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達納佛塔(Bouddhanath)到納嘉闊特(Nagakot)圖中見到的稻田與雪山

這次尼泊爾行程的前半段幾乎都是在聯合國世界遺產「加德滿都谷地」(Kathmandu Valley)範圍中的幾個古都廣場及寺院中進行,本來的行程安排是要參觀完這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中除了「昌古納拉揚廟」(Changu Narayan)外的其他六個項目。不過為了趕到谷地邊緣的「納嘉闊特」(Nagarkot)去看喜馬拉雅山脈的夕陽,所以在看完「博拿佛塔」(Bodhnath)之後,先不去另外兩個世遺點「帕素帕帝那廟」(Pashupatinath)及古都「巴克塔布」(Bhaktapur),便直接驅車往「納嘉闊特」(Nagarkot)而去。

十月初的尼泊爾,雨季已經結束,藍天白雲是天地萬物的背景,也將加德滿都(Kathmandu)到納嘉闊特(Nagarkot)沿途兩旁成熟稻田那種望眼到家的金黃襯托出屬於這個季節的豐饒。

稻田遠方是層層疊疊的山巒,遠方的白色山頭是海拔5000公尺以上的雪線,那種親眼看到世界最高的山脈的感動,沒有身歷其境是沒有辦法感受得到的。

納嘉闊特(Nagakot)周邊雪山 納嘉闊特(Nagakot)周邊雪山
納嘉闊特(Nagakot)夕陽

車行到納嘉闊特(Nagarkot)已近黃昏,原本繚繞在山頭的厚重雲朵逐漸散去,靄靄白雪在夕陽餘暉映照下,有一種卓然出世的超然脫塵。

只可惜在太陽完全下山前,東方山區的雲朵並沒有完全散去,眼前雖然盡是海拔超過7000公尺的高山,卻無緣得見世界第一高峰埃佛勒斯峰(聖母峰)的莊嚴尊容,只好轉身向西目送太陽緩緩地投入群山懷抱。

從加德滿都(Kathmandu)到奇旺(Chitwan)途中的雪山

到納嘉闊特(Nagarkot)純粹是為了欣賞高山美景,受限於時間安排,無法到鄰近的山區健行,隔天看到喜馬拉雅山的日出之後就要下山趕飛機了。

搭飛機並不是要結束尼泊爾的行程,而是為了趕往尼泊爾南方的世界遺產點「奇旺國家公園」(Chitwan National Park)。

在尼泊爾境內搭飛機有幾樣東西是不能缺的,一樣是棉花,空服員會跟糖果一起端到乘客面前,讓乘客拿來塞耳朵。另一樣就是相機,千望別錯過傲凌雪山之上的機會,當飛機經過滿是積雪的山頭時,別忘記趕緊按下快門,留下登臨世界屋脊的紀錄。

奇旺(Chitwan)市區小廟中的神像  奇旺國家公園(Chitwan National Park)旁塔魯族(Tharu)家屋中的神位

無論在尼泊爾的哪裡,無論是哪個種族活動的範圍,儘管起源與地位不同,對於各自崇信神靈的虔誠卻是一致。

國家公園外「索拉哈」(Sauraha)小鎮的旅館區,國家公園內的「塔魯族」(Tharu)村落家屋中,諸天神佛總是無所不在地守護著這些對祂們獻上虔誠信念的信徒們,保佑他們健康平安。

奇旺國家公園(Chitwan National Park)中的印度獨角犀牛 
奇旺國家公園(Chitwan National Park)雷布提河(Rapti River)中的鱷魚 奇旺國家公園(Chitwan National Park)中的孟加拉虎腳印

「皇家奇旺國家公園」(Royal Chitwan National Park)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自然遺產,在這個園區範圍內,有珍貴稀有的印度獨角犀牛(Gaida),河裡也有澤鱷(Marsh Muggers)。如果你覺得澤鱷(Marsh Muggers)是奇旺裡面最危險的動物,那你就錯啦,在這個廣大的園區裡有狡猾而殘暴的「孟加拉虎」(Bagh)。

還好這次看到犀牛時,人是在大象上。看到澤鱷時,人是在獨木舟裡。至於孟加拉虎,則是在叢林健行時看見腳印,這到底要說是幸運還是不幸咧?

奇旺國家公園(Chitwan National Park)大象撫育中心裡的四個月小象

「皇家奇旺國家公園」(Royal Chitwan National Park)中另一個迷人的景點就是「大象撫育中心」(Elephant Breeding Centre),這裡現在有一頭四個月的小象,非常喜歡跟人親近,甚至會跟人灑嬌。

波卡拉(Pokhara)戴維斯瀑布(Devi's Falls; Patale Chhango)景區中的靈甘(Lingam) 波卡拉(Pokhara)戴維斯瀑布(Devi's Falls; Patale Chhango)景區中的許願池

離開了「皇家奇旺國家公園」(Royal Chitwan National Park),行程往尼泊爾第二大城「波卡拉」(Pokhara)。先到飯店check-in之後,開始走行程。

行程的第一站是「戴維斯瀑布」(Devil's Falls),喜馬拉雅山融化的雪水,化作湍急的洪流侵蝕著塞堤河(Seti River)沿岸,切割出無數瀑布與斷崖,尼泊爾人稱為「Patale Chhango」的「戴維斯瀑布」(Devil's Falls)是其中名氣最高的一處,吸引著尼泊爾國內外的遊人前來欣賞。

在這樣一個熱門的景點裡,有一個角落用石頭雕刻著印度教的主要神祉,就算不是印度教徒的人也可以明顯的看出象頭人身的「甘尼許」(Ganesh)神,還有濕婆(Shiva)神化身的「靈甘」(Lingam),以及祂的座騎公牛「難迪」(Nadi)。另一個角落裡,人們圍著一個水池投擲硬幣,讓心中的願望緩緩飄落池底的神像手中。

波卡拉(Pokhara)Tashi Ling藏胞村

「戴維斯瀑布」(Devil's Falls)鄰近的Tashi Ling藏胞村裡可以看見藏族人編織地毯,當村落中的人幾乎都集中在工廠附近的空地狂歡時,Shree Garden Dargay廟自有一種屬於信仰中心的莊嚴氛圍。

廟裡的喇嘛看見旅客的來訪,特地打開了大殿的大門讓人進去參拜。原來信仰可以讓人與人之間互相敬重,雖然語言不通,但在同樣的一片天空下,我們都承受著諸天神佛的庇佑,似乎也沒有理由去強分彼此。

波卡拉(Pokhara)費娃湖(Phewa Lake)

波卡拉(Pokhara)最美麗的地方應該就是「費娃湖」(Fewa Lake)周邊了。趁著自由活動的空檔,我坐在湖邊的草地上目送這一天最後一道陽光的消逝。

群山環繞的湖水,無人的小舟或聚或散地在湖面飄盪,雖然湖畔不遠處就是繁華的市集,但喧囂傳到這裡似乎已被湖水稀釋,只有天上變幻無方的雲彩,深藍黛綠的山影,伴著湖畔的人們一起告別這個在喜馬拉雅山裙帶中的山中時光。

波卡拉(Pokhara)市區菩提樹下的神像 波卡拉(Pokhara)費娃湖畔(Pohkara Lakeside;Baidam)畫唐卡的店家

波卡拉湖畔區(Pokhara Lakeside)是波卡拉最熱鬧的區域,這個也被稱為「巴伊達區」(Baidam)的區域裡,街道兩旁林立著旅館、餐廳、還有各式各樣的商店。

在這樣繁華的街道中央,幾棵繁茂的菩提樹恣意地伸展枝葉,樹下的小祠中,端坐的神佛帶著微揚的嘴角,微笑地觀照從地球不同角落匯集到此的人們。

繁華,也可以是一種閑靜。

波卡拉繁華的街區中,大樹下端坐的佛像、唐卡店中專心作畫的藝術家,在他們身上都可以感受到屬於尼泊爾這個國家的特殊閑靜氛圍。

波卡拉(Pokhara)莎朗可山(Mt. Sarangkot)遠望安娜普娜(Annapurna)群峰及河谷

領隊小安笑道:「從來沒見過一個團能看到這麼多次日出的。」

說實話,幾天來看到的日出次數應該是過去三五年的總和,多到有些團員聽到「看日出」都會臉色微變。

波卡拉的日出,是安排到鄰近的「莎朗可山」(Sarangkot)山頂欣賞,曙光乍現之際,整個包含魚尾峰在內的安娜普娜(Annapurna)群峰與山下的河谷都被染上一種迷離的香檳色彩,讓人為能親眼目睹喜馬拉雅山脈的日出美景而感動不已。

在這個能夠望見世界屋脊的國度裡,喜馬拉雅山的壯麗只能說讓人嘆為觀止,綿延的雪峰與層次豐富的景象,恍若身處世外桃源。

波卡拉(Pokhara)莎朗可山(Mt. Sarangkot)看日出

如果有什麼是一生一定要做一次的事,那麼看著太陽從世界最高的山脊中昇起絕對應該是其中一個選項,無論是在納嘉闊特(Nagarkot)或是波卡拉(Pokhara)。而我們幸運地在這兩個地方都看見了日出。

魚尾峰(Mt. Fiah Tail ; Machhapuchhare)

「魚尾峰」(Fiah Tail)其實不是波卡拉(Pokhara)附近最高的山頭,當地人稱為「邁克普奇爾山」(Machhapuchhare)的這座山雖然海拔有6993公尺,但與周圍動輒超過7000公尺的高山相比,畢竟是矮了一截,只是因為距離波卡拉(Pokhara)比較近,看起來特別高大,也讓它成為尼泊爾的聖山。

乘船在「費娃湖」(Fewa Lake)上遊蕩,許多地方都可以看見魚尾峰壯盛的山容,如果你願意的話,當地有小飛機及飛行傘,在天氣狀況良好的情形下都可以安排更親近這座聖山。

不過如果想攀登的話,那就免了,尼泊爾人不會同意的。

波卡拉(Pokhara)費娃湖(Phewa Lake)島上瓦拉希廟(Varahi Temple)旁點蒂卡(Tika)的人 波卡拉(Pokhara)費娃湖(Phewa Lake)島上瓦拉希廟(Varahi Temple)

小船穿過「費娃湖」(Fewa Lake),可以登上湖中央的小島,島上面有一座「瓦拉希廟」(Varahi Temple),是波卡拉地區最重要的一座印度教神廟。

印度教信徒從各地前來島上參拜,環繞寺院獻上供品。擁擠的人群中,人們額頭上接受「蒂卡」(Tika)。點上「蒂卡」(Tika)的人將受到神明的保佑,這是印度教儀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巴克塔布(Bhaktapur)杜兒巴廣場(Durbar Square)

離開波卡拉(Pokhara),飛機送我們回到了加德滿都(Kathmandu),繼續之前未完的世界遺產「加德滿都谷地」(Kathmandu Valley)之旅。

首先造訪的是又名「闊帕」(Khwopa)或「巴德岡」(Bhadgaon)的「巴克塔布」(Bhaktapur)。

巴克塔布(Bhaktapur)古都中的甘尼許神(Ganesh)雕像 巴克塔布(Bhaktapur)古都中的寺廟與晒穀場
巴克塔布(Bhaktapur)古都隨拍 巴克塔布(Bhaktapur)隨拍

「巴德岡」(Bhadgaon)的意思是「稻米之城」,「闊帕」(Khwopa)的意思是「虔誠信徒之城」,所以在這稻作成熟的季節裡,城中隨處可見曬稻的畫面,也隨處可以看到諸天神佛雕像與周圍景物融為一體的畫面,尤其是拜拉弗神(Bhairav)及甘尼許神(Ganesh)更是無所不在地守護著城中的子民。

達善節(Dasain)期間,諸天神佛除了額頭上的「蒂卡」(Tika)之外,雕像前也多了大麥苗。

巴克塔布(Bhaktapur)隨拍

「虔誠信徒之城」中,有著比加德滿都(Kathmandu)及帕坦(Patan)更整齊的市容,街道上的攤商也看起來整潔許多。

一個販賣印度教與佛教神像的攤子上,諸天神佛造像被整齊地掛在紅磚牆面上,等待與人結緣,或許有哪個有緣人,累積了不知多少世的修行,會與這其中的一幀聖像共結善緣。

巴克塔布(Bhaktapur)杜兒巴廣場(Durbar Square)

 「巴克塔布」(Bhaktapur)的 「杜兒巴廣場」(Durbar Square)是世界遺產「加德滿都谷地」(Kathmandu Valley)的核心區域之一,有著比加德滿都(Kathmandu)「杜兒巴廣場」(Durbar Square)更廣大的面積。廣場上的「布帕辛卓‧馬拉國王雕像柱」(King Bupathindra Malla's Column)是整個加德滿都谷地中造型最出色的雕像柱,卓然矗立在整個廣場的中心。

巴克塔布(Bhaktapur)陶馬迪廣場(Taumadhi Square)

雖然「杜兒巴廣場」(Durbar Square)才是世界遺產的範圍,但是「陶馬迪廣場」(Taumadhi Square)中有加德滿都谷地中最高的印度教廟宇「尼亞塔波拉廟」(Nyatapola Temple)也十分具有可看性,而且有著十分引人入勝的故事傳說。

帕素帕蒂納廟(Pashupatinath)與巴格馬提河(Bagmati River)畔的火葬 帕素帕蒂納廟(Pashupatinath)與巴格馬提河(Bagmati River)畔的火葬
帕素帕蒂納廟(Pashupatinath)

世界遺產「加德滿都谷地」(Kathmandu Valley)行程中最後一個行程是「帕素帕帝那廟」(Pashupatinath),這是尼泊爾最重要的印度教寺廟,緊鄰著尼泊爾的聖河「巴格馬提河」(Bagmati River)。

這條河,宛如印度的恆河,尼泊爾的印度教徒常在河裡沐浴,也在「帕素帕帝那廟」(Pashupatinath)的河畔舉行火葬。

這裡是愛別離的開始,也是怨憎會的結束,生、老、病、死與求不得,在焚燒的煙塵揚起之後,所有的一切都將灰飛煙滅,五陰也不再熾盛,所謂的無常,其實不過成、住、壞、空的輪迴。

深秋的午後,河畔的修行僧走回來時路。神聖的牛群,靜默地踏在堅硬的石板廣場上,向著莊嚴的殿堂而去。在這個世界屋脊上,諸天神佛與芸芸眾生在此交會目光,擦身過後,等待下一段機緣,下一次的相會。只是不知下次相會時,彼此是否能看出本來面貌?  

 

相關行程:世界屋脊 諸神國度-記一段尼泊爾行旅 (上)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