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故事發生在我們熟悉的地方。
或許因為太熟悉,我們都會忘記其實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們習慣於老房子屋頂上有彎弓射箭的磚製屋頂風獅爺,卻忘記屋頂的風獅爺除了陶燒之外,還有石雕與青瓷,更還有泥塑的風獅爺。
老聚落的洋樓,緊挨著前一棟的後壁,前落的屋頂女兒牆上,我看見兩尊灰泥製的碧眼小獅子。
兩兩對望的獅子,從被放上屋頂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要一起守護這個家。
金門的人是敦厚的,明明是為了辟邪用的風獅爺,卻不會直接面對前面鄰居的房子,不會為了免除自身的災難,而為別人帶來煞氣。
屋頂風獅爺雖然名為風獅爺,真正用來鎮風的卻不多,從祂們不一定面對風向的位置來看,更多是為了護宅保平安或是消災解厄,甚至是剋制病魔與蟻害、破解住宅的各項沖犯。
金門的傳統是一種加法,總是不斷的融入新的元素。
於是,小小的島嶼上,有純正的閩南文化,有南洋渡海而來的僑鄉文化,還有,兩個政治實體對峙之後留下的戰地文化。
所以,屋頂的風獅爺有了新的風貌,尤其當祂是為在深受外來文化影響的洋樓上時。
褪去傳統寫意的形象,新的風獅爺是寫實的,具象化的雄獅,是鋼線的骨架,調和了灰泥的血肉。
還有,用綠色玻璃做出來的碧綠雙眼。
這麼多相異於傳統的元素,不變的是,對於家的眷戀與守護。
屋頂的灰泥風獅爺,祢們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獅子不語,但是對面笑張嘴的表情告訴我,這是一個關於幸福的故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