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風情‧中港獨秀」是「火車環島接力‧百年車站巡禮」系列活動的第九棒,可能是因為大家對台中運務段辦的行程比較有信心加7月10日是星期天,很多人都藉此帶家人出來旅遊,所以幾個朋友都沒有訂到首發的票。有趣的是,7月20日參加活動時發現,原來訂不到票的不只我們,一些在前幾個月參加活動時遇到的朋友也只報到這個梯次,見面時免不了彼此互相調侃了一番。
這次活動的郵輪列車啟航站是竹南車站,因為離台中並不算遠,所以到的時候時間還滿早的。
雖然沒有啟航儀式時的活動,這一次梯次的活動還是能在竹南站裡看到上次小朋友完成的著色作品,服務台還是可以排隊蓋章的人。
趁著等待上火車的空檔,在竹南站附近晃蕩,沒想到這裏的廣場上還能看見鴿子。這些鴿子也不怕人,自顧自地在戰前廣場上晃盪。
竹南站建於1902年,設立時本名就叫做「中港驛」,1920年才改名為「竹南站」,是縱貫鐵路跟台中線鐵路的交會點,也是說走海線與山線的火車都會經過這裡,所以從跨站天橋上往下看,數量眾多的鐵軌還真是壯觀啊!
其實這次要走的路線才是真正的縱貫線鐵道,因為經由山區的路線坡度太大而且彎道急,其實並不適合長途運輸。不過因為主要的城市幾乎都在台中線上,台鐵安排對號列車也以台中線為主,就讓人以為台中線是真正的縱貫線了。
既然位於縱貫線跟台中線的北端交接站,竹南站除了載客量大之外,貨運列車經過的次數也很頻繁,也比山線各站有機會看見台鐵的貨運列車。
這次活動出動的是平常只跑平溪、內灣、集集等支線的「DR1000型柴油車」,「火車環島接力 百年車站巡禮」活動官方網站上對這種車是這樣介紹的:
DR1000型柴油冷氣車,於民國87年4月向日本車輛公司購進36輛,其中1輛改造為SC1001號專車,其他35輛編號DR1001-1035,目前行駛於台鐵現有僅存三條鐵路客運支線,提供旅客享有冷氣舒適的服務。其車輛編號尾數3、6、9等車輛。
DR1000型柴油冷氣車和DR3100型自強號柴聯車車動立及控制系統大致相同,引擎為NTA-855R1固敏式柴油引擎(6缸)350 馬力(BHP)/ 2100rpm。傳動裝置為NICO DBSF-100型變速機。裝配SMEE電空直通氣軔配有自動軔機裝置,最高時速110km/h。
因支線隧道淨空較原始設計狹窄,為符合行駛支線,將其車輛界限設計之長度、車身寬、高度均比DR3100型稍小一些。DRC-A及DRC-B車前後各配置1駕駛室,因此它的編組方式可為單獨1輛或是多輛編組行駛。營運初期其內裝座椅為自強號絨布沙發椅,後來改為膠皮沙發椅,目前已改裝為兩側邊長條式通勤車座椅。
趁著火車還沒啟動的空檔,照常要來逛一下火車,雖然事先就知道這次沒有傳說中的「台鐵一號」,但是看到這些車上配備還是讓人很興奮啊!
正式啟動前特地跑到第一節車廂去看看從車頭看出去的感覺,剛好遇見駕駛大哥在駕駛座上。徵得大哥的同意從旁邊拍下他工作的情形。
列車啟動之後,列車長也開始巡視車廂,然後就到我們這一節車廂當我們的解說員。
列車長大哥介紹了很多關於鐵道的知識給我們,沿途還不斷提醒我們注意沿途要注意的景色,實在是讓人揪感心的啊!
列車第一個停靠站是「台中港車站」,這個1922年設立的車站原名「甲南驛」,1985年才改名成「台中港車站」。也就是說我們是從舊名「中港驛」的「竹南車站」,到舊名為「甲南驛」的「台中港車站」,這種從舊中港站到新中港站的感覺實在是很有趣啊!
台中港車站是一個以貨運為主的車站,雖然從這裡上下車的人不多,但車站還是花費了一番心思來維護及裝飾,藍天白雲下有一種屬於在地的海洋風情。
從跨站天橋看出去,真的是有一種與山線鐵道不同的特殊風情。
從這裡列車要轉往台中港線,這條支線只有台中港車站跟台中港貨運辦公室兩個站,因為平常不作客運使用,所以沒有月台,所以大家下車後要走外加的鐵梯才能再上火車。
雖然列車走在上面的速度已經放慢了,但要拍外面的景物實在是不太方便,尤其是途中經過一個養鵝場,火車經過時上百隻鵝同時拍翅閃火車的場面真的是非常壯觀啊!
行進當中,身兼解說員的列車長拿了火車路牌來作介紹。
一直以為那整個環狀物都叫作路牌,原來只有裡面這一塊銅製的牌子才是真正的路牌。
到今天才知道,原來火車路牌就是火車的通行證,到了車站之後,列車長要把路牌交給站長,然後才可以離開車站到下一站。尤其在單線的鐵道上,路牌特別重要,有路牌的交接,才能確定鐵軌上有沒有其他火車。
到了台中港車站貨運辦公室車站後,火車停了下來,這裡果然看不見載客的列車,全部都是貨車。
當然,我們搭的這一部列車是例外啦!難得的機會,趕快趁機趕快拍一張。
再來的行程就幾乎與鐵道無關了,都是靠巨業客運的接駁車行駛。
第一站是高美溼地。
第二站是梧棲漁港,乘客是自行找地方吃午餐。
每家攤子上都擺上了生猛的海鮮,看起來十分豐盛。
吃完午餐就在港區散步,剛好看見有人在下魚貨,趕快跑過去拍照。
然後是到港區藝術中心參觀,這裡的庭園佈置的很有江南園林之美,只可惜我們到了沒多久就開始下大雨,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室內看展覽。
回到台中港車站,雨依舊下著,從車廂中隔著玻璃拍車站,充滿了說不出口的無奈。
下一個停靠站是海線最南端的一個車站「追分車站」,列車長在車上有告訴大家拍這個車站最好的角度是在月台上,所以就算冒雨也要拍一張。
這是傳說中很靈驗的「追分池」,左邊是求功名的文昌帝君,右邊是求姻緣的月下老人。
這就是告訴大家,來到追分車站,無論是想要「追分」還是「追婚」,都可以心想事成。
追分車站建於1922年,是海線鐵道與成追線交接的車站,「成追線」雖然只有2.2公里,但卻是台灣西部縱貫鐵道與台中線的連結。
追分車站因為「追分成功」的紀念車票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即將邁入百年的木造站房也處處充滿懷舊風味。
追分車站是海線面積最大的木造車站,構材多保存始建的日式和洋風特徵,站體仍維持民國十一年起建時的狀況,有著極高的建築價值。目前是台中市直轄市定古蹟。
門外有一塊解說牌,詳細的介紹追分車站的歷史。
走回火車的路上,仍然可以看見列車長位乘客介紹關於追分池的故事。
其實這時候,真正的列車長還在火車上,上午的列車長原本是值班到中午為止,到下午身分轉換成志工,繼續為大家介紹鐵道文化。
有這樣的人,難怪大家對於台中運務段辦的活動都這麼有信心。
回到火車上,拍下最後一張照片,再來火車就要經過成追線後轉回山線,繼續北上往泰安車站而去,而我在中途就要在台中車站下車。
這次的旅程雖然沒有啟動儀式,但收穫卻是最多的,期待下一次再參加活車環動活動的日子快點到來。
台灣鐵路局網站公告的活動行程表:
日期 | 停靠站 | 到站時刻 | 開車時刻 | 行程內容 |
---|---|---|---|---|
07月20日 | 竹南 | 09:00 | 乘客陸續登車 | |
台中港 | 10:00 | 15:20 | 郵輪列車自台中港站進入台中港貨運站,以接駁梯接送旅客陸續下車後,由客運專車接駁旅客至下列景點:
1.參觀國家級海岸自然溼地--高美溼地,面積約700公頃,擁有豐富多元的生態,也吸引大批多種的鳥類在此過境或棲息,遠晀海岸線與風力發電的風車群,景色遼闊。☆提醒您~溼地為公告的生態保護區,請旅客務必配合依照規定管制事項觀景,千萬不可破壞區域內的環境與生態,善盡維護之責,以免觸法。 2.到達「梧棲觀光漁港」參訪,自行選擇店家饗用午餐,大啖海鮮料理。漁港內結合漁貨銷售中心、餐飲區等為一個集觀光與休閒的漁港,用餐後旅客還可逛逛漁貨區喔!! 3.參觀以仿「閩南合院風格-院落空間」為整體設計的港區藝術中心,戶外休閒區古樸典雅。可參觀展覽廳內有繪畫、攝影、雕塑、陶藝和文物等多樣展覽。☆請注意~展覽廳內請旅客配合依其相關規定進場參觀:勿著拖鞋或赤腳入館、勿帶寵物入館、請勿攜帶食物及飲品入館、請勿隨意拍攝或觸摸展品、展覽室A、B、C內禁止攝影...等等。 ☆客運接駁旅客至台中港站轉乘郵輪列車接續鐵道行程。 |
|
追分 | 15:43 | 16:20 | 參訪獨特結構小巧的海線木造車站、還可購買「追分=成功」紀念車票。 | |
臺中 | 16:32 | 16:34 | 旅客可選擇於臺中站下車返家,或繼續隨車完成行程至竹南站。 | |
豐原 | 16:48 | 16:49 | 旅客可選擇於豐原站下車返家,或繼續隨車完成行程至竹南站。 | |
泰安 | 17:00 | 17:20 | 旅客可下車於泰安站月台上欣賞泰安十景。 | |
竹南 | 17:55 | 旅客下車,返回溫馨的家。 |
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