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pg

難得出門玩一趟,沒有買一些紀念品回家分送親朋好友,好像就顯得自己小家子氣,尤其是工作上的同事,在你出去玩的時候,得分擔你的工作,如過不帶點禮物謝謝同事,那就更不通人情了。尤其到金門這種平常不容易到的地方,更是要好好買一些金門最有名的特產,才不枉費千里迢迢的坐飛機來到這裡。 

說到金門的特產,很多人的印象都似乎還停留在「貢糖、菜刀、高梁酒」等「金門三寶」上。多來幾趟金門,每次都帶著這三寶回家也沒什麼意思。事實上,金門的特產不只三寶,不過問我到底有多少樣,我也說不出個準確數字。

前幾天在金門朋友tomasli的噗浪上看到這樣的訊息:

大家來票選 金門縣十大特色伴手禮

連結過去才發現,原來是金門縣文化局辦了金門縣十大特色伴手禮選拔活動,裡面初選了26樣金門具有代表性的特產,要從裡面選出10樣具有金門地方代表性、符合地方觀光形象、品質優良的特產商品。這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金門的特產數量竟然有26種以上。

這26種特產,每一種都有各自的特色,有的歷史悠久,有的則是新進開發,各擅勝揚,剛好也讓我有機會再回頭審視自己到底對於金門的特產了解有多少。

我大概看了一下這些特產,大概可以分成「糕餅點心」、「高梁衍生產品」、「農漁牧產品」及「文化創意商品」四大類。一開始當然就從「糕餅點心」類開始囉。

特別要感謝金門縣文化局曾淑玲小姐及李毓秀小姐的協助,同意我直接引用活動網站上的圖片。

001.jpg

編號第一的,自然是金門三寶之ㄧ的貢糖。

「貢糖」其實就是利用花生和糖加工而成的點心。關於「貢糖」之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它曾是閩南民間用來朝聖的御膳貢品,因此冠上「貢」字。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糖在製作過程中必需仰賴人力搥打,這個動作閩南人稱之為「摃」。經過「摃」的糖特別綿密細緻,稱為「摃糖」,後來轉為同音的「貢糖」。

根據許維民老師《金門傳統美食》一書的資料,「貢糖」在舊時是上流人士才能品嘗的甜點。嗜食鴉片的名流雅士,抽過鴉片後,泡上一杯清香茗茶,兩指輕啣一小塊香酥的貢糖,置入唇齒,輕輕一聞,那貢糖特有的甜香,隨即四溢,這份滿足自不待形容,所以吃貢糖就成為一種閒雅的象徵。貢糖也是沒牙的老人家吃早點時的主要配食,入口即化的口感讓老人家也很方便食用。所謂「紅菸番仔火,貢糖油炸粿」,把剛起鍋的油條攔腰折斷,夾著一塊酥脆的貢糖入口,那股又香又甜又鹹又甜的滋味,真的可以說是人間美味。

現在金門貢糖的口味已經不只單純的鹹酥貢糖了,口味多到難以計數,除了花生外,蒜頭、奶油、芝麻等等也都被運用上,甚至有所謂的豬腳貢糖。豬腳貢糖當然不適用豬腳做的,而是外形像豬腳,外皮是麥芽,內餡是鹹花生糖,吃起來也有豬腳軟Q的口感。

017.jpg

另外一種在金門貢糖店常見的特產就是「一口酥」。

「一口酥」又名「口酥」,原料與貢糖一樣都是花生。金門氣候乾燥,土壤以紅土為主,適合花生生長,所以金門花生雖然顆粒不大,卻是香氣十足,也因此金門利用花生製作的點心特別香酥可口,非常受到人們的喜愛。

顧名思義,「一口酥」只有一口的大小,外層是多層的花生酥,內餡是花生粉,通常帶有淡淡的蒜頭味,入口即化,但也容易碎開。在金門大多用來當作招待客人的茶點。當客人來訪,煮人家就會泡一壺茶,並拿出點心佐茶。「一口酥」是其中最有名的點心。

關於一口酥的由來,有這樣的一個傳說,是關於金門第一孝子顏應祐的故事:

金門賢厝顏氏祠堂有塊「鄉賢孝子」的橫匾,就是讚揚顏應祐的孝行。顏應祐尋找母親二十六年,傳說他與離散了二十六年的母親重逢時,母親已是白髮皤皤,而且牙齒幾乎沒法咀嚼,能了讓老母親能夠嚐到一些故鄉的美味,顏孝子到處尋訪與試煉,終於想出了這種用故鄉名產花生製作,不必咀嚼,入口即化的一口酥給母親享用。

018.jpg

「寸棗糖」又稱為「寸棗酥」或「棗酥」,名字裡雖然有「棗」,但所使用的原料是糯米,炸過之後再用麥芽糖黏合。完全沒有「棗」的成分在裡面。

這種點心外型看起來像「沙其馬」,都是一塊方形的點心,但仔細看,沙其馬是一條一條的,寸棗糖是一粒一粒的。而且吃起來的口感也比沙其馬韌而有咬勁,也更容易黏牙。

傳統禮俗中,家中有喜慶的時候,會以甜茶、紅棗、桂圓、冬瓜糖等來款客。但是金門不產紅棗,想要取得並不容易,尤其戰亂期間,對外交通中斷,紅棗更難得到。但結婚生子是人生大事,為求得吉利兆頭,聰明的金門鄉親就用糯米作棗子的形狀,外面並裹上白糖。如此一來,不但合了紅棗「早生貴子」的祝福,也有「吃甜甜、生後生(兒子)」的另一層意涵。

022.jpg

「牛軛餅」(音腳車餅)也很特別,熱的時候吃起來口感像蛋糕,但冷的時候又像發糕,是一種以麵粉發酵製成的點心。近年來,因為外觀像個愛心而稱為「愛心餅」。

這種點心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名稱。金門人覺得像以前牛車架在牛脖子上的牛軛,所以稱為「牛軛餅」。廈門人覺得像豬的腎臟,而稱為「豬腰餅」(「腎」在閩南語中稱為「腰子」)。泉州人覺得像是拜拜擲的筊,所以稱為「聖杯餅」(閩南發音近「信杯餅」)。不過仔細比較還是可以從外形做區分,泉州的「聖杯餅」體型稍大,中間凹陷的部位比較深。外觀雖然與其他糕餅相比顯得簡單,甚至略顯粗糙,但在懷舊風大行其道的現在,反而讓它顯得特別有味道。

「牛軛餅」在金門本是農夫隨身攜帶用來止飢的食物,也是過去孩童解饞的食品,因為原料只使用麵粉及蔗糖,採用天然發酵法,發酵時間極長,一般要讓其自行發酵三次,持續時間大約要超過十小時左右,所以麵粉的好壞就決定了餅的品質,只有品質最為純淨的麵粉才能發酵出兼具Q勁與口感的好餅,蓬鬆酥脆,嚼勁十足。

021.jpg

「米香」,在中國南方、港澳、台灣是很常見的點心,類似爆玉米花,但通常混合麥芽糖和其他佐料攪拌混和,冷卻後製成餅狀。這種點心在金門也稱為「糯米酥」,也是用來招待客人時佐茶的點心。

一般台灣的「米香」都是以生米做材料,使用壓力爐加熱增壓並且熟化後釋放壓力,米粒因減壓而膨脹。此一方法需要壓力爐,且壓力氣體爆炸時產生聲響,因此常要在戶外由攤販老闆操作,並且可以用聲響做為行銷招來客人。此種方法需要的時間短,所以在台灣常見攤販採用。金門的「米香」則是以熟飯為材料,先晾乾成為米乾後,再起油鍋以熱油油炸。這種方法不需要特製的器具,一般家庭也可以製作。

爆米香和炸米香的差異主要差異在於:爆米香直接以生米在同一容器製作,米粒受熱均勻,所以形狀完整光滑。而炸米香經過蒸煮、晾乾、油炸三個過程,使用不同容器,米粒的形狀常在過程中改變或斷裂,因此內部結構較不均勻,成品有許多不均勻的小泡泡,表面較不光滑。口感上,「爆米香」咬起來比較硬,而「炸的米香」口感比較脆,至於哪一種比較好吃,這就因人而異了。

金門傳說,「米香」是金門第一才子許獬的妻子發明。許獬文名遠播,所以家中常常有訪客慕名而來。客人來自然就要泡茶奉上點心招待。但是有一次,家中剛好沒有佐茶的點心,只有一些晾曬著的米乾。許獬的妻子靈機一動,把米乾下鍋一炸,再調上糖、蔥,就成為了一道客人讚不絕口的新茶點。

020.jpg

「麻花」是以中筋麵粉做原料的點心。利用中筋麵粉較低筋麵粉Q的特性,搓成麵團,再搓長,對折,順著搓成繩索狀,在這過程中,麵團要調油進去,否則麵團會黏在一起。搓好的繩索型面糰下油鍋後,再裹上糖霜或蒜蓉,香酥可口的麻花就完成了。

老金門人稱「麻花」為「索仔股」,這是從它的繩狀外形而取名。事實上,「麻花」原本是中國北方人的叫法,但如今已經廣為華人所採用。

不同地方所做的麻花,口感會略有不同。一般來說,金門的麻花酥脆,但是比較硬,不像台灣某些地方採用低筋麵粉製作者的鬆軟口感。此外,金門因為夏天氣候比較黏潮,所以製作的糕餅種類會比較少,麻花是夏天也適合食用的點心之ㄧ。

金門有另外一種叫做「馬花炸」的點心,雖然發音相近,但是做法與形狀與麻花完全不一樣,外形像馬蹄,因此得名,類似台灣的「雙胞胎」。

023.jpg

金門的「燒餅」雖然稱為「閩氏燒餅」,卻不是起源於福建,而是在四五十年代由「北仔」(部隊裡的北方人)引進金門,因此也稱為「北仔餅」。

金門的「燒餅」原本只供應阿兵哥食用,但獨特的口感和味道,也深受鄉親的喜愛,從此才開始賣給金門在地民眾。

與台灣不包餡,用來夾油條的燒餅不同,金門燒餅是有包餡的,而且口味分為有甜的與鹹的兩種。這兩種口味的燒餅外皮都是以高筋麵粉配合油酥調製而成,吃起來口感酥脆。甜燒餅外形扁長,鹹燒餅為圓形,大小都與成人的手掌差不多大。至於內餡,鹹燒餅內餡是以上等精肉絞碎,加入鹽、五香、蔥花、醬油等佐料,甜燒餅則是用白糖或是麥芽糖,每一家做的燒餅配方會不太一樣。

包好餡的燒餅壓平後,外皮灑上芝麻,然後把作好的生餅貼在底部以木炭加熱的鐵桶內壁,利用碳烤的方式來加熱,熟了之後再用鐵鏟取下,這樣作法的燒餅有一種特殊的香氣,不過近年來改用電爐加熱,碳烤香味就淡了。

金門人大多把燒餅當早餐,配著廣東粥或豆漿食用。

019.jpg

「桶餅」是一種金門本島看不到的糕餅,據說起源來自廈門。現在金門縣境內只有小金門可以看到,所以也稱為「小金門桶餅」。「桶餅」之名的由來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早期小金門生活困苦,它算是很高級的食物,所以通常被放在桶子裡面珍藏。另外一種說法是,這種餅販賣的時候是一疊疊的放在桶子裡,因此得名。

「桶餅」的外形看起來像是小型燒餅,原料是麵粉、砂糖與珠蔥,原本是女人家作月子的時候用麻油煎後食用補身,吃法是把薑絲用麻油爆香,然後再把餅下鍋去煎,有的還會加入金桔餅一起煎,現在有些小金門婦女還是用這個方法坐月子。

現在「桶餅」是一種任何人都可以吃的點心,吃法有很多種,除來拿來配茶乾吃之外,也可以先在大碗裡放入生雞蛋或奶粉,把餅撥開後放到碗裡,再用滾燙的熱水沖進去,吃法類似台灣的「泡餅」。

金門的點心糕餅除了以上這些之外,其實還有麵茶、滿煎糕、芝麻球等等,雖然不在這次票選名單上,但也別有風味,有機會不妨嚐嚐看這些戰地金門的在地點心,別有一番特殊風味。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