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jpg

與西半島相比,金門的東半島顯得寧靜許多,尤其是本島東南邊的角落,在戰地政務結束與主要的客運口岸移到西南邊的水頭之後,又因為現在的開發密度低,沒有太多著名的風景名勝 ,幾乎是過了山外旁邊的太湖之後就不太有觀光客到此遊覽,更別說會有旅遊團把這一帶排入行程。然而,現有的寧靜並不代表過往歲月中的貧乏,撇開遙不可及的悠遠歷史事件不談,這個區域在金門戰地政務時期其實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否則當年金門國家公園在劃定範圍的時候,怎麼會把太武山區延伸到這裡的海濱?

DSC_0812.JPG DSC_0818.JPG 
DSC_0814.JPG  

想要拜訪金門的戰役史蹟,這個區域當然不能錯過。除了有肩負臺灣與金門間運輸重擔的新頭碼頭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心理作戰設施也在這各區域中,也同樣被劃入金門國家公園的太武山區範圍之中。

可惜這個地方與新頭碼頭一樣,雖然被劃入國家公園,卻不像其他的金門戰役史蹟有著人們關愛的眼神。不過比新頭碼頭幸運的是,這個地方目前是被金門縣政府「回收再利用」。從山外往太湖方向沿著太湖路三段走,沒多久就可以在右手方向的路邊發現兩個外牆有酒罈圖樣的坑道。坑道入口鐵門深掩,而坑道口上方「金門酒廠光華園酒窖」幾個大字卻吸引了人們的眼光。

當然,這個酒窖是不賣酒的,金門酒廠也不在這裡釀造美酒,金門縣政府只是利用現有的坑道來儲放著名的金門高粱酒。

DSC_0815.JPG

馬路的另一邊,空無一人的崗哨守護著空曠的大門,裡面荒煙漫草的景象,讓人無法相信這裏曾經是中華民國政府重要的對政府實施心理戰的重要基地。

這裡就是有名的「光華園」,曾經經歷過那個國共對峙年代的人都曾經聽過的一個地方。對大陸空飄載有傳單等心戰物品氣球的工作,讓「光華園」或「光華基地」這個名字人盡皆知,也是中外來賓來金門參訪的重要景點。只是在兩岸情勢不再劍拔弩張,大陸的經濟實力突飛猛進之後,這個著名的心戰基地也就功成身退。

光華園-3-horz-vert.jpg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金門光華園

從Google Map所提供的地圖上,可以清楚的看出現在整個光華園的園區配置還有與周圍環境的相對關係。

從這張地圖可以看出,光華園大門與現在的金門酒廠光華園酒窖隔著太湖路三段對望,不遠的地方就是三谿橋,而旁邊有個人工攔截溪水所形成的黃龍潭。

很可惜,在舊時光華基地大門之後的區域現在大門深鎖,所以遊客無法進入。

DSC_0822.JPG

走進光華園大門之後,可以看見一棟被樹叢所遮擋的建築,從側面只能看見「資料」兩字。

DSC_0837.JPG

走到建築物的正面,可以看見正立面寫著「心戰資料館」幾個大字。

建築物的前方,芒草已有一人高度,卻隱約可以看出有人為走動的痕跡,想來最近應該有人來拜訪過。

DSC_0840.JPG

因為個人體質特殊,所以我沒有循著前人走過的痕跡進到這個資料館內,只能遠遠地用長鏡頭探看裡面大概的樣貌。

想當然耳,這樣當然看不到太多東西,不過可以隱約看出正對建築物出入口的地方有一幅很大的浮雕,看起來像是很多隻往上舉的手。

後來有人看了照片告訴我,這幅浮雕的主題是「萬眾歸心」。

DSC_0842.JPG

心戰資料館旁邊是另一個大門,門口的柱子上寫著「光華基地」。

回來查了一下資料,光華基地原來是國防部心戰總隊所屬的營區,民國五十八年啟用,八十八年結束任務,移交給金門縣政府。在這三十年的時間裡,這裡用大大小小的汽球向大陸空飄數百萬磅的心戰傳單與物資。

DSC_0820.JPG門口的這個標誌是「心戰總隊」的標誌。

「心戰總隊」是隸屬於國防部總政治作戰總部的單位,而光華園就是金門心戰工作的中心。

所謂心戰工作就是以心理戰的方式打擊敵人,以《孫子兵法》中「攻心為上,攻城次之」的觀念為基礎,利用無線電廣播、心戰喊話、空飄、海飄、砲射等方式瓦解敵人士氣,達到勝戰的目的。

其實空飄物資並不是金門對大陸實施心理戰最先使用的方法。在民國四十四年十月三十一日,陳坑(今成功)就成立了「金門軍中廣播電臺」,直屬國防部播音總隊,對大陸進行無線廣播工作。民國四十九年三月,廣播電臺改屬國防部心戰總隊,成為專門對敵人從事心戰的單位。五十一年五月改名為「光華之聲金門廣播電臺」,臺址設在塔後村郊的山洞裡。

光華園成立於民國五十八年,「光華」之名便是來自於「光華之聲」。

DSC_0824.JPG

之前就知道這裡是個「空飄站」,所以一直想來看看,只是每次回金門都很少有機會來到這一帶,所以一直沒進來。

這次來了,只看見路邊外表光鮮亮麗的酒窖,還有殘破的營區建築,倒是沒有看見當年空飄氣球的設備,想來這些設施都是在寫著「光華基地」的那扇門後。

我走到心戰資料館的另一邊,遠望堆積厚厚落葉的資料館走廊,實在是無法理解在這十多年的歲月裡,這棟建築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存在?如果當年它真有那麼重要,怎麼現在會荒涼成這樣?

DSC_0828.JPG

民國六十年代開始,臺灣經濟快速發展,締造聞名於世的臺灣奇蹟,而大陸卻直到民國七十年代都還沒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陰影。那個年代正是光華園進行空飄任務最密集的時候,各式低、中、高空氣球從光華基地攜帶大量呈現臺灣進步繁榮景象的精美傳單,還有食品、衣物,甚至是以鄧麗君照片為封面的錄音帶空飄到大陸。

當然,這樣的場景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DSC_0831.JPG

當心戰已經不再是作戰的一種手段,或許該說,過去的敵人現在已經不再彼此以仇視的眼光相互對待時,心戰資料館的存在似乎有點多餘,所以它現在的荒廢悽涼似乎也不會讓人太過意外。

只是當「保存戰役史蹟」的口號喊的震天響時,這樣對待一個見證時代的遺蹟會不會讓人覺得奇怪?

DSC_0826.JPG

資料館旁的黃龍潭,依舊為金門這塊土地積存降落在太武山後溢流的雨水。雖然過去的黃龍潭已經在濬深後改名為太湖,為金門居民提供飲水,但「黃龍潭」卻在另一個地方以相同的形式存在著。

DSC_0835.JPG

那麼這個在同樣一個位置,沿用同樣的名字,卻以不同方式存在的「光華園」呢?

或許裡面濃濃的酒香,早已麻痺了許多人對於這塊土地過往的記憶。

DSC_0844.JPG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