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西園湖

金門是個水資源不豐沛的島嶼,所以戰地政務時期在軍方主導下進行了許多水利工程,除了攔截溪水建造水庫之外,選擇適當的海灣圍海成湖也是常見的工法,金門史上最大的水庫建設工程「慈湖」就是在金門西北角的湖下及南山之間修築雙鯉湖堤防而成。不過卻少有人知道,在慈湖工程進行的同時,金門東北角也有另一個水利工程進行,這就是西園與浯坑(吳坑)兩個聚落之間的「西園湖」。 

西園湖-3-horz-vert.jpg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金門西園湖及周邊

從google map所提供的空照圖來看,西園湖與西園鹽場之間幾乎只以西園路做區隔。事實上,在田墩海堤興建之前,海水在漲潮時是可以經過金龜山北麓,一直進到現在西園湖的這個位置。

19730317-正氣中華報-1.JPG

民國五十九年三月十七日的正氣中華報中有一則標題為「甬江愛民義舉 協修西園馬路」的報導,介紹吳坑(浯坑)與西園間的交通建設,把它與當時金門島上最大的築堤修路工程雙鯉湖工程相提並論。

與雙鯉湖工程不同的是,這條連結吳坑(浯坑)與西園間的道路是以現成路跡為基礎所修建的。在過去的年代裡,新聞報導並沒有提及這條路創始其實是日本人重建西園鹽場時所建,但提及當時這條路的缺點是「路面狹窄,凹凸不平,高潮時路面幾乎與水平面同,往返車輛遇於路上,幾乎無法錯車。」

19750910金門日報-1.JPG

不過似乎現在所看到的吳坑(浯坑)與西園間道路並不是在這一次整建中就完成的,民國六十四年九月十日的金門日報中有一篇標題為「吳坑西園路段 路面鋪設柏油 長江部隊義務構工」的報導,報導中有「吳坑至西園路段,原係土路,遇雨天人車行走極為不便」的句子,也就是說現在這條路線在柏油路面是在道路鋪設後的五年後才完成鋪設的。

金門西園湖   

至於這條路修建後的效果,依據報導是「此一工程一經完成後,不但在交通上方便不少,將來淡水湖裡養魚、灌溉,增加民生收益,實乃一大德政。」而這個淡水湖就是現在的「西園湖」。

金門西園湖

如今的西園湖旁有一塊石碑,碑文說明著這一段歷史:

西園湖誌

金東地區吳坑西園之間,原僅小堤相通。土路低漥狹窄,累為海潮沖激、不良于行,鄉民苦焉。司令官馬中將秉承總統 蔣公便民愛民之德意,遂有開湖築堤之議,并囑本部施工。歷經官兵手足胼胝、沐風櫛雨,三月而有成。從茲長堤起、防波瀾,便利民行;儲瀦水、興灌溉,造福生民。斯湖地處西園,因而命名。竣工之日,軍民咸懽;爰筆其盛,是為誌。

長江部隊謹誌

中華民國五十九年八月一日

碑文中的「司令官馬中將」即為馬安瀾將軍。

金門西園湖

「西園湖」原本是一個深入陸地的海灣,元朝大德年間設立浯洲鹽場時,在這個海灣兩旁興建了「後珩埭」和「浯坑埭」作為鹽田使用。直到日本佔據金門時,重修被毀壞的西園鹽場,並且修築了浯坑到西園間的道路,這個海灣就被分成兩部份,靠內陸的部份就是後來的「西園湖」。

金門西園湖 金門西園湖
金門西園湖

日本人把這個海灣分成兩部分時,並不是完全阻隔內外兩個部份的流通,漲退潮時,海水還是可以經由道路下所設的閘門進出。直到民國五十九年軍方動員兵工重修道路時設下柵欄,從此海水進入受到控制,才變成完全的淡水湖。

金門西園湖

「西園湖」所在的位置,因為是在西園聚落東邊,所以被稱為「東江」,早年收購鹽的帆船駛進海灣之後是停靠在金龜山北簏的田墩村外後,收購附近各個鹽場所產的鹽,所以相對而言,這裡是一個比較寧靜的角落,身份也不斷的轉換。從海灣到鹽田,再從鹽田到海水養殖區,現在更是從海水變成了淡水,流轉的身世,不變的是映照在水面的浮光掠影,清淡如風,輕柔如雲,瀲灩的波光除了居住在西園的人們之外,大概只有偶而經過的單車旅遊觀光客或尋獅客能一親芳澤。

金門西園湖  

人們匆匆來去,大概沒有人知道,在這條切割西園湖與西園鹽場的道路初次被報導時,人們對於它是有美麗憧憬的:

筆直路面,兩旁林蔭夾道,湖光山色,靠海的一側,正是排列整齊,星羅棋布的西園鹽田,迎面吹來帶有海潮氣味的微風,此處,或許將來為未來金沙之「情人道」。 《正氣中華報‧民國五十九年三月十七日》

江山風月,本無常主,有緣造訪西園,不妨在此處暫緩腳步,或許你會發現這個屬於多情人們的美麗所在,成為這片心靈美景的主人。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