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佛祖井03.JPG

如果要說什麼意象最能代表故鄉,老家的「水井」絕對是人一生難忘的記憶。根固在大地上的水井是永遠不會移動的存在,遊子八方而去,水井永遠都會家鄉等待,縱使紅顏少年離鄉直至髮白齒搖歸鄉。

水是生命之源,金門取水不易,所以聚落中常常可以看見水井,許多甚至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也有屬於自己的表情。

后沙佛祖井02.JPG

「后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聚落,歷史可以上溯到宋朝,村中有一棟指定為縣定古蹟的許丕簡古厝。不過遊客來到這個具海不遠的聚落大多是為了村外的后沙風獅爺而來,很少人知道聚落中有一個很大的水井,井旁邊有一個石頭佛祖。

后沙佛祖井01.JPG

雖然地表上已經舖滿新作的石材,井口也加上了蓋子,但依舊可以看出這口井的規模。它的井口寬大約2公尺,深大約7公尺,據說底部的井涵範圍很大,延伸到附近住家底部,如果有人打水,屋子裡的人都可以聽到水桶掉下去的聲音,感覺到水波的震動。

后沙佛祖井04.JPG

除了體積很大之外,這口井最特別的地方是井口北緣有一塊高約110公分的花崗石,上面刻了一個佛像,底下寫了「南無阿彌陀佛」6個大字,前方有1個青斗石刻的香爐。

有人把這塊石頭稱為「石頭佛祖」,井稱為「佛祖井」,據說石頭就來自於這個井 。原來這個井的井壁是泥土構造,隨著時間會逐漸崩落,久了就會塞住水源,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掏井,把裡面的泥土清理出來。有一次掏井時,挖出了一塊大石頭。因為情況特殊,村民到廟中請問神明。神明指示要在石頭上刻佛像,刻好後供奉在井邊,常常上香祭拜,這樣不但可以保佑井水的安全,也可以護庇村民的平安。後來村民奉神明指示進行,果然平安無事,不但沒有人掉進井裡,也沒有人在這裡投井自盡。

后沙佛祖井05.JPG

石頭後面沒有雕刻,往外看就是通往村外的道路。

后沙佛祖井旁石佛祖02.JPG

石頭佛祖的面容已經風化了,整個形體也只能隱約看出盤坐的姿勢。但無論歲月如何沖蝕,水井周邊的地景如何改變,人們依舊將石頭佛祖供奉在水井邊,期望佛祖日日月月歲歲年年的看守,保佑聚落裡的每個人生活平安順利。

后沙佛祖井旁石佛祖.JPG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