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842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眼前一個威武的武士擋住了去路,讓我以為自己成為穿越劇的主角,到了古代的日本。

DSC_0832

轉頭往另一個方向看。

不對啊!這裡有汽車,有斑馬線,還有可以當成你家的全家,明明還是在現代啊!

這到底是哪裡啊?

DSC_0924

話說之前到彰化的縣道139號去嬉戲,回程的路上來到了彰化市八卦山山腳下的便利商店暫時休息,突然看見了馬路對面一棟雄偉的日本傳統建築。當時時間還很充裕,於是就晃盪過去,看看這棟房子到底是哪一家的豪門大院。

DSC_0819

走近看大門,真是讓人覺得氣勢非凡啊!

這種形式的屋頂,在臺灣很不容易見到,看起來跟中正紀念堂旁邊的國家音樂廳「歇山式」屋頂非常像,可是前面又向外凸出一個軒亭,回來翻書才知道,這種屋頂叫做「入母屋破風」式屋頂,是日本建築的一種特色。

到底是誰家蓋了這麼雄偉的屋頂呢?

DSC_0815

抬頭看看屋頂上的黑色瓦片,鬼瓦上有一個「武」字在上面。這樣的紋飾很少出現在一般民家之中,在「武家」的建築裡比較常見。

只是,這個「武家」不是說主人姓「武」唷!而是指這是與「武士」相關的建築。這棟建築,正是日本武士道象徵的「武德殿」。

DSC_0822

「武德殿」在日本出現的歷史其實不算久,是在明治28年(西元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政府為了貫徹武士道精神,開始在全境陸續興建用來練武強身的建築。除了作為武道練習的道場之外,武德殿還有集會與修練的功能。

DSC_0812

八卦山山腳下的彰化市武德殿是在昭和4年(西元1929年)開始興建,隔年(1930年)10月18日完工,是郡市級的武德殿。

DSC_0837

緊鄰馬路的是武德殿建築中最重要的「演武場」。

「演武場」是武德殿的主要建築,專供柔道、劍道使用,因而又稱為「武道場」。

DSC_0913 DSC_0829
DSC_0828 DSC_0915 
DSC_0824 

現在看到的樣貌是民國94年10月修復完成的結果,保有簡潔有力的整體建築比例與裝飾。

DSC_0836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這尊武士像了。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右手持短劍,左手抱著金飯碗的武士為何站在這裡。但是他威武的神態好像是道場裡此時有著競爭激烈的武道大會舉辦著,他的工作就是不讓閒雜人等進去鬧場。

瞧他認真的模樣,裡面一定是在辦天下第一武道會吧!

DSC_0905 DSC_0851
DSC_0816

只可惜三個入口全部緊緊的關上,讓人無法從門縫中一探究竟。

DSC_0846

雖然進不去,但是光是建築物外觀就很有看頭,像是微微上揚的屋頂就有著優美的弧線。

DSC_0853

木材的紋理展現出武家人質樸內斂的性格。

DSC_0855

旁邊的木造建築是武德殿建築群的焦點之ㄧ,屬於演武場的附屬建築物,早年是武者更衣、淋浴、休憩或住宿的地方。

DSC_0885

這裡曾經被當作警察宿舍使用,不過現在似乎沒有人居住。

DSC_0860

它的地板是高架地板,不僅可以防止潮濕,也兼具了通風功能。

DSC_0871

這個角度真的會讓人以為自己來到了京都,一整個就像是走入了串連起「清水坂」、「二年坂」、「三年坂」、「寧寧之道」等幾條路線的東山散策道之中,就算是在轉角遇見身穿華服的藝妓也不會讓人驚訝。

DSC_0858 DSC_0866
DSC_0898

秋日午後,漫步在這樣的場域之中,心緒很容易被帶到另一個遙遠的島國。

DSC_0878

寧靜的下午,只有一隻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狗兒與我相伴。

DSC_0880

喂!這裡是我的地盤!你先跟武道會的人打贏了之後再來跟我談。

狗兒不屑的眼神中似乎這樣說著。

DSC_0874

回到演武場的背後,直來直往的線條就像是習武之人直爽豪邁的性格。

DSC_0891

從這裡可以看出演武場牆面不是木質結構,而是鋼筋混凝土,這在當時是最先進的建築方式。

DSC_0906

屋頂內部桁架採西式桁架系統,以鋼構與木構結合,上方再舖設日式黑瓦。

DSC_0890

基座則設有通風口,有利於通風與防潮。

DSC_0903

緊閉的門窗封印了過往的記憶,卻提供了人門無限的想像空間。

DSC_0909

夕陽西下,日光把廊柱與草木的影子拉的長長的,映照在寂靜的道場牆面上。

DSC_0910

武士盡職地守護著,看守著旅人一個關於武道會的無限狂想。

到底這一次的冠軍會不會是撒旦先生呢?還是說孫悟空跨越時空後會從觀眾席再度踏上比賽場中呢?

武士靜默不語。

DSC_0930

文化資產檔案:

名稱:彰化市武德殿
類別:古蹟
古蹟類別:縣(市)定古蹟
種類:武道館 
創建年代:日昭和年間昭和4年(西元 1929 年)
地址:彰化縣 彰化市公園路一段45 號
經度 120.54601639204 緯度 24.0771698363402

歷史沿革:
  武德殿源自具有日本皇室神道色彩的「大日本武德會」,武德殿建築係由演武場、弓道場及其它附屬建築所組成的建築群。演武場是武德殿的主要建築,專供柔道、劍道使用,因而又稱為「武道場」。
  武德殿是日本政府貫徹武士道精神,明治28年(1895)中日甲午戰爭,日本武道精神受到重視,陸續興建練武強身的武德殿建築,所以武德殿建築具有武道練習、集會與修練的道場。
  自昭和4年(1929)開始興建,昭和5年(1930)10月18日完工,屬於郡市級的武德殿。光復後,武德殿成為彰化忠烈祠,目前室內神龕仍供奉入祀的忠靈牌位,後方為附屬建物,曾是警察局的宿舍。民國90年12月13日登錄為歷史建築,民國94年10月完成武德殿的修復。 (資料來源:彰化縣文化局;彰化縣古蹟暨歷史建築資訊網)

外觀特徵:
  武德殿設有三個入口,靠近公園路為正門,左右兩旁側牆均設有一扇門戶,為次要的出入口。正門入口軒有一座「入母屋破風」式的屋頂,強化正門入口的氣勢,四個角隅各以三柱為一組做支撐。
  武德殿的基座設有通風口的格柵,有利於通風與防潮,格柵可防止動物的進入。室內架高的地板內置有大型的彈簧,上方舖有榻榻米,成為彈性地板,有利於減少運動傷害。武德殿的四周設有大型的窗戶,以取得較大的自然光源,並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
  武德殿旁有一座附屬建築物,早年附屬空間可做為武者更衣、淋浴、休憩或住宿等使用。附屬建築是一棟日式木造建築,屋頂舖設日本瓦葺,地板仍為高架地板,防止潮濕並兼具通風。

室內特徵:
  彰化武德殿內設有神龕,日治時期,神龕內供奉鹿島神社的「武之神」、香取神社的「軍之神」、天照皇太神宮與明治神宮等守護神。每年武德殿均舉行武德祭,日治末期,於武德殿舉行「慰靈祭」,以紀念因公殉職的官員與軍人。光復後,武德殿內的神龕供奉中華民族始祖、中華民國革命烈士及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兩旁則有98個先烈的牌位。

使用情形:
  現由文化局管理維護,預約開放參觀,周邊景觀自由遊憩,武德殿主體為忠烈祠所在。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定期管理維護。附近景觀為彰化文化園區一環, 緊鄰縣定古蹟節孝祠及社教館,附近尚有彰化縣文化局、中山堂(彰化藝術館)及大佛風景區等文化休閒景點。

公告日期:2007/05/15
公告文號:府授文資字第0960001615C號  主旨:公告「彰化市武德殿」指定為縣定古蹟 

法令依據: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17、18、19、22及27條第1款。
2.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至5條。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指定理由:
  「武德殿」之建築本體基本上保存尚稱完整,建築式為和風式建築,有日本神社的樣式,整體建築的比例及裝飾簡潔有力,屋脊之鬼頭瓦鎮頗具特色及建築涵意,結構亦反映當時鋼架營造技術,細部如屋瓦之瓦鎮陶燒,甚具藝術特色和價值。據考證其為日據時期臺中州彰化郡警政史中的重要一環,應無疑義。因此,該建築見證彰化市在日治時期開發的一頁史實,其歷史性環境在彰化人都有共同之記憶,且該建築類型在臺灣本島已所剩不多,在中部地十分罕見,就數量而言,實已具備稀少性,足以代表臺灣時間變遷的歷史文化意義。該建築與周圍的環境配合關係良好,建議善加維護保存,結合周邊節考祠及相連公共建物,使本區整體環境的維護與規劃妥當。值得登錄為歷史建築。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DSC_0942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