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溫暖的南風帶來屬於熱帶的溫柔,台灣海峽的海水在南風的吹拂下顯得如此平靜。

「真是個風平浪靜的好日子。」同行的友人在船頭看著海平面如此說。

上午十點多,距離從台中港出發大約五個小時後,船右前方的海平面上似乎有些什麼,雖然我們不是挪亞方舟上的鴿子,但我們也知道陸地快要到了。

我們這一趟船的目的地-烏坵,就快到了。

船行漸近,島嶼上最顯目的是潮間帶礁岩上異質的白光,定睛一看,白光來自於礁岩上白色粉狀物在日光照射後的淡淡反光,如此前線的島嶼上有著如此顯眼的存在,似乎不符合戰地低調的印象。

登上烏坵島後詢問當地住民才得知,原來那些白色的東西是石灰,而那些被灑上石灰的地方是烏坵的紫菜田。

紫菜是烏坵居民每年冬天到隔年春天的季節性作物,烏坵海邊遍佈的花崗岩是紫菜最好的生長環境。根據高丹華女士的《發現烏坵嶼》一書的資料,烏坵總共有卅塊紫菜田。這其中小坵有廿六塊,除了小坵碼頭以外,幾乎整個小坵島沿岸都有紫菜田。相較之下,大坵島上的紫菜田就少多了,只有在島嶼的北岸及南邊的新娘房附近看得到。

紫菜喜歡多風少雨的環境,天氣越冷,風浪越強的地方,生長出來的紫菜品質越好,所以紫菜的採收季節主要在每年的冬春之交。

農曆八月間鄉民開始清理紫菜田,螺殼燒成石灰,消除岩石上的微生物,在海水浸蟄後,紫菜自然附苗,岩石間烏黑亮麗的毛絨絨紫菜田,活像美麗海洋的秀髮,在海水滋養下,冬季風浪越大長得越好。

高丹華《發現烏坵嶼》一書中將烏坵人管理紫菜田的方法用詩意的方法做了敘述。在大坵聚落民家廣場旁的斜坡上堆滿了居民吃完的空螺殼,經過風吹日曬後作為燒製石灰的原料。只是就像當地居民說的,現在沒有人再用螺殼燒石灰了,都是從外面運來現成的石灰作為清理紫菜田的材料。

最早烏坵的紫菜田,是屬於湄洲媽祖廟的廟產,當時到烏坵島採紫菜,得像繳稅一樣,每年回繳給媽祖廟。一九六二年後,政府以住在小烏坵的人口,把紫菜田分成二十六塊,加上大坵的四塊,共三十塊,現在都屬於個人所有。民國六、七○年代,紫菜的年產值約在一、兩百萬元左右,目前一斤約一千元,但總收益已下降了許多。

柯金源《紫菜,攀在花崗上》一文中將烏坵紫菜產業的變遷做了詳細的記述,也明白點出烏坵海洋產業發展的困境:

以前烏坵沿岸有很多龍蝦、螃蟹、黃魚,漁產相當豐富。但民國七○年代後期,就慢慢捉不到魚了。小坵村長無奈的表示:自從解除戒嚴以後,中國漁民就一直靠近烏坵海域抓魚。烏坵只有幾艘船,但中國卻有幾百艘,實在捉不過他們,只有被淘汰。「現在更慘的是,中國漁民還用炸魚的方式,完全破壞了海洋自然資源。」

於是,紫菜成為烏坵現在唯一的產業。

在登上烏坵之後,幾乎所有的店裡都可以看見紫菜相關的產品,而我與烏坵紫菜初次的相遇是烏拉圭店裡的紫菜醬。老闆娘拿出試吃的紫菜醬出來,我們拿了一些拌上炒飯,紫菜醬入口後的綿滑細緻密加上恰到好處的鹹度,讓我們每個人幾乎都帶了幾罐回來佐餐。不過烏坵人「有福大家享」的觀念讓我們想買乾貨的紫菜時要到另一家去採購。雖然如此,我們也都能理解當地人「有錢大家賺」的同理心,只要有機會看見有人在賣紫菜就會買一些帶回來。

烏坵人做生意是誠實的,在選購紫菜的過程裡,我聽到店家跟某位學員間的對話。

或許是那位學員要買的量比較大吧,店家問他:「你買這些紫菜是要送人的嗎?」

「對啊!我是要拿來送人的!」

只聽見店家帶著道歉的語氣,輕聲的說道:「那你不要買啦!這一批的品質沒那麼好,買回去自己吃可以,買來送人不好啦!」

「沒關係啦!我先跟你買這些,下次有更好的再跟你買。」

然後我就聽到店家開始解釋,因為暖冬的關係,加上大陸沿海的環境惡化,烏坵上一季的紫菜品質有些不是那麼好,甚至有的紫菜田長不出紫菜,不然就是長出來之後還來不及採收就爛掉了........

賣紫菜的人講起來似乎語調沒有太多的起伏,旁聽者的我心情卻是已經翻了幾翻。

紫菜田是烏坵現在唯一的產業啊!沒有了紫菜,烏坵人將要如何在這孤島上求生?

每年冬季紫菜盛產的時候,部分居住在台灣的烏坵鄉民才會返鄉幫忙採收,或是從大坵回到小坵去照顧島上的紫菜田。但紫菜產業畢竟是靠天吃飯的,一年的收成如何,完成取決於當年海水的溫度與生長季的氣候,水溫越低,風浪越大,烏坵紫菜的收成就會越好。

烏坵人,期望冬天風起浪連天,期待紫菜豐厚的收成。

 

引用資料

高丹華 發現烏坵嶼 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柯金源 紫菜,攀在花崗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oct/1/life/travel-1.htm

張文樺 烏坵‧海洋絲路的昔與今 http://e-info.org.tw/node/19386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