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136.JPG

金門的老房子,總是帶著台灣老宅所沒有的滄桑感,這樣經過時光淬鍊的感覺,除了歲月的沉積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們有過一段台灣本島未曾經歷過的戰場歲月。

烈嶼,金門縣境內最大的一個離島;羅厝,烈嶼島的一個濱海聚落,可以說是這個前線中的前線島嶼門戶。當那些漫天如雨而下的砲彈從同文同種的海洋對岸撲天捲地而來時,這樣的一個聚落當然也不能置身事外,土地上留下了無法抹滅的痕跡。

DSC_0151.JPG

走在聚落裡,灰泥牆上逐漸退去浴室、雜貨店、冰果室、撞球間等字樣,註記著砲戰過後一群草綠服青年在此揮灑青春的時光。只是當這條草綠人流與炮戰一樣成為過往之後,屬於戰後時期的建築一棟一棟建起,歷史的遺留逐漸淡去,過往記憶一如空蕩的巷弄,寬大的可以讓北風與太陽同時在此相會,連想要找到一個較量彼此實力的旅人都無法如願。

DSC_0143.JPG

聚落高處的一棟紅磚洋房,洋灰與磚紅的對比色調,宛如冰與火的鑲嵌,卻像是歷史的巨大載體,無語地將所經歷過的一切留在肌膚,提醒人們這裡曾有的烽火歲月。

DSC_0139.JPG

一樓入口大門上方的「福建金記」的門額,點明了這棟五開間五腳基紅磚洋樓的身分。以「記」為名,自然代表這裡曾是一間商號。

1946年,落番至新加坡的羅金頂返鄉興建了這一棟洋樓。在那個兵馬倥傯的年代裡,中國雖已統一,但國際局勢依然動盪,金門僑民衣錦還鄉起大厝的傳統也遭受到極大的考驗,想要起大厝,需要比之前更大的人力物力。

「福建金記」,正是羅家的行號,由於羅厝臨海,加上羅家有自己的船隻,才有辦法在那樣的年代裡從對岸的廈門運送建築所需的材料過來。尤其是金門本身不產的紅磚,不透過這樣的途徑幾乎是進不來。縱使有門道,運送建材也耗費了一個月的時間,但與漫長的三年興建時間相比,一個月的時間似乎又顯得微不足道了。

DSC_0141.JPG

就像中國統一並不代表之後的社會就歌舞昇平,時代的動盪也沒有遺漏這個邊陲島嶼的濱海聚落,尤其是兩個政治實體的隔海對峙,讓夾在中間的島嶼更是成為兵戎交接之地,縱使避過了敵人上岸的肆虐,隔空打來的砲彈所造成的傷害也不容小覷。

聚落高處的洋樓,當然無法置身事外。但戰事的紛擾沒有弭平這一棟顯眼的洋樓,除屋頂全毀之外,最明顯的毀壞只是二樓左右兩側的女兒牆,原本綠釉花瓶欄杆變成鏤空的綠釉花磚。

DSC_0134.JPG

至於錯落在紅磚間的灰泥修補痕跡,想要細究是哪次戰事所留,磚紅溫潤的洋樓一如樓前巷弄的無語。緊閉的大門,無人的磚拱外廊,遊人沒有解答的方向,或許一樓門邊那個大大的「租」字,能夠告訴有緣者這棟洋樓目前所遭遇的一切。

DSC_0146.JPG

經過無數戰事的毀壞與修補,福建金記洋樓的側面竟然除了前方的外廊磚拱外,已經看不出這是一棟完工於1949年的僑匯時期洋樓了。水泥粉光的外牆、平直的窗框線條,僑匯時期洋樓註冊標誌的華麗灰泥裝飾竟是無一得見。

DSC_0147.JPG

或許,就像那個已經採用1970年代後所生產的磁磚裝飾的側面山牆一樣,不同時代的建材,在不同的歲月裡被覆蓋在建築體上,一如不曾斷流的時間一樣,以大大小小的補丁,記錄著屬於金門獨有的歷史風華。

DSC_0137.JPG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