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649.JPG

沒有想到,我會在這樣不預期的時候看見長城。

2010年,金門人正為了長城的存續吵的沸沸揚揚,主張拆的一方,積極的程度讓人懷疑是不是他們已經忘記長城曾經為他們守護了幾十個年頭。

4月24日,《金門日報》上一則標題為《機場航線長城堡障礙移除可望先拆再建》的新聞吸引關注金門戰地史蹟保存人們的注意。曾幾何時,長期守護在尚義機場跑道末端的「長城堡」,成為相關單位眼中的「機場航線長城堡障礙」。

引用一段報導中的文字:

簡報中報告尚義機場航線障礙、起降標準比照松山機場能見度八百公尺辦理情形:金門機場06跑道儀降系統,其起降能見度標準為一千二百公尺,如比照松山機場降為八百公尺,影響ILS程序之超高障礙物,計有位於進場面、轉接面支電線桿、松樹、避雷針、地形地障等(含軍方長城堡及航站用地之山坡地)。

這一段報導有錯字,不過不影響重點,大多數的人因此知道,原來包括「長城堡」在內的週遭地物,都已經被當作是「影響ILS程序之超高障礙物」。

長城堡-3-horz-vert.jpg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金門后湖長城堡週邊 

看看Google Map所提供的空照圖,會發現另一件更讓人觸目驚心的事實,那就是:

真正位在尚義機場跑道末端的不是「長城堡」,而是整個「后湖聚落」。

不久之後,《金門日報》在言論廣場中登出后湖人許丕達先生所寫的《機場鎖濃霧「長城堡」何辜》一文,文中也提出這樣的疑惑:

拆了長城堡就能降低起降標準,真的這麼單純,不會再說跑道不夠長后湖、尚義要遷村!不會又說這一帶濃霧特別長?

後來,拆「長城堡」這件事所引發的爭議似乎是暫時平靜了,只是發生過這樣的爭議,總是擔心哪天長城會這樣消失不見。 

DSC_0619.JPG

之前一直想在「長城堡」被拆之前來一趟,只是幾個朋友都說位置不好找,而且進去的路上滿地泥濘而未成行。直到前陣子因為「后湖海醮」而沿著東湖路要到后湖海濱公園的會場,經過一個下坡彎道時發現遠方有一個大形的堡壘,隱約看見堡壘入口處的「長城堡」三個白底大紅字才知道,原來長期以來緣鏗一面的「長城堡」竟然就在交通這麼容易到達的地方。

「你不知道飛機要下機場時看到的就是它的後面嗎?」同行的友人忍不住唸了一句。

沒錯!我不知道!如果我知道的話,早就自己跑來看了好嗎!

DSC_0621.JPG

翻過路旁看似新堆起的土堤,走近了這個牽掛已久的長城,一邊想著之前怎麼都沒注意到這裡。

「這裡本來是藏在樹林裡的,沒想到樹被砍的這麼乾淨。」同行的友人看出我的疑惑。

說真的,我本來以為「長城堡」頂多是個像烈嶼「鐵漢堡」一般大的營區,實際看到之後才發現它的規模還真大,尤其是在周圍樹木都被砍除之後,看起來更是雄偉。 

DSC_0654.JPG

大門緊閉的「長城堡」,在這個北風捲地白草折的冬日夕陽餘暉照射下,有一種不屬於島嶼的邊塞風情,讓人彷彿見到了那道綿延崇山峻嶺之間,分隔漢胡之路的巨大城牆隘口。

DSC_0637.JPG

不同的是,那道總在寒夜裡響起刁斗聲的長牆,外表是黃土大地上常見的莽莽黃沙色彩。這個駐守東南海疆的長城,石牆面上描繪了高低不一的蒼鬱大樹,成為隱身茂林之中的海上長城傳奇。

如今成蔭的樹林走進歷史,海上長城體表的樹林也逐漸褪去身影,在周圍的雜樹蔓草映襯下,有著說不盡的滄桑。

DSC_0624.JPG

老照片裡,「長城堡」前方是有兩棵高大龍柏守護的。

一如金門島上其他地點的老龍柏樹,總是在「整建」或是「環境整理」後消失,然後在某個無法預知的地球角落上會出現一批待價而沽的龍柏段木,讓人雕琢成為「聞香聚寶盆」後謀求暴利。

類似的故事,不斷的在金門上演,天知道有多少大樹就這樣,在沒有關愛的眼神下消失無蹤。

DSC_0646.JPG

許丕達先生《機場鎖濃霧「長城堡」何辜》一文中,有一段關於「長城堡」的歷史:

地上一層,地下二層的「長城堡」建於民國58年11月1日,翌年6月30日完工,由長城部隊步兵七營所建,地形險要,當時司令官題「長城堡」意「鋼牙虎口海上長城」,一幀老蔣總統從長城堡走出來,戴著防毒面具的衛兵向他敬禮,總統也回禮,讓人動容。

如今老蔣總統早在卅多年前就已作古,當年接受他回禮的防毒面罩衛兵早已隱身在人群之中,只剩下「長城堡」三個字依舊高懸在入口大門,慣看著過往的春花秋月。

DSC_0644.JPG

關於「長城堡」,有太多身穿草綠服或迷彩服的青年男子在這裡渡過了一段難忘的生命歷程。

這裡是平時駐防一個連,必要時可以駐防一個營人力的據點,除了隨著部隊駐守的人之外,也有不少人在此受過訓。

作為跨越護城壕上唯一出入要道的長橋,不知多少的怨憎會,多少的愛別離都發生在這裡。如今裡面的人八方而去,穿林而過的風聲也隨大樹的消逝不再,只有時光的流不論風雨晨昏地每天到此簽到。

DSC_0632.JPG

昔時樹影掩映的高牆,如今完全顯現在長空下。

靜靜的十一月,北風渡海而過,芒花隨風飄搖,在這片邊境島嶼的長城壁上構築出一幅名為蕭瑟的風景。

DSC_0636.JPG

要說到「蕭瑟」,空無一人的籃球場應該是最切題的場景。

在這塊可能是全營區鹽含量最高的土地上,不只留有海風帶來的鹽沫,還有年輕男子展現矯健身手時從體內飆出的點點汗珠風乾後所留下的鹽粒。

嘶吼聲、喝采聲都已經成為遙遠的記憶,鹽份土地上不再累積青年男子的汗珠,海風成為了土地唯一的鹽分來源。

DSC_0640.JPG DSC_0635.JPG
DSC_0678.JPG

望過球場,就是一片高大的照牆了。

往日鮮明的標語已被鑿去,過去的字跡,如今只能隱約地看出「教育」兩字。

是不是,我們都該在這面牆上學到些什麼?

無人的營區中,問題的答案無法尋求解答。 

DSC_0665.JPG

走到照牆的另一面,竟是奇異地被漆上新的迷彩,隨意散置在深褐底色上的墨綠色塊,兩者與現在充滿時光刻痕的營區氛圍混搭出一種充滿衝突的視覺感受。

或許,這樣的新穎色彩才是這個海疆長城在藍天下該有的面容。

或許,這只是另一個金門營區據點的迴光返照?

DSC_0670.JPG

走出大照牆,就可以看見真正入口處的哨亭了。

我是翻牆走到「長城堡」前的,直到此時才看見真正的入口。

這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而故事總發生在周圍突然寂靜無聲的時刻。

在這個機場旁的營區裡,飛機巨大的起落聲常是喚起鄉愁的兇手,一但連這巨大聲響都蕩然無存時,恐怖的故事即將發生....

DSC_0666.JPG

走出哨亭再回頭,我很難想像這裏曾經有一大片茂密的森林。

據說,這裡過去是一片松林。

看著哨亭後方新栽(?)的木麻黃,我懷疑松林曾經的存在。

不知道,為何左右兩邊的哨亭有著不同的面容?

新亭,舊亭相對望,悵望跑道末端的飛機起降聲。

也許在某個不為人知的時間點,它們會與後方的照牆同時走入歷史。

DSC_0675.JPG

再入營區,日已西斜,漫射空氣中的緋紅薄光,在這個盤谷開天闢地之後,每天都有的明暗交接時刻,將整個場域渲染出淡淡的感傷氛圍。

DSC_0662.JPG

斜陽映照,照牆盡職地矗立在堡壘之前守護,就像金門這麼許多年來,固守在海峽的那頭,守護後方的其他島嶼。

守護的,與被守護的,常常存在著一種患難與共的共濟之情,只是當這種關係不再有強烈的需求時,牆,依舊會守護著城,城,也依舊會成為強的後盾。

可是人與城之間呢?

有時候,我真的是不太願意把這件事跟閩南民間故事裡的「石獅吐血」聯想在一起。

DSC_0681.JPG

「長城堡」之所以名為「長城」,是因為當年命名者對它有「鋼牙虎口,海上長城」的期待。而它,也不負所望地成為東南海疆上的堡壘長城,與綿亙邊塞的萬里長城,各自成為各自年代的守護象徵。

有人說,在太空中唯一可以看到的地球人造物就是萬里長城。

那麼,曾經被這個海上長城守護的人們,心中對於這個「長城堡」可曾有過點滴的感恩與眷戀?

「長城堡」目前似乎是保住了,只是可不可以,不要讓它有不知道哪天會被拆除的恐懼?

DSC_0683.JPG

我走回巨大的堡壘旁,嘗試著在這次不期然的相遇裡,能夠留下更多關於「長城堡」的影像。

當然我知道,我所留下的,只是一個旅人,在冬日黃昏裡,眼中所看見的「長城堡」。

天色漸暗,不得不離開這個偶遇的長城。

臨走前,我不禁想起連雅堂先生在1911年,庫倫獨立時所寫的《出居庸關》詩:

萬山東走護居庸,
一劍當關路不通。
大漠盤鵰秋氣黑,
長城飲馬夕陽紅。..........

DSC_0650.JPG

附錄:

機場鎖濃霧「長城堡」何辜    作者許丕達  

  霧鎖金門不稀奇,只是「大陸客」把問題凸顯,試問台金開航,金門人何嘗因「延誤」而霸機過,不想因濃霧而引發的諸項問題上了國內要聞讓人側目,參謀總長林鎮夷蒞金竟也同意民航局所提尚義機場比照松山機場降低起降標準從一千二百公尺降到八百公尺目標,要拆遷跑道盡頭的軍方碉堡「長城堡」,殊不知長城堡有它的歷史意義,它是五、六十年前的建築和蔣中正先總統親蒞巡防的陣地,掌控空域更是機場跑道盡頭后湖村落屏障,之前民航局已經為了降低能見度,砍伐殆盡兩側的松樹林,但結果呢!今天竟又要拆除有歷史價值的軍事碉堡,吾人以為問題還是不能解決,因為還有緊臨跑道咫尺的村落,筆者的家鄉后湖,也曾經為了「噪音」問題而抗爭過和上了全國各媒體,因為村民反對遷村,是以松山機場可以八百公尺進場,不見得尚義機場也可以,至少跑道長度不同,跑道前後有兩個村莊,后湖和尚義,萬一像林園空難,怎麼收拾,再說金門濃霧總是在八百公尺以下,拆掉長城堡無濟於事,除非后湖尚義也跟著遷徙,或者另覓地建跑道,吾人實不忍於一處軍事遺跡又被摧毀,因此,如何思考管制旅客流量,和有能讓他們住宿的旅館,留在金門「消費」一天,不是只提供廈門─金門─台灣的小三通,想想大陸客直飛台灣不經金門以後,金門破壞的軍事建築還能喚回來嗎,金門的觀光資源只有這些,千萬不能被八百公尺的能見度所迷失,國防部不要金門縣政府應該珍惜,畢竟,民航局從砍伐林木到現在拆除碉堡作為不無改善,但,八百公尺不是問題,而是八百公尺以下時間長久才是問題,如果長城堡得拆,那旁邊的垵湖國小、后湖村落,是否也命在旦夕,民航局千萬不要讓之前村民欲靜坐跑道的事件重演,吾人以為,天候使然,長城堡何辜,濃霧深鎖,不是八百公尺可以作標準,八百公尺以下的問題才更要解決!  

  綜觀,八百公尺絕無法滿足尚義機場的濃霧降落,除非更低標準或者能自動降落,如此就非后湖遷村,或另覓地建跑道不可,這曾有人提出,也不無可能,因為同在民國八十幾年,烈嶼要求興建金烈大橋、后湖抗爭飛航噪音,如今噪音有補助,大橋也有了譜,只是砍去了大批的防風林又降低了多少能見度,還不是望「機」興嘆!難道當初的決策沒有錯誤,就像航站的設計無法滿足人潮流量一樣,總是一點點的改善,就不為長遠作打算,吾人必須呼籲不是松山機場能見度八百公尺,金門也能降到一樣標準就有機可乘,畢竟不是跑道一樣長,霧季一樣短!因此,說長城堡是障礙太沉重,何必為了「中轉」的陸客,連金門人都一位難求,就破壞遺跡不值得,為什麼不思索活化長城堡,長城堡有坑道可以通到后湖海域、后湖村內,像「擎天廳」一樣的神秘,當時駐紮的官兵退伍後在網站部落格撰文描述宛如地下迷宮,就是住后湖的筆者也因「軍管時期」未能探究,點「谷歌」「后湖長城堡」讓人驚嘆!原以為軍方釋出後會活化,提供「軍事體驗」,觀賞「飛機起降」,還記得軍方駐守時,飛機掉頭起飛,這裡的衛兵向機上人員徒手敬禮的一幕嗎!怎不讓陸客停下來看看「冷戰」時期國共對峙的防禦,就急著讓他們「坐船」「乘機」片刻也不休息的離開金門!又讓他們大發雷霆,金門要的是這種「中轉」?要的不多只希望陸客回去在免稅店買兩瓶高粱酒就滿足了!

  地上一層,地下二層的「長城堡」建於民國58年11月1日,翌年6月30日完工,由長城部隊步兵七營所建,地形險要,當時司令官題「長城堡」意「鋼牙虎口海上長城」,一幀老蔣總統從長城堡走出來,戴著防毒面具的衛兵向他敬禮,總統也回禮,讓人動容,「任何一處遺跡都是唯一的,無可複製的,一旦毀了就沒了」,拆了長城堡就能降低起降標準,真的這麼單純,不會再說跑道不夠長后湖、尚義要遷村!不會又說這一帶濃霧特別長?吾人深信歷史記載「長城堡」,保留戰地遺址不是拆了再建,申請「世遺」不是這種作為,今天金門好像只剩下「擎天廳」不是阻礙建設!否則,總見拆這拆那,難道這就是行銷金門,推展金門觀光,委實令人扼腕,常常我們驚覺比不上別人,就不覺是我們自作孽,還以為是蛻變!(原文登於《金門日報》2010/5/4)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