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746.JPG

關於前水頭最主要的家族,根據金水黃氏族譜與瓊林蔡氏水頭支派族譜記載,先有奈社李氏在宋朝定居於中界,而紫雲派下黃輔(仲卿公)則在元代受聘於李氏為塾師,在現在黃氏家廟的位置授學,下坑墘蔡氏先祖於清康熙年間取紫雲黃氏女後,定居在中界酉堂之後。後界的吳氏則是在清乾隆年間與黃氏聯姻。因此說起來,水頭雖然是多姓聚落,但黃氏卻在聚落發展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何幾乎所有水頭代表性的建築都是黃家子弟所有,而且光是宗祠就有三座。

DSC_0169.JPG

黃氏三座宗祠中,最重要的就是位於頂界的黃氏家廟,也就是黃氏大宗宗祠,位於黃厝的中心位置,以凝聚水頭金水黃氏的向心力。

黃氏家廟為兩落之建築,重建於清乾隆年間。其風水穴為「虎穴」,所以習俗上新娘不可以進入內祭拜。厝前原有紫雲屏,但後因風水因素而拆除,留下廣闊的前埕。

DSC_0014.JPG

黃氏家廟是水頭聚落中少數仍保存著興建年代碑記的建築,年代最早的是清乾隆八年(1742年)的「重建祖祠記略」。東廂這一塊「續建祖祠記」則是年代次久的,立於乾隆卅九年(1775年),突顯出黃氏家廟年代之久遠,最起碼在清朝初年就已經有重修的紀錄,至於真正的創建年代,從文獻記載上推測,應該是明洪武末年間的事。

DSC_0018.JPG

家廟正殿中原本供奉有黃氏紫雲派始祖守恭公的神像,如今不知為何不見蹤影。

守恭公為溫陵名宦之後,唐高宗年間,卜居泉州,開闢荒地,遂成巨富,號稱「江南第一家」。據傳,他睡夢出現中一個化緣的和尚,不要他捐錢,而要土地築佛寺。守恭公雖然答允卻提出條件,說要家中桑園開白蓮花才可。沒想到,桑園果然開出白蓮,夢中的和尚也在此時出現取地。當問要多少地時,和尚竟說只求有一件袈裟影子般大的地即可。和尚用竹竿將袈裟撐起,太陽一照,地上的影子幾乎覆蓋了他所有土地。黃守恭立時慌張起來,和尚卻指著一個方向,指稱該處為可築房子之地,一看之下原來袈裟領口的位置未被倒影覆蓋。

當地官紳聞得桑木開蓮的奇蹟後,奏明朝廷,皇帝遂下誥令,將黃守恭所奉之地築建佛寺。佛寺後在開元年間董事修理,遂以「開元」這年號將寺命名為「開元寺」。當開元寺建成後,寺前地方經常有紫色祥雲籠罩,後人於是將開元寺對面的照牆砌上石鐫的「紫雲屏」三字,亦是後來得名「紫雲堂」之原因,而黃守恭的子孫亦因故尊其為「紫雲始祖」。

DSC_0003.JPG

黃氏家廟每年清明、冬至之春、冬二季期進行祭拜。祭典沿用周禮、三獻祭、三跪、九叩首之禮儀。男丁訂婚或結婚之後才可以進宗祠拜祖及享宴,結婚第一年要祭拜新婚,不過單身者在年滿五十歲後仍可參加享宴。

每年當值頭家則是依照新婚時的結婚年月日先後順序輪值,每年四名,每季各設三席,共十二席。頭家名單則於前一年的冬至榜出。以今年來說,當值頭家為心凱、延翰、延椿、延科四人。

DSC_0031.JPG

金水黃家昭穆用單字標名,用來區分輩分,字行如下:

仲景允德,功遠志宗,繼茲祖武,敦孝馨香,肇宣乃續,延世以彰。

但是這廿四個字輩已經不夠用了,所以近年來又增加了:

原電振益,環宇永昌。思源奕發,壽福增祥。

這十六個字,成為四十字的昭穆文。

DSC_0007.JPG

DSC_0019.JPG DSC_0022.JPG

家廟是宗族聚會的中心,因此家族中有官職者多會立匾彰顯。「榮祿大夫」的匾是金水黃家二世三房黃景盛的官職,立匾人是明崇禎年間的廣東南澳副將加左都督黃祥。雖然三房後來在1934年另外建了三房宗祠「世懋堂」,但大宗家廟中仍然有三房始祖的匾額。

其他還有進士、文魁、貢元、游擊等等彰顯黃氏家族功名與官職的匾額高掛在黃氏家廟的屋樑上。

DSC_0025.JPG

相較之下,位於廂房的福德正神神位就顯得簡單許多了。沒有繁複的裝飾,也沒有具體的神像,只有一張簡單的供桌,素樸的神龕,還有書寫著福德正神的紅紙。

DSC_0006.JPG DSC_0002.JPG

雖然說家廟建築講究的是莊嚴肅穆,但是水頭黃氏家廟除了二落大厝加右護龍的建築顯得立面寬廣之外,建築上的許多構件也頗有可觀之處。像是大門兩旁子午窗的木雕窗花,木雕細致精美,著色五彩繽紛,是同類型窗花中的佳作。而大門兩旁的石鼓,造型簡約,厚重樸實的風格,為家廟帶來端莊堂皇的質感。

DSC_0505.JPG

1949年10月25日,金門發生了「古寧頭戰役」,這場三天兩夜的戰役,造成之後兩岸變兩國的局勢,水頭在這場歷史的戰役中沒有缺席。

雖然短兵交接的地方是古寧頭,但是水頭卻擔負起重佑的後勤工作。這場激烈的戰爭中,登陸共軍一萬五千餘人,我方生擒七千三百四十一人,其餘殲滅。但我方也陣亡了一千二百七十九人,受傷一千九百零八人,傷亡也不能說不慘重。

水頭黃氏家廟前,就是古寧頭戰役時國共雙方傷兵集中的地方。當時,擔架不夠使用,布袋扁擔組合起來就當擔架。有騾馬的人家,連人帶駄架也都被軍方徵用。那個時候,舊傷的藥不夠,被送到黃氏家廟前的人幾乎是被集中起來等死,死了之後,再送到塔仔山一帶的沙地草草掩埋。

後來,颱風過境,這些被遣埋的屍骨露了出來,據說蜷曲死亡的姿態讓人看了就覺得十分恐怖.......

DSC_0028.JPG

老一輩的水頭人都還記得這樣的場景:

曾有醫官前來探視傷兵,被共軍強拉來打這場戰爭的大陸船伕跪在地上哭訴家中有老母要養,希望國軍放他們回對岸,但醫官嫌他們吵,一腳把他們踹開.....

往黃氏家廟前望去,天空是一片清朗,沒有身歷其境,誰能想像這裏曾經上演著這樣悲慘的戲碼?

DSC_0030.JPG

水頭的居民們,在這場戰役中,每戶收到了白米兩斤,卻不是收進自己的口袋,煮成稀飯後,要送到黃氏家廟前給傷兵們吃,前後煮了兩三天,雖然一天只要送一餐,但是血腥的味道畢竟讓人難以忍受,所以他們把稀飯倒進大缸後,就以最快的速度離去......

DSC_0008.JPG

前水頭黃氏家廟,不但累積了開浯祖仲卿公之後的過往榮光,在金水黃氏族人的記憶中也永遠不會缺席,縱使有些記憶是那樣地叫人不堪回首。

文化資產基本資料

名稱:前水頭黃氏家廟
古蹟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建築物類
公告文號:府教社字第09200570號
公告日期:2006/03/31
行政區域:金門縣 金城鎮
地址或位置:前水頭30號
定著土地之範圍:金城鎮前水頭段0069-0000、0070-0000、0071-0000地號
指定理由:1.創建年期久遠者2.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創建年代:約建於明代洪武廿三~卅一年(西元1390~1398年)
所有權屬:私有
簡介:位在頂界,為兩落加右護龍之建築,重建於清乾隆年間。其風水穴為「虎穴」,所以習俗上新娘不可以進入祖厝內祭拜。厝前原有紫雲屏,但後因風水因素而將紫雲屏拆除。從建築形式判斷,目前的建物為晚清時期、民國初年的建築風格。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