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965.JPG

「金門城」是「金門」一名的起源,這個設立於明初洪武年間的千戶所城是金門島上最早建立的城寨,不但是重要的軍事據點,也曾經是重要的商業中心,只是在六百多年的歲月過後,到底還剩下多少遺跡可供後人追尋?時光洪流又在這個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形勢的地方留下了些什麼樣的歷史堆積。

建於高地的金門城雖然有優良的防禦形勢,但居高臨下的缺點是無法直接與港澳相接,必須依藉通路相連,但陡直又崎嶇的地勢卻讓這些通路無法修建的寬廣平直,加上國共戰後整個金門沿海幾乎都是管制區,讓這些金門的聯外途徑幾乎都無法辨識,就是被後來的人加以利用,也大多無法呈現出本來面貌。

p08-1.jpg

從香港科技大學圖書館裡所收藏的《An embassy from the East-India Company of the United Provinces,to the Grand Tartar Cham,emperor of China》一書中,1729年由Pieter van der Aa再版的圖板中可以看出,金門城通往海港的路主要是從南門出城,也就是上圖A的位置,可能依序沿著標示著E、B、D、J、K的路徑到海邊。不過圖板上並沒有標出明顯的路徑,圖中的建築物有許多現在也已經湮滅,想要再次踏上這段路徑,就需要發揮拓荒的精神再加上不怕死的決心了。

圖板上的英文字母是我自己為了方便表達所標示的,並不是原圖的標示。A的地方是金門城南門,現在是金門酒廠舊廠的大門,已經沒有與海濱聯絡的功能。

DSC_0200.JPG

圖板上被我標上B的地方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旗杆座,這裡就是現在主祀「張府厲王」的「睢陽著節」所在地。現在要到這個地方,就又在金門酒廠大門前右轉,上一個小坡後左轉,下坡沒多久就可以看到這裡。

這座廟目前創造年代不詳,但《An embassy from the East-India Company of the United Provinces,to the Grand Tartar Cham,emperor of China》書中的圖版最早是1670年由荷蘭駐華公使Johannes Nieuhof所出版,1729年者為再版,如果1670年出版的地圖就有這間宮廟存在了,那麼這間廟的歷史就可以上推到康熙九年,距離現在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這間廟有很多故事,首先廟的選址就是一段傳奇,傳說厲王爺自己到大陸購買木材、磚瓦、石條等材料,告訴店家是要在金門城建廟之用,當工人把材料運上金門城後,厲王化身的村民引導工人把材料運到現在的廟址,然後就消失了。村民詢問才得知厲王爺自己決定要在此建廟,還自己準備了材料。

另外,清朝嘉慶年間,東南沿海盜匪作亂,當時的官軍來到了金門城海域剿寇,在地形不熟的情況下幾乎要戰敗了,這時候突然看見雲中有厲王爺的旗幟在雲中指引助戰,也因此能夠順利的掃除海寇。為了表示對厲王爺的敬意,以前的船開到這一帶的海域都要降帆,灑金紙祭拜,鳴放爆竹再前進。

再看香港科技大學所藏的《De Stadt Quemuy》圖版,裡面還真的有很多帆船的帆是降下來的,似乎在當時就已經有船經過降帆的事哩!

DSC_0196.JPG

現在「睢陽著節」旁邊有一間「萬神爺宮」,雖然圖板繪成時還沒有建成,所以歷史沒有「睢陽著節」悠久,但對現在的金門城居民來說,這裡是相當重要的場域。本來金門城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時間會舉辦有如台灣的普渡,但是無法師主持的「哮埔」儀式,傳說某一次在這裡的儀式下大雨,居民把祭品移到「睢陽著節」中祭拜,好兄弟們懾於神威不敢入廟享用,造成當年金門城災禍連連,從那之後全金門城的居民就統一全部在農曆七月廿六日時,在兩間廟之間的空地舉辦「哮埔」。

至於「睢陽著節」廟前面的旗竿座,當地人傳說不是忘記豎立旗桿,也不是旗桿被偷,而是原本就如此,用來綁風箏。但從文獻來看,似乎以前是有旗杆的。

關於這裡,其實還有很多故事,像是旗桿座傳說,鳳穴傳說,有興趣可以讀這一篇:「仰視浮雲白-金門城睢陽著節及其神話場域」。

DSC_0930.JPG

「睢陽著節」與「萬神爺宮」間的路坡度很陡,當地人稱為「崎仔頂」,沿途可以看見路兩旁散落不少巨大石塊,這些石塊中最有名的是「紗帽石」跟「關刀石」,都是以外型相像而得名。

「紗帽石」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裂頭粿石」,形容它裂成多塊的外型也酷似「發粿」。

DSC_0936.JPG

國共內戰之後,國民軍部隊轉進金門,再加上兩軍曾經在金門島上短兵相接,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金門的海岸是被管制的,一般人是不能靠近的,所以許多地方都立有警告牌,以免不知情的人誤闖。

隨著兩岸情勢的和緩,金門解除了戰地政務,過去管制的海岸有許多已經不再列管,這些警告牌也逐漸消失或毀壞,但現在金門城南門外的這段路還可以發現。

DSC_0938.JPG

這些警告牌大抵是以水泥為材質,上面寫著「管制地區 禁止擅入」或是「海岸管制區 擅入者究辦」,但如今都只是象徵性的存在,軍隊裁減,還地於民,老百姓開發的腳步也逐漸拓展到海邊,這些警告牌也就成為歷史的見證,註記過往那個兩個政治實體隔海對峙的過往。

DSC_0873.JPG

再往下往海邊走,可以看到一塊包袱狀的石頭,這一塊就是「包袱石」,也是「睢陽著節」的相關神話場域,傳說當年厲王爺化身的村民走到這裡,看見海闊天空風景宜人,就在這裡停下來休息,起來趕路時忘記把包袱帶走,於是化成了石頭,成為現在的「包袱石」。

DSC_0872.JPG

「包袱石」後方有一大塊的斜坡地,當地人稱為「大櫓坪」,也就是《De Stadt Quemuy》圖版中標為D的位置。

「櫓」是一種類似槳的工具,但是比較大也比較長,這塊地從前玉金門城漁家放櫓的斜坡地,所以可以看見海,過去也可以直接走到海邊,部過現在路徑非常不明顯,也不建議沒事亂闖。

為何不能亂闖,等一下你就知道了!

DSC_0864.JPG

「大櫓坪」頂端有一個石塊堆疊成的碉堡,這個碉堡有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DSC_0929.JPG

其實這個堡壘就與「包袱石」相連。

DSC_0869.JPG

很明顯可以看出來,這個堡壘所用的石材裁切的非常整齊,這當然不是說興建時的施工者有很充分的時間去切割石頭,而是這個堡壘根本就是拆金門城的城牆石建成的。

國軍進駐金門後,為了興建防禦工事,所以拆了許多現成的建築,以現成的建材來堆疊,當時就只剩下殘跡的金門城城牆當然躲不過被拆卸的命運,變成了碉堡的建材。

DSC_0907.JPG

「大櫓坪」附近有個叫「松樹腳」的地方,不過沒有松樹,而是有大榕樹,只是現在附近現在大榕樹不少,不知道到底哪裡才是真正的「松樹腳」。

稱為「松樹腳」並不是因為當地人分不出松樹與榕樹,而是閩南話中稱榕樹為「松」,真正的松樹則是稱為「松柏」。

DSC_0922.JPG

沿著以金門城城牆石堆疊而成的堡壘走,可以發現一條小路,沿著小路走可以走到一個荒廢的營區,這個營區有一條小溪澗從中央穿過,溪澗的另一邊有一個營舍,對照《De Stadt Quemuy》圖版似乎就是標示為C的位置,看起來像一個煙墩,但現在被人們叫做「蜈蚣山」的金門城西門外小山卻被認為是過去的煙墩所在,到底是金門城不只一個煙墩還是傳說有誤呢?這就要等更多文獻出土後才知道了。

DSC_0912.JPG

煙墩的作用是用來傳信警告的,所以都會設在至高點上,所以視野非常好。

從這個赤土仔山上的營舍往下望,可以看到一個小型沖積扇,這種地形在金門並不多見,像這樣充滿水源又低濕可作耕地的在金門被稱為「田」,過去可以用來種水稻、芋頭等需要水分的作物,不過部隊進駐後,這個被稱為「南門田仔」的地方就沒有人敢來耕種了。

 

DSC_0942.JPG

回到「包袱石」後再沿著水泥路往下走,最後會走到一塊私人土地,然後也沒辦法走到海邊了,也就是說過去通往金門城海邊的路到這裡就不通了。

石板路沿線石板路沿線

其實,當時從海邊入金門城南門的路可能不只一條,現在勉強可以看出路徑的有兩條,前面走的那一條現在走不通了,還可以試著走另一條。

走回金門酒廠大門後往左轉,可以走到文台寶塔,文台寶塔下有一條路可以通往海邊,沿著路往下走可以看見一片私人農場,沿途有幾塊石板堆成的桌椅跟明代古墓。

文台寶塔在圖板上的標示是H。G代表的是虛江嘯臥碣群的位置,HG所在的山頭是南磐山。

DSC_0949.JPG

自從金門酒廠在金門城南門外設置以後,靠近南門的路就不通了,但在附近還是可以找到一些遺跡,像是「行人贊石刻」。

DSC_0952.JPG

「行人贊石刻」位於一塊黝黑的大石頭上,內容是:

繄路崎嶇擔負
趑趄仁者倡義
人利走趍曷以
報之後裔蕃滋
萬曆乙亥年行人贊
(原文為直刻)

加上標點符號後,這段話應該這樣斷句:「繄路崎嶇,擔負趑趄。仁者倡義,人利走趍。曷以報之,後裔蕃滋。 萬曆乙亥年行人贊」  

其中的「繄」字,音同「一」,是語助詞,無意。趑趄,音同「資居」,意為「徘徊不敢前進」。「走趍」,同「走趨」,意為「行走」、「奔走供職」。所以整段話翻譯出來就是:「道路蜿蜒陡峭,行旅擔負重物畏於地形陡峭,徘迴不敢前進,善心的人講求人情義理在此開了一條道路,讓來往的人方便行走,善心人一定會有福報,後代子孫一定會綿延不絕。 萬曆乙亥年過路人的讚詞」

DSC_0954.JPG DSC_0959.JPG

「行人贊石刻」下方的巨大岩盤上可以看出明顯的人為加工痕跡,有人在堅硬的石頭上刻出石階梯,這裡過去有清水流過,所以稱為「清水崎」。

雖然堅硬的岩盤造就了金門城固若金湯的軍事優勢,但對行旅而言,陡峭的地勢絕對不好走,萬曆乙亥年是西元1575年,距離建城的洪武廿年(1387年)已經有將近兩百年的光陰,這段時間裡的行人從海邊仰望高高在上的金門城一定有「行路難」的感嘆,幸好有好心人願意花費心力用石板來鋪路,不能鋪路的地方則是直接在岩盤上鑿出階梯,蜿蜒在山石間的道路造福了不知道多少行路人,綿長的道路鋪滿了築路人善解人意的善心,行路人踏在上面的每一步路都有著無限的感懷之心。

DSC_0969.JPG DSC_0975.JPG

從「清水崎」往下走,可以看見樹林中有一片巨岩,這些巨岩上很多都有蜂窩狀的孔,證明這裡是抬升的海岸,這些石頭曾經在海邊,因為海浪的侵蝕留下了孔洞。

DSC_0971.JPG

在巨石區中有一塊平整的石頭,上面刻著「曾母王氏之墓」,但附近並沒有看見墳塚,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樣特殊的典故在此?

DSC_0976.JPG

仔細觀察往海邊的路,現在雖然都是泥土地,但不時可以發現平整的石板,所以可以推知過去這一條通往海邊的路應該是鋪著石板,只有遇到像「清水崎」這樣的石質斜坡才會直接在岩盤上打鑿出階梯。

DSC_0978.JPG

這段路就可以通到海邊了,只是過去那種千帆競渡的盛景已成往事,只剩下海浪在此蕩漾迴旋,留下亙古不斷的海潮之聲。

DSC_0980.JPG

這裡的海邊真的不要亂走,因為海邊是雷區.......

所以要探查這條路,真的是要發揮拓荒的精神再加上不怕死的決心。

金門城外古讖石

從《An embassy from the East-India Company of the United Provinces,to the Grand Tartar Cham,emperor of China》書中的圖版來看,過去海邊是有建築的,像是水仙宮就在南磐山山腳下,如今水仙宮建築早已不在,只留下「水仙宮看塔仔」的俗諺及作為塔基石的「古讖石」,還有留存異鄉的古文獻供人探查這條貫通山海的歷史古道,尋找遺落在金門城外的城南舊事。 

DSC_0984.JPG

金門雖然目前已經整理出來不少條古道,但大多集中在太武山等山麓地區,像金門城外石板路這樣兼具山海之勝的古道目前還沒有,雖然說南門附近的路跡因為金門酒廠的設置已經無法接續,但沿途仍有許多人文勝境值得探訪,如果能再連接起文台寶塔及虛江嘯臥碣群等國定古蹟,加上海岸目前已經完成掃雷與大部分的區域是在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內,絕對可以整理出一條新的古道,或許主事者可以考慮將完整路徑整理出來,然後在重要的景點上設置說明牌,為金門再添勝景,豐富金門的觀光資源。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