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

整個金門太武山存在不少步道系統,尤其在戰地政務時期結束,金門國家公園成立之後。民國以前的步道在太武山成為管制區後逐漸淹沒,只剩下一條以部分山徑為基礎所鋪設而成的玉章路。但玉章路本質上是條車道,只是一般人無法開車上山而已。真正車子無法走的步道只有從玉章路古石室(今明延平郡王鄭成功奕棋處)間短短的一段。國家公園設立後,陸續整理出觀日步道、斗門登山古道蔡厝登山古道,去(2016)年又再整理出蟹眼泉步道。

蟹眼泉步道兩端都有出入口,一端在海印寺前的「太武休憩活動中心」旁,另一端在玉章路上。太武休憩活動中心這一頭的入口比較好找,從這裡開始也比較好走。不過開始走步道之前可以先逛逛海印寺周邊,古太武山十二奇中的蘸月池就在其中,而海印寺大雄寶殿也是觀賞玉几案(香几案)最好的地方。

明代洪受《滄海紀遺》中沒有描述古太武山十二奇的位置,現在對於這些奇景的定位都是參考清黃琇的《太武山十二奇記》,雖然這篇文章中描述的奇景不只12個。

01太武山海印寺.JPG

黃琇《太武山十二奇記》開頭便是:「自鷺島涉海而北,有太武山焉,中有十二奇。」接著是「山之陽,居聳千峰,絕谷凌煙、奔風馳雨者,不可勝紀。」中國自古常以「山之陽」來代表山的南向坡,所以這段話的意思是古太武山十二奇景都是在太武山南側。「有岩曰海印岩,襟江帶岫,立於盤阿之間。其外連山高陵,其內異景天成」中的海印岩指的是現在的海印寺,內部的奇景只有蘸月池(首圖標示2處)還有已經消失的偃蓋松(首圖標示3處),其他都不在寺院範圍之中。

06太武山十二奇-石門關.JPG

很多人都以為海印寺石門關是古太武山十二奇景之一。事實上,它是海印寺的山門(首圖標示1處)。

DSC_1804-1-horz

對於海印寺石門關這個最常被誤以為是古太武山十二奇景之一的建築,金門國家公園在新作步道系統中,把它稱為「山海關」,用來與真正的「石門關」做區隔。

05太武山十二奇-蘸月池.JPG

穿過「山海關」,觀音殿前的蘸月池(浸月池)是目前少數一直都被認定位置的古太武山十二奇景。

04太武山十二奇-海印巖.JPG

接著往大雄寶殿走,可以看見對面山頭的海印石

在某些文獻中,把這塊巨石列入古太武山十二奇景之一。

03太武山十二奇-玉几案.JPG

走到大雄寶殿前,就可以看見被很多人忽略的古太武山十二奇景之一的玉几案(香几案)

不過清黃琇《太武山十二奇記》中關於玉几案(香几案)的敘述是:「至若岩之外,萬山面內,蒼萃繡錯,勢若星拱。對豎一石,形類几榻;遠觀近望,如香几之遙臨,曰香几案。天作之勢,非經工庀材所可及也。」似乎是一塊石頭。

02海印寺內古石室.JPG

走到到大雄寶殿後方,可以看到一個石洞,周邊用古老的建材架構,上面有塊石頭寫著「古石洞」三個字,也因此常被人誤會是古太武山十二奇景之一的古石室

如果依照清黃琇《太武山十二奇記》的說法,石室是在海印寺外左方百步許的的位置,很明顯就不是寺後這個洞了。

走到這裡,海印寺中的古太武山十二奇景也看了一遍,接著就要往太武休憩活動中心走,去找蟹眼泉步道入口了。

 

 
太武山古十二奇景步道系統
01太武山海印寺.JPG 36太武山十二奇-倒影塔.JPG 31太武山十二奇-石門關.JPG
海印寺周邊與蟹眼泉步道 倒影塔步道 風動石步道
周邊步道系統
1859 DSC_0686.JPG 金門太武山玉章路
蔡厝登山古道  斗門登山古道  玉章路

 

太武山十二奇
 太武山蘸月池 蟹眼泉 DSC_0755.JPG 太武山跨鰲石與海印靈光碣
蘸月池 蟹眼泉 眠雲石 跨鰲石
金門太武山倒影塔周邊石刻群 玉几案 太武山古石室(成功洞.延平帥府) 31太武山十二奇-石門關.JPG
倒影塔 玉几案 石室 門關
37太武山十二奇-千丈壁.JPG 太武山十二奇 - 一覽亭    
千丈壁 一覽亭 偃蓋松 步雲梯

持續更新中.........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

 

 

 

清 黃琇《太武山十二奇記》

自鷺島涉海而北,有太武山焉,中有十二奇。山之陽,居聳千峰,絕谷凌煙、奔風馳雨者,不可勝紀。有岩曰海印岩,襟江帶岫,立於盤阿之間。其外連山高陵,其內異景天成;其左右旁達,瑰奇可喜之觀環撫之。岩之前後,可坐而見也。岩之內,有蘸月池,雨不溢、暵不涸,晦明未定,常有日月照其中;蓋得乎日月之精,而光輝其形。步曲而前,一松橫密,直累而上絕頂,則卷然下垂,若偃蓋然,號為偃蓋松。至若岩之外,萬山面內,蒼萃繡錯,勢若星拱。對豎一石,形類几榻;遠觀近望,如香几之遙臨,曰香几案。天作之勢,非經工庀材所可及也。旋轉而左,徐行百步許,有石萃然起於蒼莽之中,不斷木以為椽、不積土以為垣,石室天成;微風遠響,坐臨終日,若與安期羨門接於物外也。峰迴路轉,石室之右、高邱之上,有亭翼然;登高而嬉,可上望甚遠,煙市之所聚、碧雲之所棲,一瞬千里,謂一覽亭。履巉岩,距虎豹,漸聞水聲潺潺然;兩泉瀉出於大石之間,曰蟹眼泉。泉清而甘,煮泉而飲,令人朝往而夕忘歸焉。尤其奇者,岩之旁,石塔崇巍。塔在太武之中,流形飄影,倒出東海之外;影之所及,魚屏其跡,斯不亦怪特奇偉之觀乎?由是循崗陟巘,跋履於塔之左。忽一石突兀在高原之中,每雲雨驟至,狂風怒號,石為之動,如輕風之拂芳草,曰風動石;何所生之異耶?不特此也,岩後諸峰,泉石尤美。攝衽尋徑往遊之,兩石對豎,類門然。其旁環以清流,蓋為遷客逸士往來嬉遊之道。由石門而出,屈折西向,岡陵起伏,有步雲梯焉。因高邱之阻,累石為級,高數十丈,迥出層適時有白雲遊其上。因石梯而上,極山之巔,四望如一,可以脫埃塵、絕煩囂,迎雲氣而侶風月也。從是據險臨深,尋道而往,則左懸石壁,憑虛峭立,四無附麗;望之約千丈許,令人目眩魂搖,阻絕之形於是乎極。石壁之右,又有路盤曲三十六迴,虯蟠數千仞如一線然;往來行旅,隱見繼續皆出其中,殆所謂羊腸道者也。夫是山處環海之中,吞長江、銜遠山,固足為異;況幽奇壯麗之景,皆迥拔獻巧以效茲岩之中乎!雖然,此其大略也;若夫山之蒼顏秀璧,巔崖拔出,挾光景而薄星辰,與夫煙雲開斂、俯仰百變,則雖智者不能窮其狀也。 余既盡書其山之異,尤樂其岩之幽以奇。於是因昔所謂十二奇而為之記焉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