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007.JPG

十三世紀晚期,正值南宋末年,晉江人張均正因為時局大亂,跟著義軍部隊勤王討元,輾轉來到了現在金門「青嶼」這個地方落地生根。

「青嶼」位於金門本島的東北隅,位在天摩山南側,西、北兩面與官澳聚落為鄰,南面是大片平原與山西聚落為鄰,東面是海,整個聚落沿著海拔20到40公尺山坡分布,是國家公園範圍內的一個傳統聚落。這裡原來是個小礁嶼,強勁的東北季風將海灘砂塵吹到這裡堆積後嶼鄰近區域相連,形成這一帶的大片平原,但地名仍然沿用「青嶼」。

DSC_0254.JPG

關於「青嶼」,最著名的應該是此處為「浯州三鳳」的故鄉。「浯州三鳳」是指明代獻宗及孝宗時代,受封為「公」的「張敏、張本與張慶」,其中的「張敏」更被欽賜為「義父太上皇」。從「張敏」顯達之後,青嶼張家家聲斐起,文風鼎盛,出了幾個進士,甚至有父子皆進士的紀錄,可以說是顯赫一時,也因此造就出「青嶼張、官澳楊」的名聲。

青嶼的張氏家廟有傲視全金門的規模,門前的蟠龍石鼓更是金門僅見。只是歷經數百年歲月的洗禮,時間留下了刻痕,雖然經過了幾次的整修,家廟還是留下了風化的痕跡,也許再過些年,張家過往的榮華也會在人們的記憶中風化。

DSC_0153.JPG

褒忠坊」同樣為了彰顯張敏保育孝廟功績而立,矗立了六百多個年頭之後,在1949年因為軍隊構工而拆毀,只留下一根坊柱仍然留在原地,其餘的構件幾乎都已經消失,只剩下三根倒在地上的坊柱,就算想要重立,也沒有人知道這個牌坊原本的模樣,上面有些什麼字。

DSC_0013.JPG

青嶼靠海,也是國軍運補草嶼的交通要地。1949年起,這裡每兩年就換一次部隊,於是海龍部隊、陸軍32師、18軍等等不同的部隊相繼在青嶼落腳。

某棟隱身在荒廢老屋後方的老洋樓上,二樓外牆畫著兩個拿著武器相對的蛙人,一樓牆壁則畫上了巨大的骷顱頭,並加上「忠勤、樸實、責任、榮譽」及「海軍特勤大隊」等字樣。巨大的骷顱頭後方,浮現紅色的「忠誠」字樣。

這裡,應該進駐過不少的部隊吧!不同的部隊在牆上畫上不同的圖案。

到底哪些部隊進駐過呢? 

荒煙漫草中,屬於青嶼駐軍的過往記憶或許早已隨風而去。

DSC_0144.JPG

牆上的標語,絕對是駐軍曾經存在的痕跡,上面的話語如今看來或許有些不合時宜,但也見證了那一段海峽兩岸對峙的歲月。「解救大陸同胞」是過去的一種想望,如今呢?是不是大陸同胞不需要我們拯救,所以部隊才會從青嶼消失?

DSC_0126.JPG

聽說這面牆上四個圓圈裡的字是「確保金門」,現在除了中央的圖隱約可以看出是個持槍站立的阿兵跟大小金門之外,四個圈圈裡的字是幾乎看不出來了,甚至有塗抹的痕跡,而最右邊的圓圈也已經有了破損。

這些字是自然風化的嗎?

在兩岸局勢多變的時代裡,改變之風從何處吹起?風吹過之後又會留下些什麼?

DSC_0131.JPG

也許,真正能夠永遠確保金門的只有門楣上的八卦,無論門樓如何的風化,裡面的主人如何的更替,辟邪物永遠守在當初所立的地方,盡職地守護著每一任主人。

DSC_0019.JPG

書上說,這裡是「後張」房份所界定出來的民居群組,環繞著昔日集合場的範圍裡,包含了民居、廣場、陰影、商店、座椅與防空洞等空間元素。

只是秋日的午後,廣場尚未被被房屋的陰影完全覆蓋,看不見活動的人影,也不見昔日廣場上的籃球架,商店招牌上的字跡亦難辨認。

一落四櫸頭正面牆上的灰泥逐漸剝落,沒有說故事的人,場景也逐漸風化,屬於這裡的記憶呢?

DSC_0008.JPG

也許,就像另一棟民居上的人像般,記憶,逐漸淡出,終至無跡可尋。

記憶,會不會已經風化?

DSC_0147.JPG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