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615.JPG

如果有一個地方叫「遠方」,「遠方的遠方」會不會有一條「邊界」?過了「邊界」之後的地方該怎稱呼它?如果這條「邊界」叫「國界」,是不是過了「國界」的地方就是他鄉異國?「國界」上是否會有些什麼宣示著一個國家的主權所在?是否會有一些阻隔的設施分離著兩個不同國家?那麼,如果有那麼一些東西構築成了一條「邊界」,兩個地方因為這個「邊界」的阻隔而無法往來,那麼我們還要說兩邊是同一個國家嗎?身在被稱為「前線」的「金門」,這些問題常常會在我腦海中環繞。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金門烈嶼雙口海濱

從Google Map所提供的地圖來看,又被稱為「小金門」的「烈嶼」西方,在標註為(3)上林將軍廟與標示為(4)的湖井頭戰史館之間,有一道綿延的平直沙灘,純淨的白沙在衛星空照圖下顯得無比的美麗。只是這樣美麗的沙灘其實並不適合由人在上面逐浪嬉戲,起碼在十幾年前是不行的。

DSC_0473.JPG

如今走近這片沙灘,遠遠地就能看見一座充滿南洋風情的木造涼亭,讓人以為這裡是一個能進行海域活動的場所。事實上在走到木亭的步道開頭就有一塊金門縣政府的公告,公告的地圖中明白標示這裡是限制活動的海域。

這裡叫做「雙口出海口岸」。

金門國家公園遊憩-修.JPG
圖片出處: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網站

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網站中,不同的地方對於這裡的土地利用方式有著不同的標示。「主題旅遊」相關的附圖中,包含此地在內的整個烈嶼海岸都被劃入「特別景觀區」。 

金門國家公園遊憩-1修.JPG
圖片出處:金門國家公園土地使用分區查詢系統  

不過到了「金門國家公園土地使用分區查詢系統」之中,這個區域卻換了於其他沿海地區不同的顏色,分區利用也變成了「遊憩區」。

是不是有什麼地方搞錯了呢?

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

雙口出海口岸中-1-1.jpg

從衛星圖來看,是由一條路從濱海公路通往海邊,只是在這片沙灘的左右兩邊似乎多了些什麼東西。

DSC_0474.JPG DSC_0613.JPG
DSC_0596.JPG

實地走一趟,可以發現盡頭處有兩個碉堡,裡面守衛的士兵當然是早已不見蹤影,外牆的林木彩繪偽裝也已逐漸退色,只剩下碉堡頂端有著尖銳葉片的瓊麻,與碉堡相伴,共同佇立在這片沙灘上。

DSC_0515.JPG

正對著通往海濱通道的那一段沙灘上是沒有其他東西的,但左右兩邊卻有著一根根的「鐵條」以大約50度角,昂然地面海而立。

不知道是誰把這些「鐵條」取名為「軌條砦」,在有些地方被寫作「鬼條柴」,是先把火車鐵軌裁切成一截截1.5到2公尺不等的鐵條,末端削尖後斜插在水泥漿灌鑄的底座上,然後移放在海岸沙灘外的泥灘上,在《金門戰地史蹟》一書中,把它定義為「用一截截鐵軌裁切成條狀而做成的防禦性欄柵」。

雙口出海口岸北-1-1.jpg    

從Google Map的衛星圖來看,雙口出海口岸右邊的「軌條砦」不只一排,而是以接近平行線的方式沿著海岸分布。

標示為(2)的地方是L28營區,也就是現在金門國家公園「遊憩區」的北界。

DSC_0557.JPG DSC_0508.JPG
DSC_0475.JPG

這一帶的「軌條砦」看起來真的非常壯觀,或許現在要在金門看見如此壯觀的濱海戰役史蹟,也只能到這裡了吧。 

DSC_0481.JPG DSC_0489.JPG
DSC_0486.JPG DSC_0480.JPG

「軌條砦」是有資格在這國境之西的海岸傲然而立的。

從民國38年國民軍部隊退守金門之後,金門是中華民國政權所及的範圍中,唯一真正遭遇到國共交戰的土地,尤其是民國38年10月25日夜間,二萬八千餘共軍在古寧頭一帶強行登陸,經過兩晝夜激戰,共軍敗戰,開啟了兩個政治實體分別駐軍在金廈隔海對峙。而「軌條砦」就是在國共對峙時期,金門守軍在濱海構築的防禦工事,阻擋共軍船隻登岸,也確保了金門不再受到來自共軍的登陸攻擊。

如果要說,「軌條砦」是這個時期的「金門海岸守護神」,我想是不會有人有太多意見的。

DSC_0562.JPG

烈嶼從湖井頭經過雙口到上林、上庫的綿長海岸,是直接面對廈門的,而且不是曲折的礁岩,而是綿延平直的沙灘,縱使有幾個像「獅嶼」這樣的小島駐有重軍,靠這幾個島還是不容易守住金門,所以沙灘上需要更多的防線來守護。

所以,「軌條砦」出現了,甚至不只一排,重複的二排、三排平行防線出現在灘頭,構成更完善的海上阻絕網。

DSC_0532.JPG

當然,只依靠「獅嶼」及「軌條砦」是不足以守住這片沙灘的,所以在某些重要的位置上,據點與碉堡也建造起來了。

雙口出海口岸的北界,也就是金門國家公園這個休憩區的北邊端點就是編號為L28的營區。

DSC_0541.JPG DSC_0548.JPG
DSC_0549.JPG DSC_0556.JPG
DSC_0574.JPG

L28營區,現在也沒有駐軍了,砲堡的射口也被厚厚的水泥封了起來,碩大的水泥量體在鹽沫中逐漸風化,邊緣散亂的石塊,殘留著海潮漫過的痕跡。

這樣的營區殘破景象,在現在的金門是隨處可見的,國共對峙的年代過去了,駐軍走了,營區空了,管制區開放了,金門的壯烈歷史,削瘦成短短的幾行字,隱身在歷史的幽暗角落。

而見證這些歷史的戰役史蹟,隨著不再光輝的歷史,逐漸地褪色剝落。 

DSC_0522.JPG

Google Map地圖上,在軌條砦後方的那些黑點倒也不是讓人聞之色變的「地雷」。真正被布在這裡的地雷,從衛星圖上是看不到的。

這些黑點其實是比軌條砦更早之前就存在於這片沙灘上的玄武岩塊,黝黑的身影就像是造物者經過凝思後,放置在這塊被稱為「雙口出海口岸」圍棋盤上的黑色棋子。 

DSC_0580.JPG

除了黝黑的玄武岩石塊,還有其他東西也比「軌條砦」更早就存在於這片沙灘,只是在滿潮時人們不會注意到它們的存在,要等到海水隨著潮汐逐漸退去之後,這些東西才會逐漸現身。

DSC_0582.JPG

與玄武岩石塊相同的是,這些東西的存在不是為了戰略考量,但也不像玄武石塊般是造物者在沙灘上的佈局。

這些是大多以花崗岩為材質的石條,是附近居民養殖「石砢」必備的設施,也是他們賴以維生的重要工具。雖然在兩岸對峙的年代裡,許多地方的蚵石被駐軍拔起作為防禦工事的建材,但在國境之西的灘地,這些石條竟因為能夠阻隔船隻登錄而被留了下來。

很多時候,「失」與「得」是很難單就某一個面向作評估的。

雙口出海口岸南-1-1.jpg  

雙口出海口岸的左邊,同樣有著兩排「軌條砦」。

從Google Map所提供的地圖來看,這個方向的海岸更為平直。標示為(1)的地方是L26營區,也就是金門國家公園這個遊憩區的南方端點,不過「軌條砦」的分布並不是到此為止,而是繼續地向南分布到上林,並且延伸到上庫。

DSC_0576.JPG DSC_0579.JPG
DSC_0586.JPG DSC_0603.JPG
DSC_0608.JPG

這個區域的潮間帶,明顯地比北側寬了許多,養殖石蚵的石條數量也明顯多了起來。

讓人難忘地,是這片海岸的空寂感,在這片堪稱國境之西的「淨土」上,雖然有充滿金門人文風情的石蚵養殖田,也有見證著台海對峙的壯觀軌條砦,簡單雅致,風景迷人,只是為何少見人影活動?

DSC_0477.JPG

曾經這片海岸,曾經布滿了「綠色寂寞」,但如今身穿綠色軍裝的人走了,海岸的綠色森林也因為採用「堅壁清野」方式的掃雷而消失,在國界漂移的這個年代,這個海域盡是流盪著更多的不安? 

DSC_0478.JPG

「軌條砦」自有一種堅持,堅毅地在每一個時間皺褶裡存在,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呢?是不是隨著政治局勢對峙的消失,這片海域卻有著更多的不安?

駐軍不斷減少,往昔因應駐軍所需而發展的產業,不可避免地走入凋敝。然而對峙情勢的消失到底是暫時還是永遠?卻終究是個不可解的問題。 

DSC_0589.JPG DSC_0594.JPG
DSC_0591.JPG

隔海相望的那塊土地,高樓一棟棟地建起,自己腳下的土地,人們總說這裡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建設的腳步也從未曾停過。

那麼為什麼,駐守的兵走了,所謂的「邊界」應該沒有了,昔日的疏離與恐懼不再,居民卻更加茫然,不得不離開世居的土地?

DSC_0628.JPG

時間的海浪漂流,雙口出海口岸的軌條砦卻堅定地佇立在灘頭,或許它們搞不清楚為何昔日對峙的敵人,為何現在能夠堂而皇之地穿越海峽而來,但從被豎立在這個國境之西海岸的那一刻起,它們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被賦予的任務就是在這裡不論風雨晨昏的看守,縱使這塊土地,已經不被看做「國界」,或許該說,根本不被看成「邊界」。

最終能陪它們走到最後的,不是它們曾經守護過的人們,來來去去的過客,其實都是短暫的流影,只有更早就矗立在灘地的石條,還有隨著潮水漂移而來,因緣際會附著在身上的石蚵,會安靜而從容地陪伴它們走過每一個時間的皺褶。

DSC_0487.JPG

國界漂移,不是因為滄海桑田的地理變遷,而是因為人心的轉換。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