚裡去。

今日,遍佈全島的風獅爺與水尾塔,共同形塑出島上特殊的人文景觀。「風頭石獅公,水流水尾塔」,代表了金門先民以信仰的寄託方式,在艱困的自然環境之中,奮鬥不息的精神表徵。

尋找風獅爺的樂趣,不僅在於親身感受,風獅爺那多變的造型。如果你想「尋獅」,那麼請你放慢腳步,悠閒地漫遊在於尋找的過程中,走入每一個不同的村落,感受瀰漫在角落轉角裡,那特殊的風味。或許是鄉愁,或許是旅情,也許開心,也許難過,不妨將這些情感,通通映射在風獅爺的表情變化之中。別擔心,不管是凜冽的東北風,抑或是旅情鄉愁、喜怒哀樂,風獅爺都會照單全收。然後,在風獅爺的笑容裡,你將會體會一種亙久恆常、堅定不變的守護。那麼,你不僅是在「尋獅」,或許也在「尋失」,尋找失去的自我,尋找那種對於生命的恆常堅持。

出處:http://blog.kmnp.gov.tw/863#more-863

七月十四日,中國時報駐金門記者李金生先生,把這件事發佈出來。金門部落的部落長也在之前把隱藏的文章改名為「舊官澳風獅爺」發表。事情發展到此,舊官澳風獅爺算是正式再渡紅塵了。

官澳風獅爺 重見天日 2009/07/14 02:55 李金生/金門報導

國軍進駐金門,即因構築碉堡工事,遭移置淹沒的官澳風獅爺,在失落六十年後,因軍方排雷挖到「出土」,重見天日。當地村老欣喜之餘,研議再擇地安置供奉,讓早年屢現神跡的「石獅爺」,庇佑四方安居樂業。

軍方在馬山據點一帶排雷時,發現這尊高約九十公分,雙足蹲踞寬約廿九公分,右手持筆、左手執印,印中還刻有一「令」字的風獅爺,目前已交由官澳村民暫置於縣定古蹟「龍鳳宮」。

當地村老以其雕刻石材呈三角形,與下塘頭現存一尊相同,且雕工手法也十分類似,研判可能是出自同一位匠師的作品。地方相傳官澳村早年有兩尊石雕風獅爺,其中一尊坐落於馬山海岸「槍樓」旁,曾多次顯現神跡,在大霧中指引船隻安全靠岸,但後來不知何故,竟失落不見蹤影。

高齡八十歲的黃敬中老先生則指出,早年常有大陸「土匪仔」從官澳、西園一帶上岸劫掠人財,官澳村民自組巡更隊,並在馬山海岸興建「槍樓」瞭望備警。當時「槍樓」旁佇立一尊風獅爺,但民國卅八年國軍進駐金門,因為建築碉堡工事,將「槍樓」拆毀,也將風獅爺移置,後來淹沒下落不明,沒想到會因排雷重見天日。

C_0430.JPG

也許有人無法理解風獅爺重新出土是件好事,為何要先把消息封鎖,甚至笑我們小題大做。但自從某年金門以風獅爺為主題辦文藝季之後,金門風獅爺的名聲大噪,原本只是靜默地在村境守護鄉民的風獅爺,成為遊人必訪的景點之ㄧ,盛名之下,開始傳出風獅爺失竊的消息,像是後水頭兩尊體型嬌小的風獅爺、沙美沙青路旁的小風獅爺,甚至成功屋頂上的風獅爺都一一消失,晚近的例子,還有新湖里辦公室前方的風獅爺,竟然也在聚落整建的工程中遺失,太多遺失的例子讓人不得不對這些新出土的風獅爺等文物採取更謹慎的態度,在基本資料尚未建立前,原則上不隨便公佈。

居民對於這些出土文物的態度也很重要。基本上,大部分重新出土的風獅爺,在地居民通常偏向重新再立,於是小古崗、東溪、大地等地的風獅爺都被重新立了起來,而小徑風獅爺雖然尚未重立,但出土地隔鄰住戶看的很緊,短時間內也不至於遺失,至於某些居民不重視的文物,出土後我們也只能常去關照,有機會的話,不排除讓這些文物成為公部門的收藏,然後找適當的地點作展示。不過這是下下策,因為離開原來土地的文物就像被切斷了臍帶,失去了與地方的聯結,剩下的只有軀殼,內在精神已經蕩然無存。

舊官澳風獅爺要重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要解決。那就是官澳聚落在舊風獅爺逸失後已經重新立了兩尊風獅爺。風獅爺不是說立就立的,風獅爺在神格上是聚落主神的副將,重新再立要得到主神的同意,而且風獅爺是很威猛的神,同一個聚落有太多風獅爺並不是好事。目前官澳居民是把舊風獅爺放置在聚落主廟「龍鳳宮」旁,將來要怎麼處理,還要等神明指示。但可以確定的是,以目前居民對祂的重視來看,舊官澳風獅爺暫時是不用擔心再度遺失。

C_0441.JPG

如果純粹從欣賞的角度來看,舊官澳風獅爺的雕工在現存風獅爺中算是極佳的,除了表情生動之外,周身的紋飾也十分講究。像是背部鬃毛的雕刻十分精細,雖然有破損,仍然可以看出線條的流暢,可以看出雕刻工匠技藝的精湛。

C_0451.JPG

附帶一提,常有人以風獅爺後腿間有無葫蘆來判斷風獅爺的公母。事實上,風獅爺是不分公母的,當地人也敬稱為「石獅公」,以獅子威猛的形象,大多也是聯想到比較威猛的一面。

風獅爺腳間的葫蘆,真的不代表雄性生殖器,而是代表居民對於「福」「祿」的祈求,並且在醫藥不發達的年代裡,葫蘆也是醫藥的代表,是鄉民對於身體健康的期待,延伸的意義就是保平安。在地人有一種說法,如果地方發生過瘟疫之類的傳染病,所立的風獅爺就會帶著葫蘆,象徵鎮住這些因疾病帶來的煞氣,跟公母是沒有關係的。至於明顯雕出生殖器的風獅爺,那都是近代的作品,大多是後人自以為是的想像了。

C_0446.JPG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