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茅

從太武山下來已是午後四點,北風中,日已偏西。

行走在斗門古道上,沿途探訪著早綻的春花,雖然知道早熟就注定了早夭,但花兒還是義無反顧地在這寒冬中乍暖的隙縫間,向天地宣示自己的存在。

或許沒有下一個春天,但我想,它們的心中有的只是「無悔」二字。

在這樣冷風吹過的日子裡,我總會想起那段在東北角的日子,

還有,那一片在坡地上隨風輕搖的芒花。

斑茅

第一次到金門,安頓好行李之後,我從金城沿著環島西路走,目標是水頭碼頭。

太久之前的事,其實留存的記憶不多,只記得沿路幾乎看不到路標,還有,那一叢叢錯落荒野間的芒草。

曾經我以為,那些芒草跟我在東北角見到的是一樣的,所以當時並沒有想得太多,只覺得所有的一切都是一樣的。

然後,我才注意到,看起來一模一樣的東西,原來有不一樣的本質。

這些金門的芒花,並不是臺灣常見的五節芒,而是臺灣沒有的「斑茅」。

斑茅

或許是太多先入為主的印象,像斑茅這樣在金門如此常見的植物,竟然沒有人注意到是臺灣沒有的物種。

1997年,中國國家公園學會接受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委託,進行金門沿海海濱植物相調查研究時才有人注意到,這些一直被以為是五節芒的植物,是金門的新記錄種。調查人員比對了《浙江植物誌》,才釐清它的身世。

報告書裡是這樣敘述它的:

斑茅 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

多年生草本。高2-3米,稈粗壯達2釐米。葉線狀披針形,長達150釐米,寬2-2。5釐米,葉鞘長於節間,上面基部密生柔毛,下面無毛;葉舌短,長1-3毫米。圓錐花序大型白色。長30-60釐米,主軸無毛。總狀花序多節,穗軸逐節斷落,節間具長絲狀纖毛,小穗披針形成對,一有柄,一無柄;穎紙質,外穎先端漸尖,具二脊,背部有長柔毛,內穎舟形,先端漸尖,上部邊緣具小纖毛,花期9-11月。生於溪邊及荒野。

分布於華東華南西南亞洲東南部至印度,臺灣沒有。在金門普遍分布。嫩葉可做牛羊飼料。本種比甜根子草粗壯,稈較粗,葉片較寬。花期也較晚。

不過,這幾年看下來,金門斑茅的花期雖然是在秋冬之際,最美麗的時候卻是繁花落盡,披著柔毛的穎果在北風中隨風搖曳的姿態。

斑茅

金門人的喪葬儀式裡,如果往生者是因為無法治癒的絕症而亡,當遺體被抬出家門之後,一定會有家人一手拿著菜刀,一手握著一把禾草類的植物,放在砧板上快速斬斷,象徵「斬草除根」,要往生者放下一切對於人間世的依戀,安心的去投胎轉世。

一般在民間,對於使用哪一種禾草,並沒有一定的約定,於是金門荒野中可見的五節芒、甜根子草、斑茅,甚至是白茅,都成為儀式裡告別的象徵。

或許是這樣,在冷的讓人落淚的日子裡,隨風輕搖的芒穗,看起來竟有幾分像是憑空在拭淚。

隨著太陽距離地平線的距離越來越近,光度越來越低,空氣卻逐漸被渲染成一種迷離的淡黃。

一天即將結束,無論人們是否願意,告別的時刻總是會到來。

夕陽照耀下的斑茅穗,就這樣在風中搖晃,直到最後一絲光線失去蹤影。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