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001-03

金門雖然迭遭兵燹,加上前人大量砍伐樹木造舟,導致目前境內已經看不見參天古樹成林的景象,但這並不代表金門沒有百年以上的老樹。曾經在金門旅行過的人都不難發現,不少閩南傳統聚落中仍然保有百年以上的老樹。這些百年老樹中,有些是台灣地區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樹種,像是山后金門民俗村的百年桄榔或是前埔的百年金剛纂。隨著老樹保育工作的持續進行,許多原本不被人注意的百年老樹也一一現蹤。

QM001-20

「斗門」是金沙鎮裡的一個傳統聚落,這個聚落最為人所知的是與聚落合為一體的古老樹林。在這個以黃連木為主要樹種的斗門古樹區裡,其實隱藏著不少珍稀的百年樹木。只是這些少見的百年老樹有不少在最近幾年一一消失,像是列名金門縣林務所在民國八十五年出版的《老樹有情-金門縣珍貴老樹歷史源流與掌故傳說》一書中的三棵魯花樹,現在已經一棵不剩了。不過有趣的是,最近一次的金門珍貴老樹調查中,就在當時所發現的最後一棵百年魯花樹位置對面的民宅旁,又發現了一棵被登錄為「魯花樹」的老樹。

QM001-07

如果只是這樣,好像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不過順著兩棵樹之間的路下坡,就在同一棟民宅的對面的花台裡有一棵體型不算大的樹,外型與魯花樹非常相像,但仔細端詳它那縱向剝落的樹皮又與魯花樹的光滑樹皮不一樣,這棵樹就是全台灣地區目前僅此一株,別無分號的珍貴老樹-柞木。

QM001-19 QM001-04

根據最新出版的《金門植物誌》記載,其實金門根本沒有學名為Scolopia oldhamii Hance的「魯花樹」,被金門人稱為「牛公刺」的這種植物,其實都是學名為Scolopia chinensis(Lour.) Clos的「刺柊」,常常在花崗片麻岩岩質的濱海或山區與刺裸實形成多刺灌叢。包括《浯洲芳草》在內的金門植物文獻都把這種植物鑑定為「魯花樹」,事實上它與台灣的魯花樹真的長得也不太像,尤其是那個成熟時暗紅色的果實與《中國植物誌》中描述魯花樹果實成熟為綠色到墨綠色的果實完全不同,反而比較像分布在中國福建、兩廣到中南半島的「刺柊」。

QM001-05 QM001-09

《金門植物誌》中是將斗門所見,外型看似魯花樹的植物都鑑定成「柞木」,也就是說,金門縣林務所從以前到現在把這些樹鑑定成「魯花樹」都可能有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亙多的調查資料累積後再來確認。但斗門這棵被鑑定為「柞木」的珍貴老樹似乎是已經被確認,也讓它成為目前官方唯一確認的「柞木」老樹。

QM001-08

《金門植物誌》將「柞木」列為金門地區「易受害」的稀有植物,引證標本的採集地也只列「斗門」,由此可知這種植物在金門的分布並不普遍,也有可能過去都被當作魯花樹處理,造成標本數量稀少。書中對於「柞木」的敘述如下:

Xylosma racemosum (Sieb. & Zucc.) Miq.
柞木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9m,枝具腋生刺。葉寬卵形至橢圓狀卵形,長3-8cm,寬2.5-5cm,先端漸尖偶鈍頭,基部楔形至圓形,細鋸齒緣,兩面平滑,葉柄長2-5mm。總狀花序腋生,長1-2cm,被軟柔毛;花徑約2.5mm,萼片近圓形,黃綠色,外被短毛;雄花雄蕊多數,較萼長。漿果球形,徑3-4mm,黑熟。分布華中、華南至華西;金門有數株老樹分布於斗門地區。

 

QM001-11 QM001-12
QM001-10

「柞」這個字出現的很早,《說文解字‧木部》:「柞,木也。」 不過一開始指的是不適現在所說的「柞木」,而是現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於殼斗科的植物,《小爾雅‧廣物》:「柞之實,謂之橡。」所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的「柞木」條下才會寫下:「柞乃橡櫟之名,非此木也」的記載。

至於「柞木」一詞,最晚在中國唐宋年間就已經出現,唐朝《本草拾遺》及宋代《嘉祐本草》等醫藥典籍中就有相關記載,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的記載如下:

柞木
宋《嘉 》
【釋名】
鑿子木。時珍曰︰此木堅韌,可為鑿柄,故俗名鑿子木。方書皆作柞木,蓋昧此義也。柞乃橡櫟之名,非此木也。
【集解】
藏器曰︰柞木生南方,細葉,今之作梳者是也。
時珍曰︰此木處處山中有之,高者丈餘。葉小而有細齒,光滑而韌。其木及葉丫皆有針刺,經冬不凋。五月開碎白花,不結子。其木心理皆白色。

之後並分別依照木皮及木葉的分別,註記了氣味、主治及附方。

這個時候藥書上所講的「柞木」就已經是現在所講的柞木了。

QM001-15 QM001-16
QM001-13

不過木材界所說的「柞木」指的卻不是這裡所說的柞木,而是學名為Quercus mongolica Fischer ex Ledebour的殼斗科植物「蒙古櫟」的木材(植物的型態可以參考網路百度百科連結:http://baike.baidu.com/view/181194.htm)。

柞木在開花時可以用沒有花瓣的花與包括魯花樹在內的刺柊屬(Scolopia)植物做區別。另外就是刺柊的樹皮光滑,幼枝有刺,與柞木的樹皮成明顯縱向烈,刺明顯較少且大多只出現在枝腋,可以藉此在非花期區別兩者。

QM001-18   

記得大約十年前第一次到斗門看老樹,就是刻意來找當時被鑑定為魯花樹的那一棵老樹,當時看到就覺得跟台灣的魯花樹不太一樣。過幾年再去,那棵路旁的魯花樹就已經死掉了,只剩下乾枯的傾斜主幹。第三次再去,連枯樹也不見了,所以也無從確認當年的鑑定到底有沒有問題。

如今看到這棵百年柞木依舊生機旺盛的存活著,一點都沒有民國九十七年時調查時生長不佳的模樣,心中是無限歡喜。只希望這棵少見的珍貴老樹能在不受到太多人為干擾的情況下繼續快樂的生長,為金門留下一個珍貴的人文自然遺產。

QM001-17

現場去看老柞樹,周圍有不少同時被金門縣政府列管的珍貴老樹,像這棵與柞樹一路相隔的大榕樹,是編號為FM075的百年老榕樹,樹前有一塊解說牌。

QM001-06

另一個方向一路相隔的民宅旁有兩棵列管的珍貴老樹,長在牆邊,樹冠比較大的老樹是編號為FM074的百年老榕樹。

QM001-02

FM074老榕樹旁,一棵體型看起來不是很大,樹幹基部放著水泥涵管的樹,正是目前斗門列管的珍貴老樹中,唯一的一棵魯花樹,編號為SO003,也是金門縣全境目前僅存的兩棵百年魯花樹之一,另一棵在金湖鎮新塘。

無論鑑定成魯花樹還是柞木,兩者都是很少見的百年老樹樹種,希望愛樹的人們拜訪時也能好好的珍惜它們,別讓它們像之前那三棵百年魯花樹一樣,在人們還沒有弄清楚它們的真實身分前就已經走入歷史,成為一個永遠無法證實的傳說。

QM001-01

金門縣珍貴老樹基本資料
系統編號 QM001 轄內編號 QM001
中 名 柞木 學名 Xylosma Congestum
科名 大風子科 俗名 橡木
登錄標準 自治條例標準 估計樹齡 122 年
樹址 金門縣金沙鎮斗門16號 海拔高 54M
座標系統 TM2°
橫座標 242827 縱座標 1182426
測量值
胸徑 0.509 M 胸圍 1.6M
樹高 9.1 M 樹冠面積 54.07M2
調查者 盧怡伶    盧世騏 調查日期 97年8 月5日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