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島上總共有三座城隍廟,這三座城隍廟各有各的特色,田浦「泰山廟」是從山東省泰山東嶽城隍廟分爐而來,是東南沿海唯一的分靈,俗稱「東嶽泰山廟」。金門城的「古地城隍廟」是金門創建歷史最久遠的城隍廟,大約在明洪武廿年(1387年)就已經建構,更是「浯島城隍廟」的祖廟。後浦的「浯島城隍廟」則是清總兵陳龍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遷金門千戶城時從「古地城隍廟」分爐而來,是島上的信仰重鎮。

現在「浯島城隍廟」的外貌當然不是清初設立時的樣貌,「金門城隍信仰」一書中將浯島城隍廟的衰敗歸咎於清初的「遷界」,以「 清康熙二年(1663年)的遷界令,的確讓位在後浦的浯島城隍廟遭遇空前浩劫........」(第99頁),這一點十分值得商榷,如果浯島城隍廟真的是因為陳龍遷金門所城時從古地城隍廟分爐而來,怎麼會有1680年建的廟在1663年頹圮的事發生?廟還沒建就先倒,真的不太合理。

浯島城隍廟的歷史有一段空白,再次被記載已經是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的事了,從創建到嘉慶有一百多年,這段歷史還等更多的文獻出土後才能確認。之後的歷史就完整多了,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民國13年(1924年)、民國57年(1968年)都有重修的紀錄,最近一次的重修則是民國82年(1993年)將舊廟完全拆除之後在民國86年(1997年)時竣工,所以現在嶄新的廟貌就是這次新建的成果。

新建的城隍廟耗資台幣六千多萬,一改原本的二進式傳統閩南建築格局,成為兩進夾穹亭、兩廊、兩廂的建築,從山門看進去,整個陣仗就像是古代的官署,所有的官差與司爺(除解冤司外)羅列兩旁,在大殿正中央的自然是邑主城隍爺,看起來真的是官威十足。一個既要護衛城池、保障治安,又要掌握境內水旱吉凶、掌管冥間事務、治理邑郡的地方神有這樣的排場應該也不為過,更何況浯島城隍爺祈雨的神蹟連日本人佔據金門時都加以認同,「伍德宮」蘇府王爺在浯島城隍廟前祈雨的廟會,日籍顧問都會親臨上香。不過最讓人所稱道的是,浯島城隍與蘇府王爺共同搶救「復土救鄉團」的故事。

「復土救鄉團」是一個總部設在南安的抗日組織,以金門西園村青年為主的志士曾在日軍佔據金門(1937-1945年)間多次襲擊日人所屬機關,為此,日軍進行西園屠村。據說在日軍屠村的前幾天,浯島城隍廟的廟祝曾目睹蘇王爺親至城隍廟中與城隍爺商討解救之道,雖然後來還是有義士及村民被殺,但大家都相信,在蘇府王爺跟浯島城隍爺合力搭救下,傷害已經減到最低。

對金門人來說,被稱為「邑主城隍」的浯島城隍爺是最重要的地方父母神,也因此除了每天絡繹不絕的參拜人潮之外,祭拜城隍爺最盛大的日子就是每年農曆四月十二的「迎城隍」了,這一天,城隍爺將在後浦遶境,所有的妖魔鬼怪都不敢現身,金門人則齊集後浦,在這時序新進夏日的時候參與這個全金門最每年最盛大的宗教盛事,祈求未來的一年能夠風調雨順,諸事平安。在城隍爺的號召下,金門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自發性的參與這場廟會,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腳色,神前當個好信徒,外人面前則展現金門人的好客,觚籌交錯,廣結善緣,不管來自何處,到了這裡就是金門的客人,金門是從來不虧待客人的,也希望客人明年此時記得來此再續前緣。

四月十二,海天福主,城隍遷治,金門大鬧熱,別忘了來去金門迎城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北雁南飛 的頭像
    北雁南飛

    北雁南飛-金門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