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眼泉

金門四面環海,島上的水源卻不豐沛,也因此在聚落中常常可以看見「井」,利用人為的方式汲取地下水使用。而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進駐金門,突然湧入的軍人更是讓金門的淡水資源吃緊,胡璉將軍所著《金門憶舊》一書中還記有因為井水被過度抽取,不但水中鹹味增加,還造成軍民腹瀉成病的事。然而金門的水質並非全都那麼糟糕,名聞遐邇的金門高粱酒便是因為採用金門「寶月泉」的泉水釀造。可是在前人的評價中,「寶月泉」的水質卻不是金門最好的,甚至連前四名都排不上。

金門被評為水質最佳的泉水,是位於太武山頂的蟹眼泉。

蟹眼泉

關於「蟹眼泉」,民國五十七年出版的《金門縣志》上是這樣記載的:「蟹眼泉:在太武山上,以形似名,今涸。」而這段敘述只是將成書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的《金門志》中「蟹眼泉:在太武山上,以形似名。」的敘述加上「今涸」兩個字。

「蟹眼」之名,在傳為明洪受所著的《太武山十二奇記》中已經出現:「 ..蘸月,蟹眼,名曰泉奇。... 」,明末池顯方《大同賦》:「君稱太武,是為浯洲,廣袤五十,為奇十二。蘸月池晃,眠雲石翠,蟹眼倒影,諸勝俱備。.... 」所以在清朝以前,太武山上「蟹眼泉」的存在便已為人所知,然而將「蟹眼泉」品評為「浯洲第一泉」的卻是明末盧若騰的《浯洲四泉記》:「蟹眼醇釀冽潔,赴喉之後,舌吻間尚有餘甘。....據現在而品之:蟹眼第一... 」。

蟹眼泉

至於為何叫作「蟹眼泉」,《浯洲四泉記》是以「蟹眼出太武山巔,泉竅噓吸,象蟹眼之轉動。」解釋。《金門憶舊》則以「泉從石縫中滲出,形如蟹眼,涔涔而下。」形容。無論何者都是以泉的外形如蟹眼為此泉命名之依據。

不過沒有親眼看見,是很難光憑想像去推知蟹眼泉的外觀,尤其一般螃蟹的眼睛都是朝上,很自然就會把它想作是一塊大石上方有兩個泉眼,泉水從其中潺潺而出。但實際看見之後才知道,原來這隻螃蟹的頭朝下,整個外觀像是趴在石壁上的螃蟹,泉水是從螃蟹眼睛的位置湧出後向下流。 

蟹眼泉

過去要取「蟹眼泉」的水並不容易,一來是泉眼位於太武山頂,二來泉水是沿著石壁流下,所以《浯洲四泉記》中是以「汲者必以葉盛之入器」的方式,用葉子收集泉水後再收入容器中,這樣才能保留泉水的鮮活之性,要收集到足夠泡茶的量還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從不知道何時開始,有人在蟹眼泉下方的巨石上鑿出一個石湖,把泉水引入其中,方便人們汲取。

只可惜,如今的「蟹眼泉」已經不從這裡湧出了,泉水從別的地方流入金湖溪,然後沿途匯集其他水源,最後匯入太武山山腳下山外的太湖中。

民國四十二年,蔡清發與張再興先生父子被選為鑿刻毋忘在莒勒石任務的執行者,在工作的四個多月時間裡,張在興先生事後回憶,他曾多次走到蟹眼泉取泉水飲用,所以當時「蟹眼泉」這裡還是有湧泉的。但當貫穿太武山區的玉章路開拓完工之後,這裡因為位於道路下方,便逐漸被人們所遺忘,而泉水到底是哪時消失的,據張再興先生的說法,玉章路完工,蟹眼泉就乾涸了,關於蟹眼泉的一切就成為人們記憶深處的傳奇了。

蟹眼泉

如果沒有熟人帶路,要進到「蟹眼泉」是件非常困難的任務,就算熟人帶路,也需要披荊斬棘,穿過雜樹蔓草,最後才能走到深藏於密林之中的昔日湧泉之處。從目前周圍的環境來看,過去應該是在營區之中,只是撤軍之後,環境沒有整理,許多設施也就崩壞,青苔也漫上了岩壁,將石壁染得一片青綠。

泉眼前有幾棵大榕樹,樹下有一塊巨岩上刻上了「濯塵」兩個字,沒有落款年代,只有左下角留下了「曉岳」的署名。至於這塊石頭有著什麼樣的故事,那就留待更多的資料出土後再來推敲了。

蟹眼泉

金榮華的《金門民間故事集》中有一個關於「蟹眼泉」的傳說:

太武山上有個蟹眼泉,水是從石頭縫流出來的,水湧出來的樣子就像螃蟹吐沫的沫眼,所以叫蟹眼泉。據說,從前這蟹眼泉流出來的是白米,不是水。當時,但凡山上寺廟有幾人,蟹眼泉就流出幾人份的米。每年正月初九是天公生,許多人上山去拈香祈福,即使山上的香客再多,流出來的米也夠吃。後來有個貪心的和尚,把石縫敲大了一點,以為這樣可以流出更多米來,好拿去賣,結果卻從此再也沒有米流出來了。

如今的蟹眼泉,不但不流米,甚至連水都不流了,不知道後世的人會不會再創造出一個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傳說,說不定故事會是這樣開始的:

從前從前,太武山上有一個長的像螃蟹眼睛的泉水,這裡的泉水味道特別好,被稱為金門第一泉.......

 

附錄:

明‧盧若騰《浯洲四泉記》

浯之為洲,大海環之,地本斥鹵,泉鮮清甘,茗飲者病焉。蓋茗之香味,不得佳泉不發,而島上之泉,非出自石中不佳。

予不能酒,而有茗癖,終日與泉作緣。曩緣舊聞,第知有蟹眼、將軍二泉耳。蟹眼出太武山巔,泉竅噓吸,象蟹眼之轉動。將軍出兜鍪山麓石壁間,故以為號。予家東北望太武二十里遙,蠟屐酌泉,未數數然。西南距鍪山四里而近,奚童汲運不甚艱,遂得時時屬饜。去秋偶過華嚴庵,試其天井中石泉,而善之曰:「蟹眼、將軍而外,此其鼎之一足乎?」題壁紀事,有「未經嘗七椀,幾失第三泉」之句。已而族人告予曰:「村北數百武,有龍泉焉,宋時龍起其地,泉湧石罅,迄今大旱不涸,吾里名龍湖;先永豐令公,別號友泉者以此。靈跡所存,必有異味,盍試之?」汲以瀹茗,果大佳,嘆詫曰:「忽近而謀遠,得毋為龍神所笑。」

因並致四泉而詳較之:蟹眼醇釀冽潔,赴喉之後,舌吻間尚有餘甘。龍井醇冽,不減蟹眼,所微遜者,蟹眼出於危石,旋湧旋瀉,汲者必以葉盛之入器,其鮮活之性,毫無所損;而龍井有窟瀨水,水稍停宿,故入口始覺遲鈍。若決積淵而挹新液,二泉殆難為伯仲矣。將軍居洲之尾,氣力發洩已盡,冽而不醇。華巖分太武之支,醇精未散;但庵堂既高於井;而庵外稼地復高於堂,人跡所狎,不無飛塵所犯,遇久兩則客水注入,色同行潦矣。移其宇,濬其溝,使出泉之石,挺然而露,即不敢望蟹眼,何不可軼將軍而上之也哉!

蓋泉之處,亦有幸有不幸也。據現在而品之:蟹眼第一、龍泉第二、將軍第三、華巖第四。

己亥伏日,島上泉客識。

 

清‧黃琇《太武山十二奇記》

自鷺島涉海而北,有太武山焉,中有十二奇。山之陽,居聳千峰,絕谷凌煙、奔風馳雨者,不可勝紀。有岩曰海印岩,襟江帶岫,立於盤阿之間。其外連山高陵,其內異景天成;其左右旁達,瑰奇可喜之觀環撫之。岩之前後,可坐而見也。岩之內,有蘸月池,雨不溢、暵不涸,晦明未定,常有日月照其中;蓋得乎日月之精,而光輝其形。步曲而前,一松橫密,直累而上絕頂,則卷然下垂,若偃蓋然,號為偃蓋松。至若岩之外,萬山面內,蒼萃繡錯,勢若星拱。對豎一石,形類几榻;遠觀近望,如香几之遙臨,曰香几案。天作之勢,非經工庀材所可及也。旋轉而左,徐行百步許,有石萃然起於蒼莽之中,不斷木以為椽、不積土以為垣,石室天成;微風遠響,坐臨終日,若與安期羨門接於物外也。峰迴路轉,石室之右、高邱之上,有亭翼然;登高而嬉,可上望甚遠,煙市之所聚、碧雲之所棲,一瞬千里,謂一覽亭。履巉岩,距虎豹,漸聞水聲潺潺然;兩泉瀉出於大石之間,曰蟹眼泉。泉清而甘,煮泉而飲,令人朝往而夕忘歸焉。尤其奇者,岩之旁,石塔崇巍。塔在太武之中,流形飄影,倒出東海之外;影之所及,魚屏其跡,斯不亦怪特奇偉之觀乎?由是循崗陟巘,跋履於塔之左。忽一石突兀在高原之中,每雲雨驟至,狂風怒號,石為之動,如輕風之拂芳草,曰風動石;何所生之異耶?不特此也,岩後諸峰,泉石尤美。攝衽尋徑往遊之,兩石對豎,類門然。其旁環以清流,蓋為遷客逸士往來嬉遊之道。由石門而出,屈折西向,岡陵起伏,有步雲梯焉。因高邱之阻,累石為級,高數十丈,迥出層適時有白雲遊其上。因石梯而上,極山之巔,四望如一,可以脫埃塵、絕煩囂,迎雲氣而侶風月也。從是據險臨深,尋道而往,則左懸石壁,憑虛峭立,四無附麗;望之約千丈許,令人目眩魂搖,阻絕之形於是乎極。石壁之右,又有路盤曲三十六迴,虯蟠數千仞如一線然;往來行旅,隱見繼續皆出其中,殆所謂羊腸道者也。夫是山處環海之中,吞長江、銜遠山,固足為異;況幽奇壯麗之景,皆迥拔獻巧以效茲岩之中乎!雖然,此其大略也;若夫山之蒼顏秀璧,巔崖拔出,挾光景而薄星辰,與夫煙雲開斂、俯仰百變,則雖智者不能窮其狀也。

 余既盡書其山之異,尤樂其岩之幽以奇。於是因昔所謂十二奇而為之記焉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