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800.jpg

說起金門風獅爺,大部分的人想到的,都是為了守護村落而被設置在村落外圍的石雕或泥塑獅形辟邪物。事實上,那些獅形辟邪物在老一輩金門人的口中是被稱為「石獅爺」的。

如《金門歐陽氏族譜》:

吾村有石獅爺,居村東海沙,睏狗山之南,去排仔垵僅百餘公尺,背西東向,高約二公尺,雄姿英發,手持繡球而眺望,以工巧,故栩栩如生,乃清道光年間所建,為鎮風神物。昔村東臨海,地勢低,海風直逼,沙礫常沒農田,先人乃建石獅以制之,嘗規定男丁喜獲麟兒, 須挑蚵殼三擔堆積其旁,以增制風功能。

又如與金門一海之隔的廈門,也有類似的信仰。

《廈門志》:

吳越好鬼,由來已久。近更惑於釋、道,一禿也,而師之、父之;一尼也,而姑之、母之。於是邪怪交作,石獅無言而稱爺,大樹無故而立祀;木偶漂拾,古柩嘶風,猜神疑仙,一唱百和:酒肉香紙,男婦狂趨。平日捫一錢,汗出三日,食不下咽;獨齋僧建剎、泥佛作醮,傾囊倒篋,罔敢吝嗇。

清楚的將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對於獅形辟邪物的信仰描述出來。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這些村落的獅形辟邪物被稱為「風獅爺」。而中國福建省在2009年6月13日公告「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也以「閩台風獅爺信仰」之名,將相關民間信仰活動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解釋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是以下的方式說明:

風獅爺又稱石獅王或石獅公,是廈金一帶“鎮風止煞、祈祥求福”的保護神,在廈門市區就能見到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風獅爺,有的安放在巷口牆下,有的則加蓋廟堂。 (同期聲: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 彭一萬:廈門老輩人習慣叫“石獅王”,它從石敢當這個系列過來。取其石之堅硬、獅之勇猛、人之精神、神之靈性,把它結合起來,人們就以此避邪鎮煞。) 自古以來,閩南各村落就有在路口設置風獅爺的習俗,並進而傳到台灣,成為閩台人民共同的民間信仰。 (同期聲:福建省工業美術大師 李雅華: 我們曾經雕刻了一兩百個風獅爺到金門到台灣。) 如今風獅爺已成為廈門、金門兩地特殊的人文景觀。有關人士表示,隨著閩台文化的共同弘揚壯大,以及 “閩台風獅爺信仰”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閩台共有的文化習俗有望作為一項全新的旅遊資源,得到進一步的深入開發。

網址:http://tw.babelfish.yahoo.com/translate_url?doit=done&tt=url&trurl=http%3A%2F%2Fwww.fjtv.net%2Fnews%2Ffolder84%2F2009%2F07%2F2009-07-0129105.html&lp=zh_zt&.intl=tw&fr=yfp

另一段報導如下:

風獅爺又叫石獅爺,俗稱“風獅”、“石獅公”,它集獸、人和神三者於一身,是廈金一帶“鎮風止煞、祈祥求福”保護神。閩南一帶早期就有對風、雨等自然現象的原始信仰,翔安區沿海村落和金門縣全境自古以來常年大風勁吹,居民認為是妖魔鬼怪作祟,而風獅爺能“煞風”,因此,自明代以來,各村落就在當風路口設置風獅爺。金門縣金城鎮《古地城隍廟擴建前言》提到,該村風獅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是目前金門年代最久遠的風獅爺雕塑。

網址:www.xmpass.com/redirect.php?tid=1116&goto=lastpost

很明顯,中國大陸是把「風獅爺」、「石獅公」、「風獅」混在一起。但在老金門人的心中,這三者是不一樣的。「石獅公」是放在村落外圍的,但是「風獅爺」與「風獅」卻是放在屋頂上的。現在「風獅爺」的名字被「石獅公」拿去用了,原本的「風獅爺」、「風獅」只好改名叫「瓦將軍」了。有的書稱為「黃飛虎」絕對有問題,因為黃飛虎騎的是「牛」,而不是「獅子」。

所謂的「風獅爺」,就是屋頂上瓦製的武士騎獅像,武士做彎弓射箭的面對風口,底下的獅子則大多是朝向著同一個方向張開大嘴,風吹過獅子嘴時會發出鳴聲,風大聲大,風小聲小。

至於沒有武士的,自然是「風獅」了,金門的「風獅」造型類似中國雲南大理的「瓦貓」,只是嘴巴張的沒瓦貓大,顯得斯文許多。

這兩尊被安置在金門某聚落的兩尊「風獅」,一大一小正好反向相對。大的一尊面對風口,小的一尊面對宗祠,兩者的作用不盡相同,一為鎮風,一為鎮煞。無論如何,這哥倆齊心站在屋脊上,雖然任務不同,但是守護家園的心卻是一致,讓主人一家能夠安居樂業,事事順心如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