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茉莉(胭脂花)

七夕過後,金門許多人家的屋頂上多了紫紅色的花朵,深刻的色彩讓人想起織女嫣紅的笑顏。

日本有女兒節,每年三月三日,有女兒的人會在家中擺上稱為「雛人形」的娃娃,供奉幾枝桃花,祈願家中的女兒能夠平平安安的長大。金門也有女兒節,但是過節的不限於未成年的女兒。民間傳說,天帝有七個女兒,紡織技巧舉世無雙,人間稱為「七娘媽」,其中小女兒便是「織女」。天底下的女兒們,為了祈求能有如「七娘媽」般的巧手,每年農曆七月七日,便會虔誠的祭拜。祭拜前會特意準備色彩鮮豔的「胭脂花」與化妝用的粉餅。當家中紙糊的「七娘亭」燒化時,「胭脂花」與粉餅便被拋上屋頂,讓「七娘媽」升天時能帶走。

這樣的習俗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的,《金門志》中關於「七夕」的風俗記載:「陳瓜果於屋簷前,祭天孫。解去續命縷,別以五色絲繫小兒臂。士子祀魁星。」,在某個層面上,是比較接近「兒童節」的。

在金門聚落的空地花壇間,很容易看見大片大片生長的「胭脂花」,天生天養地恣意生長,也展現出其旺盛的生機。

紫茉莉(胭脂花)「胭脂花」總是在每天黃昏家家戶戶準備晚餐或是忙碌一天後回家洗澡的時間開放,所以民間也稱為「煮飯花」或「洗澡花」,西方人則稱它「Four O'clock」,意指它是下午四點之後才會綻放的花。這種原產於南美洲的花,是在1525年才引進歐洲栽培,至於何時引進金門則不得所知了,纂修於乾隆五至六年(1740-1741)間《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中已有:「胭脂花,有紅、黃、白及五色四種」的記載,金門出現此花的年代或許不晚於此時。

植物學上的「胭脂花」則被稱為「紫茉莉」,依據后里國中的網站資料:

中文名稱: 紫茉莉
英文名稱: Four- o'clock,Marvel-of-Peru,Beauty-of-the-night
學名: Mirabilis jalapa Linn.
科名: 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紫茉莉屬(Mirabilis)
別名: 煮飯花、夜飯花、胭脂花、晚香花、白粉花、晚妝花、草茉莉、洗澡花、入地老鼠
原產地: 熱帶美洲;台灣於 1,600 年代引進栽植。
分布:臺灣各低海拔地區普遍栽植,部分荒地更有不少歸化個體。

莖直立,高可達 1 公尺,基部粗狀,多少肉質狀,具有多數分枝;小枝伸長,擴展狀,綠色,光滑無毛;節間略膨大。 葉對生,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 3~15 公分,寬 2~8 公分,先端漸尖或短尾狀漸尖,基部圓或略呈心形,紙質,全緣或略呈波狀緣,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顏色較淡,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葉柄長 1~4 公分,光滑無毛。花中型或大型,白色、黃色、紅色、粉紅色或斑紋花色等,常視品種而有不同,單生於汁條的先端,或呈繖房花序狀,惟很少同時開放,因而看起來常像是單生狀,有短花柄,具花萼狀總苞;總苞於授粉時長 0.8~1 公分,後能延伸至 1.5 公分,裂片 5 枚,常裂至總苞的中部或更多;裂片卵形,先端銳尖;花萼筒長 4~5 公分,基部緊縮狀,先端擴展,有細柔毛,先端擴展的裂片徑 2.5~3.5 公分;裂片 5 枚,卵形或闊卵形,先端凹或淺 2 裂;雄蕊 5 枚,挺出在花朵外。花期 4~11 月。花大多紅紫色,故名「紫茉莉」。

算是台灣很常見植物。

紫茉莉(胭脂花)

金門文化層面上的「紫茉莉」,除了是每年七夕祭拜七娘媽必備的祭品之外,依照李任水先生所著《金門草藥常識》一書的記載,是可以拿來作藥用植物的,書中記載:「內痣(大便有血):五色胭脂花頭三錢,風不動三錢,大腸四兩,煮熟食之,二次可癒」,採用的並不是色彩嫣紅的品種。另外在使用時要留意,紫茉莉的根是有毒的,沒有處理好會有口唇麻木,接著皮膚麻木、疼痛、觸覺遲鈍,並有頭痛、頭昏、耳鳴、聽力減退等中毒現象。

在陳西村所著《浯洲芳草展風華》一書中,提到了一種很有趣的童玩用法,那就是拿來作「花笛」,方法如下:

利用胭脂花的花,將長細的漏斗狀花冠去除一半,並將花絲去除,放在嘴巴如喇叭狀吹,即可發出聲音。

至於發出的聲音是否悅耳?

那就隨個人感受不同而異了。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