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浦邊周氏二落大厝[歷史建築]

很多人對金門洋樓的印象是建築物表面有各種充滿異國情調的灰泥或日本面磚裝飾,所以乍見浦邊的周氏二落大厝時,都不會把它當成是洋樓。

依照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上的資料,這棟房子的始建年代是「明崇禎年間」,也就是公元1628年到1644年,鄭成功烈嶼吳山會盟之前。清康熙年間海禁遷界,當時的金門居民被遷往內陸,所以現在所見的周氏二落大厝不會是明朝時始建的模樣。

清咸豐十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在北京分別與英國、法國、俄國簽訂的北京條約之後,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大量到海外謀生,初期以美洲為主,1870年代後期才轉到距離較近的南洋地區,而真正能在海外賺錢返鄉也是要等到大約1870年左右,目前閩南以知最早的僑匯建築位於福建南安,從清同治年開始逐漸興建,約到宣統年間完成。這個時期僑匯返鄉所興建的建築,在形式上仍舊以閩南傳統建築為主,少見有西方的建築語彙。而金門在1890年以前,僑匯回來所興建的房子仍舊以閩南傳統建築為主,之後的建築就開始有了西方的建築語彙出現,但是仍然附屬在閩南傳統建築之中,而且必須遵守著一些像是「見白」之類的建築禁忌。

所謂的「見白」,指的是房子正廳的神明一定要能見天,所以金門很多二落大厝的前落高度都會略低於後落,避免違反此禁忌。而「周氏二落大厝」建於清光緒年間,周慶記之兄在日本做生意賺錢後匯款回鄉將原本的一落四櫸頭老宅改建為二落大厝,前落加建疊樓(塔樓)。但因為老宅的櫸頭不夠長,如果直接加蓋,就會讓正廳的佛祖神明不能見天,才會出現這棟造型特殊的建築。

既然要加蓋,自然是要彰顯自家人海外發達的事實,所以加蓋的前落二樓出現西式的窗楣,面對正廳的方向也有拱圈的出現,在緊守傳統建築禁忌之餘,也能達到光宗耀祖的目的,「周氏二落大厝」正是兼顧傳統與創新的金門僑匯時期建築最佳實例。

金門浦邊周氏二落大厝[歷史建築]

▲ 浦邊周氏二落大厝建築最大的特色就是前落兩座高大的疊樓(塔樓)。

金門浦邊周氏二落大厝[歷史建築]  

▲ 疊樓(塔樓)朝外的一面有帶著異國風情窗簷。

金門浦邊周氏二落大厝[歷史建築]

▲ 疊樓(塔樓)朝內的一面有外廊,廊上有圓形拱圈。

金門浦邊周氏二落大厝[歷史建築]

▲ 側邊的窗戶旁後來加開了新的窗孔。

金門浦邊周氏二落大厝[歷史建築] 金門浦邊周氏二落大厝[歷史建築]

▲ 後落則保有傳統的閩南建築面貌。

金門浦邊周氏二落大厝[歷史建築]  

▲ 從建築側面可以看出周氏二落大厝的櫸頭不長。 

金門浦邊周氏二落大厝[歷史建築] 

金門縣文化資產基本資料

名  稱 周氏二落大厝
地    址 金門縣 金沙鎮浦山里浦邊15 號
類   別 歷史建築 種       類 宅第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公告日期 2003/12/01 公告文號 府教社字第0920057150 號
評定基準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登錄理由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創建年代 明崇禎年間
歷史沿革 為周慶記之兄,於日本經商僑匯興建。
外觀特徵 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前落為疊樓。本體牆身材料正面1樓下緣為堵石,上緣為磚砌,2樓抹灰;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疊樓飾以拱圈造形,極富特色。 疊樓飾以拱圈造形,極富特色。       
附近景觀  
備   註  
資料來源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