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壁龍

冬天的金門太武山,呼嘯而過的東北季風讓萬物呈現一片蕭瑟景象,雖然有滿山經冬而不凋的松柏,但大自然的生息總是進入蟄伏,萬物莫不以最卑微的姿態隱忍,等待著下一個季節的到來。

在這樣的酷寒中,雪的可能成為一種不可期的盼望,似乎那一抹純白就能將人心帶往另一個歡愉的境地。只可惜,這樣的機會在這個大陸東南邊陲的島嶼上,是許多人一生也無法親眼得見的想望。

不過,這時的山中還有著點點白妝,以另外一種不同的樣貌引導人們看見不一樣的冬天。 

拎壁龍

太武山的許多大樹上,常常可以看見一種緊貼著樹皮表面生長的蔓藤,這些蔓藤緊緊地團抱著這些大樹,彷彿為這些喬木穿上翠綠色的衣衫。多情者看見,免不了又有一番纏綿相伴的浪漫聯想。每年大約這個時候,碧如翠玉的蔓藤上開始有渾圓的白色小點出現,讓這件綠衣有了不一樣的面容。

如果你仔細仰望這些有著白色珠玉的翠綠蔓藤,或許可以發現,無論周圍的風如何吹拂,這些蔓藤宛如被抹上強力膠般,只是枝葉輕輕搖晃,因此人們給了它一個名字,叫做「風不動」。

拎壁龍  拎壁龍

《台灣樹木解說》把這種植物稱為「扲樹龍」,並作了以下的敘述:

學名:Psychotria serpens L.

俗名:風不動藤,白珠藤,匍匐九節,Creeping Psychotria。

形態特徵:著生小灌木,具不定根,藉以攀緣。單葉對生,卵形至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2~5㎝,寬1~2,先端圓鈍,基部銳形。繖房狀聚繖花序頂生,花多數,萼淺杯狀,邊緣具5淺齒,花冠長4~5㎜,5裂,裂片闊披針形。核果白色,球形,徑約6㎜。

生態/分布:產臺灣全島,分布日本及華南。

用途/解說:扲樹龍可自節上生出吸附性短小氣根,能攀附在樹幹或岩石上,不怕風之吹搖,故又名"風不動藤",是很好的牆壁或岩壁美化材料;全株亦入藥,有袪風止痛、舒筋絡之功效。

出處: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trees/book5/99.htm

然而,一般的書上則把它稱為「拎壁龍」。

金門地區的拎壁龍則多見於低山丘陵地帶,尤其是在太武山區,目前族群數量頗大。 

拎壁龍

金門太武山上,拎壁龍除了攀附樹木以外,在其他植物無法生長良好的岩石地上,也能發現它的蹤跡。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的《浯洲芳草》一書,對於它這樣的習性有以下的敘述:

雨水少又炎熱的氣候,讓多數岩生環境的植物,只能根著在略有土壤化育的岩石裂隙裡生長,幾乎沒有植物能夠直接在酷熱的岩石上生活。拎壁龍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不但根著岩隙,同時還能夠攀爬在陡立的岩壁上生長。

而這樣攀木附石的特異功能,除了要歸功於那些從莖節上長出的吸附性氣根之外,可以儲藏水分的厚實莖葉與植物體本身對於惡劣環境的強大適應力,才是它在逆境中存活的最大依藉。

拎壁龍 拎壁龍 拎壁龍
拎壁龍 拎壁龍 拎壁龍

曾經聽過老師父說過一個關於蘇東坡的故事,一個關於「八風吹不動」的故事,網路上關於這個故事的敘述版本有很多種,內容大同小異,以下引用的是「中台世界」裡面,普梵精舍禪修班學員廖學政先生的版本:

宋代文人蘇東坡與金山寺住持佛印禪師,兩人經常互相切磋,談禪論道。有一天,蘇東坡自覺修行有成,於是親題一首偈子派人送給佛印禪師,請他評一評自己的禪定功夫如何?詩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結果,佛印禪師看了之後,只在上面寫了「放屁」兩個字,就派人送回去給他。本以為會受到讚賞的蘇東坡一看,氣得怒髮衝冠,立即操舟過江,找佛印禪師理論。誰知禪師早已出遊,只在門口留下:「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的對聯,蘇東坡看了恍然大悟,著實慚愧不已。

出處:http://www.ctworld.org.tw/disciple/feeling/174.htm

故事裡的八風,指的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逆八種境界。身而為人,很難在心裡頭擺脫這些境界,於是人世間變多了許多紛爭。

拎壁龍的八風吹不動,或許有人會說是一種本質上的執著,但是能在餐風飲露的環境中如此堅定不移地攀木附石,或許也能為我輩心境易受外界影響者所師法。

拎壁龍 拎壁龍

生長在缺水逆境,又得時常忍受著風姨或強或弱的關照,拎壁龍選擇在隆冬中結實,以素顏的白皙展現出生命的純白潔淨,彷彿塵埃永遠都不曾在心境中停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是空白,環境好也罷,環境不好也罷,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八風吹不動」才是萬物的本心。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