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門水頭古書房(舊書房仔)

水頭目前可見的銃樓有兩棟,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中界的「得月樓」。另一棟則是黃廷宙所建,位於頂界的銃樓,這棟銃樓在頂界一片紅瓦平房中顯得特別突出。從「得月樓」往頂界十八支樑傳統建築群走,經過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洋樓後有一道斜坡,斜坡的高處便可見到黃廷宙所見的銃樓。不過,銃樓前方的建築物並不是黃廷宙故居。事實上,這棟建築的創建年代遠早於黃廷宙的出生年代,而且最早也不是作為住房使用。

水頭黃氏始祖黃輔公,最早是任西席而來到水頭,以詩書為傳家門風,但是早期經濟不許可,無法興建書齋供子弟課讀。加上遭遇戰亂,水頭黃氏長房小宗派基大公(後世稱為祐上祖)逃離家鄉赴漳州,亂平返鄉後,只有次子銁聯公分居下界下井仔腳。三子銁桂公則居頂界黃厝頂。雖然返居故里,但總是感嘆宗祠荒廢,卻又無力重修,直到乾隆初年長房孫汝標公富甲於漳州後,才依照他所畫的圖形構成大宗宗祠後進,然後又建小宗宗祠「世澤堂」。三十年後,三房孫汝試公(即黃俊)又自資添建大宗宗祠前進,又在中界建書齋「酉堂」。

金門水頭古書房(舊書房仔)

然而汝試公(黃俊)並不是第一個在水頭建書齋的人,在他從商以前,自小就是在自家的書齋求學,這棟書齋為其父必科公所建,這棟書齋本無名稱,但後世都稱之為「古(舊)書房仔」。

「書房仔」是書齋的通稱,閩南話中的「舊」與普通話的「古」同音,因此這棟書齋有兩種寫法「古書房仔」或「舊書房仔」。又因為人稱「酉堂百萬祖」的黃俊從小在此求學,因此在金門國家公園網站等資料上也把這裡稱為「黃百萬書房」。

金門水頭古書房(舊書房仔)

「古書房仔」為水頭黃氏長房小宗派十二世必科公所建。必科公,譜名銁桂,字丹一,諡質義鄉飲大賓,誥封奉直大夫,生於順治丁酉(1657)卒於雍正甲寅(1734),葬於龜山下葫蘆墓,後人稱「葫蘆墓祖」。為黃祈、黃濟、黃俊、黃倡之父,興建怡齋的黃楚則是他的長房孫。

許多資料中會引用《金水黃氏族譜》中的一段話:「我黃氏以孝傳家,重視教育。二房銁聯公有書齋一間,在下界下井仔所在地。三房銁桂公有書齋一間,只在頂界王公宮東鄰植有龍眼樹者。」這段話是出自黃啟政先生《祐上祖派下軼記》,問題就出在引用資料時沒有注意到祐上祖其實是水頭黃氏長房小宗派,於是便出現「二房銁聯公有書齋一間,在下界下井仔所在地。三房銁桂公有書齋一間,只在頂界王公宮東鄰植有龍眼樹者。」的敘述。事實上,「銁連公」與「銁桂公」都是長房小宗派,所謂的「二房」「三房」是以祐上祖為起點來看的,這一點是在引用文獻時要特別注意的。

金門水頭古書房(舊書房仔)

古書房仔作為一間書齋,自然沒有太多繁複的裝飾,一落四櫸頭的形制,除了寬廣的天井之外,看不出與一般民居不同的地方,尤其是房屋正身的正立面,在國家公園重修後只見抹上白粉的磚牆。

水頭的書齋其實到了清朝末年便失去功用,古書房仔的功能也從書齋轉成民居,成為一般居民的住所。依照《金門前水頭村誌》記載,當時的住戶名為黃逢杼,亦為金水黃氏後代。

金門水頭古書房(舊書房仔)

古書房仔所在地當地人稱為「王公宮崎」。閩南語中的「崎」就是「坡地」的意思。古書房仔所再的位置以前有一間「王公宮」,現在已經傾圮,裡面供奉的王公如今已將請到黃氏大宗宗祠的護龍中。

「王公宮崎」便是指王公宮所在的坡地。這個位置是水頭頂界的邊緣地帶,如今前方的洋樓群都是後來所建,洋樓所在地本來是一片低濕會積水的土地,古書房仔便建在這片低地的邊緣。隨著地勢的起伏,從側面就可以看出整個古書房仔是由前至後,隨著地勢越來越高,因此從前庭、前櫸頭、後櫸頭到正身,可以發現整個是階梯形的分布。

金門水頭古書房(舊書房仔)

金門水頭黃廷宙宅

古書房仔與隔鄰的黃廷宙宅是以石柵門作區隔,如果從書齋的側門出來,往前推開腰門就可以出來,但是與黃廷宙的護龍樓間則有緊密的石條作區隔。如此一來,住在古書房的人除非黃廷宙宅的人開門,不然是沒有辦法直接走進去,兩家的人因此有了區隔。

至於會不會是黃廷宙宅的人怕在書齋唸書的小孩子跑進去嬉鬧呢?基本上,黃廷宙的銃樓建於1930年以後,當時的古書房仔只怕早已沒有書齋的功能,所以不太可能。

金門水頭古書房(舊書房仔)

與一路之隔的華麗洋樓相比,古書房仔顯得特別的樸實,素淨的白牆沒有任何紋飾,連門樓上也沒有任何裝飾。雖然如此,它卻是水頭現存最早的書齋,見證了水頭過往文里鄉的美名,也留下金門首富黃百萬的軼事留下一幕讓後人懷想的場景。

古書房仔前的紅磚道路,是水頭求學之道「石路」的舊址,關於「石路」的故事,就等以後再跟大家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