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06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網站中介紹位於金門的國定古蹟陳禎墓 的網頁裡有一段話: 「在臺閩地區已列級的古蹟,其中明朝古墓有六處,分別是:五妃廟、藩府曾蔡二姬墓、藩府二鄭公子墓、曾振暘墓、陳禎墓及陳健墓等。」這一段出自於金門縣政府在1994年出版之《金門陳健墓之調查研究》的文字其實有幾個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一是五妃廟雖然是明寧靖王五位妃子從死後的墓葬之地,但後來已經從五妃墓變成了五妃廟,所以在古蹟分類上也屬於寺廟類。而歷史上的明朝指的是明太祖洪武元年到思宗崇禎十七年煤山自縊(1368-1644年)的這二百七十七年,所以建於永曆年間的藩府曾蔡二姬墓及藩府二鄭公子墓在年代上是否算是明朝其實也充滿了討論空間,明永曆元年實為清順治四年(1647年)。如此算來,台灣本島上列為古蹟的唯一明墓只剩下建於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的曾振暘墓了。

有趣的是,目前台閩地區列入古蹟的明朝古墓依舊有有六處,因為後來金門縣政府在1999年又指定了黃偉墓 黃汴墓 陳顯墓三座明墓為古蹟。

DSC_0053
(陳禎墓)

被指定為古蹟的這五座金門明代古墓中,陳禎墓及陳健墓被列為國定古蹟,墓的外觀也與其他古墓有極大的差異,除了宏偉的規模之外,充分展現明代建築風格的墓亭,讓這兩座古墓顯得與眾不同,加上優秀的風水地理,所以雖然不會被一般觀光旅行團排進旅遊行程之中,卻吸引了許多喜歡作深入文化旅遊的觀光客,不遠千里地自己安排交通住宿,就為了親眼看見這些在台灣看不見的特殊景點,作一個古墓奇兵。

DSC_0062

陳健墓位於金門縣金沙鎮東珩聚落郊外的土丘上,東珩是一個位在陽翟與西山前之間的小聚落,如果從沙美出發,經過金門著名特產高粱酸白菜的生產地東埔聚落後往西山前聚落方向前進,到西山前聚落後再右轉光華路一段,走一小段路後看見寫有東珩的大石頭後左轉,不久就會到東珩聚落,而國定古蹟陳健墓就在與東珩聚落一路之隔的小徑之中。

小徑的盡頭就是陳健墓了,讓人意外的是,已經有四百五十年以上歷史的古墓,竟然沒有想像中的陰森。全部以花崗岩石材構築成的古墓,以一種歷經時光洗鍊的歷史光澤,如同一個看盡世情的老人,隱居在群樹環繞的山麓間。

DSC_0061 DSC_0071

靠近陳健墓,首先看到的就是幾根高低不一的石頭柱子,其中有的柱子頂端是一隻小石獅,有的是葫蘆,更有的看起來就是被攔腰折斷。

旁邊有一個石頭上介紹這些石柱的由來,原來它們都是1998年六月金門縣政府整建陳健墓時,在墓前的封土中發現的墓坊構件,在這之前,沒有人知道原來陳健墓是有墓坊的。

出土後的古墓構件,能夠用的就應用到重新復建的墓坊上,不能用的就被安置到墓邊,見證四百年古墓的一頁滄桑。

DSC_0067

復健後的陳健墓墓坊,最右邊坊柱下的夾桿石是原物,其他部分都是以出土的構件加上施工時的想像,乍看之下與金門縣定古蹟陳禎恩榮坊有幾分神似,或許當年復建時有參考陳禎恩榮坊的形制吧。

現在從正面看陳健墓,墓坊後面就是一大片石頭鋪出來的地坪,根據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頁上引用金門山外的陳忠信先生(浯陽陳氏後裔)的說法,墓埕中央原有一塊上面寫著「大明同安縣進士陳健」,並刻有聖旨的石碑,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國軍退守至金門以後便失去蹤影。

整個陳健墓最顯眼的地方就是橫向的正身護牆及墓亭,再加上兩邊縱向層層下降的三組「伸手」,構成ㄇ字形配置。正身護牆區隔了埋葬區與祭祀區,而墓亭是祭祀的中心,以花崗岩雕刻成仿木作的形式,採歇山重檐形式。墓亭中央有一塊沒有刻字與雕飾的石碑,前方則有一個供桌。所有的結構以榫接或疊砌的方式組合而成,表達木結構的優雅柔美。

 

 

DSC_0074

陳健墓第三道墓手末端都可以看見一個小石亭,這是后土亭,在墓埕左右兩側守護著墓的主人,雖然說裡面葬的並不是陳健本人的遺骸,只是個衣冠塚。

DSC_0076

陳健墓是全金門規制最完整的明代文官墓,雖然曾經因為年久失修而頹圮,但經過重修後已經呈現出昔日的廓然大氣,隱身在山林之間,靜待與有緣人相遇。

陳健墓-1-horz-vert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金門陳健墓[國定古蹟] 與相關史蹟

文化資產基本資料

名稱:陳健墓
類別:古蹟
種類:墓葬
古蹟類別:國定古蹟
所在位置:金門縣 金沙鎮東珩村外南郊
竣工年代:明嘉靖卅五年(1556年)

DSC_0064

歷史沿革:
  陳健墓位於金門縣金沙鎮東珩村郊外的土丘上,為臺閩地區今存六座明朝古墓之一。由於墓碑上已無字跡,因此,推測可能是明朝浯陽進士陳健的衣冠塚。陳健,字時乾,號滄江,浯洲陽翟人,為浯陽陳氏第十九世,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舉人,世宗嘉靖五年(1526年)進士,受刑部主事,歷四川司郎中。嘉靖十四年(1535年)陞任南安府知府(今江西省境內),由於為政寬儉清廉,與民休息,頗受愛戴。次年(1536年)陳健為梅國書院作記,其後又主持《南安府志》的修纂,對南安府的貢獻頗大,陞任按察使副使,後又曾任廣東省廉州知府及南甯知府。陳健為官,決讞鯁直,不阿上意,為政「惟勤撫綏,不務因循」。其父陳禎父以子貴,誥贈刑部主事,並賜建恩榮坊於陽翟。陳健辭官歸田後,對於宗族事務不遺餘力。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陳健見本房祠堂年久失修,已告傾圯,於是鳩資重建,命名「永思」,以誌世代子孫對祖先慎終追遠的懷思。此外,為了使浯陽陳氏的傳承有清晰的脈絡,又致力於浯陽陳氏譜系的續修,並以「志克卿允子,公侯伯仲延;篤慶丕先澤,昭穆衍潩賢」作為浯陽陳氏的輩份代字,由第二十世起施行。陳健墓位於前低後高的山坡上,居高臨下,造型雄偉,採坐北朝南偏西的方位,為當眠牛穴口。墓塚前的構件均由花崗石構成,塚前有雕花石板壘砌而成的雙層正身護牆,護牆兩端突出三組開闊的雙層伸手石牆,逐層向外伸展。正身護牆前,有四柱墓亭一座,亭中央立有石碑一方,碑上已無字跡。亭前有供桌一張。雖然這是一座四品的官墓,墓前卻沒有象徵職官品序的石獸、石望柱等石刻群象。此外《同安縣志》記載:「陳健墓在長興里後蕭」明確地說明陳健非葬於金門,故推測為陳健之衣冠塚。同時,據目前住在金門山外的陳忠信先生(浯陽陳氏後裔)的說法,塚前原有一塊上面寫著「大明同安縣進士陳健」,並刻有聖旨的石碑,立於墓埕中央,面向墓外,形制大小與現有墓亭內之石碑相仿,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國軍退守至金門以後便失去蹤影。

建築構造:
  陳健墓位於金沙鎮東珩村郊外的土坡上,正當眠牛穴口。墓採座北朝南偏西30度的方位,整個墓區平面呈梯形,採東南西北走向,墳墓的座落形式是根據人體的頭、胸與雙手等處外形所衍生出來,所以有正身與伸手之分。陳健墓以橫向的正身護牆及墓亭,加上兩側縱向的伸手,構成ㄇ字形配置,渾圓的墓塚前端是兩道橫向的正身護牆,將埋藏區與祭祀區的功能劃開。陳健墓的墓亭是四柱單開間的形式,左右次間已簡化到由正身護牆來代替,只留明間的部分作為祭祀的中心,墓亭中有一石碑卻無刻字與雕飾。墓亭左右則各有層層下降的三組「伸手」,呈現地形和緩的傾斜。墳墓的構造主要分為地下與地上兩部分,地下部分屬埋葬區,尚未進行挖掘研究。墳墓部分包括正身護牆、墓亭、墓碑、供桌及左右伸手等的構材全為巨大的花崗岩石材,並以榫接或疊砌的方式組合而成。藉此表現陳健當時特殊的身份與地位。墓亭是整座墓塋的中心,以花崗岩雕刻成仿木作的形式,如斗栱及補間舖作等,並採歇山重檐形式,表達木結構的優雅柔美。陳健墓的裝飾,全以花崗岩石材的原色及雕刻表現風格特殊。裝飾內容則介於廟宇與民宅建築之間的象徵意涵,如正身護牆的蓮花圖案代表莊嚴或吉祥,墓亭內的八卦圖案用以避邪等。另於供桌及三組左右對稱的伸手石牆亦有不同的雕刻與表徵。

附近景觀:
  整個墓區平面成梯形,採東南西北走向,寬分別為22公尺及28公尺,長50公尺,面積約1250平方公尺,合378坪,而目前墓瑩實際最寬寬度約6公尺餘,長度約11.05公尺(由正身護牆至石望駐外緣),位於基地中央略近東北側。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附錄:

一、陳健重建的永思堂現貌

金門陽翟陳氏宗祠(永思堂)

二、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金門陳健墓修護碑記

DSC_0070

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

金門陳健墓

陳健,字時乾,號滄江,浯陽陳氏第十九世。明

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年)舉人,嘉靖五年(一五

二六)進士,曾任廣東省廉州知府及南寧知府。

陳健墓,原在福建同安縣后宵,本墓為衣冠塚。

墓用花崗岩造,由重檐墓亭,層層外推的雙層曲

手及墓坊構成,是臺閩地區罕見的明代官墓。

民國七十七年(一九八八)經內政部指定為臺閩地

區第二級古蹟,民國八十七年(一九九八)三月進

行修護,八十九年(二OOO)十一月竣工。

金門縣政府 謹識

DSC_0072

三、墓坊之發現與復原

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本墓進行古蹟修護時,
在墓前覆土中,
發現舊有墓埕緣石及欄杆柱,
並於距墓埕約九公尺八處,
挖出墓坊構件十六件,
惟因斷裂嚴重無法支撐。
經專家會勘決定,
以仿作復原並依墓地範圍,
整修花崗石地坪及步道,
將殘存部分構件立於墓左,
以供來者查考。

金門縣政府 謹識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