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112.JPG

製鹽產業與金門的發展歷史息息相關,清末《金門卷三‧賦稅考》引用明萬曆年間《同安縣志》紀載:「金夫浯、烈皆海中地,飛沙走石,耕種不足糊口;惟於海濱積沙潮到之處,砌石為坵,以晒鹽營生,故鹽直最賤。遇久雨,或終月不能晒鹽。洪武間,設司徵榷。二嶼民既當九圖里甲,又編為永安、官鎮、田墩、沙美、浦頭、斗門、南埕、寶林、東沙、烈嶼十埕;立永安,官澳、田墩、沙美、浦頭、李保、南埕、古寧、寶林、東沙、方山、斗門、烈嶼、南北十四倉,共辦鹽一萬四千九百七十六引三百六十一斤(每引鹽四百斤)。」《滄浯瑣錄》也指出:「金之建場征鹽也,自元大德元年始。場轄十埕,埕分上下:上埕曰永安、官鎮、田墩、沙尾、浦頭,下埕曰斗門、南垵、保林、東沙、烈嶼。」所以從大德元年(1297年)開始算,金門鹽業的發展最少已有七百多年的曆史。不過這段金門鹽業史卻在民國八十四年因為最後一個鹽場「西園鹽場」的關閉而結束。直到金門縣文化局在民國九十七年將原有的鹽場舊辦公廳舍整建成「西園鹽場文化館」後,這段歷史才以另外一種面貌再生重現。

西園鹽場-3-horz-vert.jpg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西園鹽場周邊環境圖

除了整建「西園鹽場文化館」之外,文化局也將鹽田重新整理開放。從Google Map所提供的空照圖來看,西園鹽場是在一個周圍有金龜山、五龍山及三獅山各據一方的西方開口窪地。另外還有西園、浯坑及田墩等聚落錯落眾山之間。

在田墩海堤將三獅山跟九女山連接起來之前,進到這個海灣的海水遇到金龜山後會向南北兩邊分流。往北邊的一支在金龜山靠近田墩聚落的地方形成「田墩埕」之後再往北,在浯坑埭與後珩埭間經過,形成可能包含永安埕、浯坑埭、後珩埭與已經消失的南垵聚落在內的西園鹽場。 

DSC_0115.JPG

西園鹽場在民國八十四年七月一日因為虧損而關閉,九十五年荒廢的鹽場房被金門縣政府闢建為西園鹽場文化館,但身為整個場域的鹽田範圍卻是到民國九十九年才開始復育,而鹽場再次成功出現海鹽結晶卻是在隔年三月,消失十多年的結晶鹽終於在相關人員的努力下在西園鹽場再次現蹤。

之所以從復育到鹽結晶重新出現會相隔幾個月,主要是因為新復育的鹽田中,新池尚未涵鹵,所以鹵水鹽度不足,無法產生結晶。所以主事的金門縣文化局在鹽田旁設立了一塊告示,禁止人們擅自在此取鹽及鹵水。

DSC_0110.JPG

旁邊的「西園鹽場周邊位置圖」可以看出鹽田週遭的環境,也可以看出目前西園鹽場的鹽田空間配置。

日本人佔領金門期間也曾復育在民國二十二年被福建鹽務管理局掘開海堤鎖破壞的鹽田,共計建置新式鹽田二十二副。之後隨著時間不同,數量略有變動,到鹽場關閉前,數量是十五副。金門縣文化局這次是先復育其中兩副。

從這張圖的鹽田配置來看,現在所看到的西園鹽場與台灣的鹽場形式相同,有埭岸、儲水池、蒸發池、結晶池、鹵缸、進水道等等,還有一條目前已經看不到的鐵軌道。

DSC_0114.JPG

「西園鹽場周邊位置圖」的正前方就是一整片的蒸發池,右邊的堤岸是以前鐵軌道的位置,遠處的綠色山頭就是金龜山。

DSC_0118.JPG

「埭岸」其實就是外了曬鹽而築的堤岸,外堤全部都用石條石塊堆砌而成,內堤則是用海底挖起來的土跟蠔殼堆出來。

現在西園鹽場的內部就有一條土堆出來的埭岸將「儲水池」跟其他「蒸發池」與「結晶池」隔開,遊客可以從這道埭岸走到鹽田的深處。

「儲水池」中全部都是由進水道引進的海水,四周都是埭岸,朝向海水進出方向有一個閘門,海水漲潮時可以打開引入海水。朝向鹽田最高點也有一個閘門,打開時可以把裡面儲放的海水注入「給水溝」,海水由此再進入蒸發池。

一般說來,「儲水池」負著調節整個鹽田海水量的重責大任,大多蘊含著一定量的海水,海水帶進來的物質也會在這裡沉澱,這些沉澱物常常富含有機質,所以許多潮間帶的生物也會在此出現,也引來許多水鳥。西園鹽場的這片儲水池,想來冬季時,來自遠方的候鳥一定常常來光顧。

遠方的山頭是太武山,可以看見電視轉播塔。

DSC_0119.JPG DSC_0121.JPG
DSC_0123.JPG DSC_0122.JPG

與「儲水池」以埭岸相隔的區域是鹽田主要的曬鹽區域。靠近西園聚落的地方地勢較高,從「儲水池」出來的海水經過這裡的「給水溝」後再依序流入「蒸發池」與「結晶池」。

雖然在「西園鹽場周邊位置圖」中把「蒸發池」又再分作「大蒸發池」及「小蒸發池」,但現在能看到的「蒸發池」其實是一般大小。

過去的西園鹽場,「大蒸發池」位於鹽田地勢較高的地方,每池的大小約30公尺X30公尺的大小,每副鹽田有四池。而「小蒸發池」地勢較低,每池22公尺X15公尺大小,每副鹽田八池。

DSC_0149.JPG

「蒸發池」的池底是泥土,與「儲水池」不同的是,這裡的土經過石輪輾壓過,所以質地比較緊實,池子的四邊會挖出略深的小溝。

DSC_0136.JPG

陽光比較強的時候,如果後面幾個「蒸發池」的海水沒有過閘門繼續向後流,就有可能會在「蒸發池」中形成結晶,但是這些結晶通常含有較多的雜質,所以晶形比較不規則。

DSC_0128-1.JPG

DSC_0128-2.JPG

DSC_0128-3.JPG

DSC_0128-4.JPG

以民生利用的角度來看,這些結晶或許純度不夠,難以採收利用,但多變的造型最是大自然的精心傑作,宛如冰晶之花的質感與線條,就像是一幅以海水為素材的抽象圖畫。

DSC_0147.JPG

「蒸發池」後方有一條「鹵溝」,依序流過各個「蒸發池」的海水從最後一個池子的閘門注入「鹵溝」。

DSC_0125.JPG

流到這裡的海水此時已經是鹽份極高的鹵水,鹵水進入「鹵溝」後再被分配進入「結晶池」,曝曬出結晶。

DSC_0130.JPG

進入「結晶池」中的已經是鹽分含量非常高的鹵水了,也達到可以結晶成鹽的階段。這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如果沒有足夠的日曬,甚至是遇到連日大雨,很可能就會前功盡棄,所說曬鹽真的是一個靠老天爺賞飯吃的產業。

DSC_0140.JPG

「結晶池」的池底在過去會鋪滿上過釉的陶瓷碎片,現在「西園鹽場文化館」前有一小塊模擬的展示。這些陶瓷碎片不但可以讓陽光的熱度集中在上面而不會散入地中,加速鹽結晶的行程,還可以避免池底的雜質沾附在結晶鹽上,提高鹽的純度。

不過目前復育的西園鹽場,「結晶池」的池底不再鋪設陶瓷碎片,而是鋪上色彩不一的上釉磁磚。

DSC_0126.JPG

從現在「結晶池」的這頭回看西園聚落,繽紛的磁磚為原本顏色單調的鹽田帶來更多的色彩,形成一幅屬於廿一世紀的金門鹽田風情畫。

DSC_0144.JPG DSC_0145.JPG
DSC_0143-1.JPG

近看這些「結晶池」磁磚表面的結晶鹽粒,就比較接近立方體了,純度也比在「蒸發池」提高許多,看起來不像綻放的冰花,反倒像是遇見太陽不會化融的細雪。

到了「結晶池」,曬鹽的過程算是告一段落了,再來就是鹽田兒女們選擇一個好日,用竹推把「結晶池」裡的鹵水及鹽粒集中到池子的中央,這時鹽粒會被堆高,水則會往周圍流去。最後工作人員在用畚箕把鹽收進籮筐,挑到鹽倉收藏。

收完鹽的「結晶池」要用剛才的水清洗過,然後讓這些水排出「結晶池」。完成後再把「鹵溝」的鹵水放進來,為隔天的曬鹽工作作準備。

DSC_0148.JPG

西園鹽場的幾度開閉,都反應著當時金門的社會狀況,這些歷史的脈絡,層層疊疊地豐富了這塊土地的內涵。

只是總有些東西留下痕跡後就回不來了,就像這些偶而在鹽田上留下的足跡,有多少人可以從其中讀出關於這塊土地的一些故事?

千年前的蘇軾,看見雪泥上偶而留下的鴻雁足跡,留下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的千古絕唱,而我們在這塊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土地上又能留下什麼呢  ?

DSC_0138-1.JPG

除了足跡,或許該有其他的什麼。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