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163.JPG

烈嶼的洋樓雖然少見如金門本島般的堂皇大氣,但幾乎每一棟的外觀都可以讓人感受到明顯的歲月痕跡。

上林22號旁有一棟洋樓,看過金門後浦陳詩吟洋樓水頭黃輝煌洋樓成功陳景蘭洋樓之後再來看它,會覺得它的規模真的不大,而且它也沒有浦邊碧月軒洋樓般的華麗裝飾。但是如果您在上林聚落中漫步時遇見了它,卻很難不被它所吸引。

DSC_0191.JPG

大部分的人看見它,都是先看到它的背後與側邊,平整方正的兩層樓建築,在周圍都是低矮閩南古厝的情境下,自有一種堡壘般的傲然氣勢。

DSC_0205.JPG

走近看,側面牆壁上那些修補的痕跡很難不被人注意,畢竟那個舊屋頂的殘留實在是太明顯了。

DSC_0202.JPG

屋頂殘留下的牆面顏色明顯與其他地方不同,看得出來是後來修補過的,下緣亂石錯落的牆腳與另一面牆原本平整的條石堆砌相比,更能看出這棟洋樓修補時的慌亂。

DSC_0209.JPG

到底為何修補得如此荒亂呢?

或許抬頭看到的二樓牆面可以提供一些線索。

發黃的白色牆面上有一個個大小差不多的小孔,這些小孔不是天然形成,都是子彈打出來的彈孔。

DSC_0198.JPG

彈孔是金門洋樓常見的印痕,駐記前線戰地的過往,當硝煙已經消散在過往的時空之後,彈孔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意義。

DSC_0154.JPG

讓人意外的是,洋樓正面的出入口不在正中央,而是位在右側的櫸頭,所以人們無法直接從外廊進出。不知是什麼樣的緣由,讓它有如此與眾不同的結構?

DSC_0158.JPG

從外廊來看洋樓,它不像是典型的五腳基、出龜或是塌壽等形式,《增修烈嶼鄉志》中以「近似一落二櫸頭轉化為洋樓」來描述它的格局。

金門本島湖前的陳宗炯洋樓也是櫸頭洋樓化的一落二櫸頭,但是天井的位置並沒有樓板,而是直接透空。

DSC_0160.JPG

不只格局與眾不同,櫸頭位置的屋頂是水平的磚坪,不像大多數的洋樓是整棟建築共用一個斜頂。

洋樓面貌是經過時光累積改變的,究竟什麼是本來面貌?或許現在沒有人知道。

DSC_0187.JPG

洋樓附近的房子,有些已經頹圮了,洋樓也退縮到某個角落,看不出它往日的榮光。

DSC_0156.JPG

洋樓的主人叫作「林四德」,1930年代到新加坡經商致富後,僑匯回鄉建了這棟洋樓。

關於「林四德」的生平,人們所知不多,但看過他所興建的洋樓之後,人們會知道他曾經在海外有所成就,在家鄉起了這樣的一棟大厝。

DSC_0193.JPG

金門縣洋樓基本資料

名   稱

林四德洋樓

地   址

 金門縣烈嶼鄉上林22號旁

創建年代

 1930年代

屋主生平

 林四德於1930年代至新加坡經商致富

外觀特徵

正面出入口不在正中央,而是位在右側櫸頭,櫸頭位置屋頂為磚坪 。
後方牆面鑲有一塊巨石。二樓側面牆壁有槍孔。

內部特徵

格局近似一落二櫸頭轉化為洋樓,為較少見之格局。

附近景觀

鄰近多為傳統閩南古厝, 部分已頹圮。

資料來源

增修烈嶼鄉志 

 備 註

《安定的家園 金門民居宗祠寺廟》一書中稱它為「張氏洋樓」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