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106.JPG

金門西園鹽場文化館是金門縣政府交通旅遊局在2007年時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推出的五星景點之一,只是人們到此總是匆匆來去,少有人注意到在某個不起眼的角落有兩塊肉眼不容易看出字跡的石碑,它們正默默地見證金門鹽業的一頁滄桑。

DSC_0094.JPG DSC_0095.JPG

體積比較大的石碑下方的方趺座保存完整,碑身高210 公分,寬71 公分,但是碑文風化嚴重,有許多已經無法辨識。目前隱約可以看出來的是碑首下方中央刻的橫書「功德碑」三個字,還有底下直書的某些碑文。

直書碑文的第一行是:「鄉進士文林郎總理浯洲場塩務候補縣正堂加三級紀錄十次韓」。第四行則可以看見「公諱琮字成封」,可以看出這塊碑是韓琮的功德碑。

關於「韓琮」這個人,清朝末年的《金門志卷六‧職官表》中有一段關於他的記述:

乾隆朝
浯洲鹽場大使(雍正元年置)
韓琮
順天通州人,舉人。十六年任。

隔年鹽場大使就換成了張天德,所以韓琮只在金門當了乾隆十六年(1751年)一年的鹽場大使。

這塊碑文實在是缺字太多了,所以韓琮到底有些什麼事蹟,從碑文上並不容易讀出。不過他與台灣的淵源頗深,乾隆廿九年(1764年)任彰化縣知縣。乾隆卅三年(1768年)接任台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次年暫署鳳山縣事。乾隆卅五年(1770年)署任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

雖然碑文最後的年代已經無法判讀,但從他在金門擔任浯洲鹽場大使的時間來看,碑文應該是他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去職後,由金門仕紳以「闔島紳耆」具名,為他所立所立的功德碑。

雖然大部分的碑文字跡不明,但第二行的開頭可以看出「浯地環海鹵斥貧民多以晒為活」的文字,可以得知當時許多經濟狀況不好的人是以曬鹽維生。

DSC_0096.JPG

以清代的石碑形制來看,這塊石碑高達56 公分,超過碑身四分之一的高度所佔的比例相當大。

碑首可以看出是雙龍拱珠,龍珠下刻著直書「皇清」二字。

DSC_0099.JPG

至於石碑最下方的方趺座,可以看出有麒麟的雕刻。

DSC_0102.JPG DSC_0104.JPG

另外一塊高152公分,寬42公分的石碑上可以辨識的字就更少了,但是石碑中央「永安橋」三個字,因為字體夠大,倒也還看得清楚。

《滄浯瑣錄》中指出:「金之建場征鹽也,自元大德元年始。場轄十埕,埕分上下:上埕曰永安、官鎮、田墩、沙尾、浦頭,下埕曰斗門、南垵、保林、東沙、烈嶼。」這其中並沒有現在鹽場所在的「西園」。事實上元朝初年的浯洲場十埕中的「永安埕」就是現在的「西園鹽場」,而過去連結「田墩埕」及「永安埕」的橋樑就是「永安橋」。

在「永安橋」修築完成之前,從西園要到田墩必須等到退潮時涉水而過。後來有人在攤地上鋪放幾塊大石頭作為便橋,但仍是要在退潮時才能半跳半跨的走過,遇到漲潮就無法通行。後來在這條便橋的位置上鋪設了一道長石橋,並且在橋端立了一塊碑。這條石橋就是「永安橋」,橋端的那塊碑就是現在被放在「西園鹽場文化館」外的這一塊石碑。

永安橋-3-horz1-vert.jpg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金門西園鹽場永安橋相關場域

「永安橋」後來被沖毀,日本人進佔金門重整西園鹽場後,在「永安橋」的舊址上修築了西園與田墩間的聯絡道路。石碑則被放到被作為鹽倉的樓山寺現址,後來才被移到文化館前。但因為長期受到鹽份侵害,石碑上的字已經不好辨識,除了石碑中央的「永安橋」三個字之外,石碑上半段的字跡幾乎消失,只有被放在鹽倉旁時埋入土中的下半截可以看出字跡,所以整塊石碑只有這些字還看得出來:

.........未春重建
永安橋
.........甲黃輝煌立石

立石的黃輝煌就是水頭樓及黃輝煌洋樓的起造者。 

page-1.jpg

前些年這兩塊石碑上部份字跡還描有紅漆,但現在紅漆幾乎都已經不存,不知是自然的風化還是人為的去除,不管是何者,現在這兩塊見證金門鹽業發展的重要證物都被放在海邊,除了風吹日曬雨淋之外,最嚴重的是鹽沫對於碑文的侵蝕。 

DSC_0101.JPG

或許主事者該考慮把這兩塊碑跟其他戶外展示的文物整理後移到室內,別讓這些在因緣際會下找回來的金門產業見證,能夠留待後人撫碑緬懷過往那段金門鹽的過往歲月。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