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烈嶼白雞(風雞)與北風王 (26)
- Jan 20 Mon 2014 00:51
守護神三之一 - 上庫(高厝)白雞
- Jun 26 Tue 2012 01:24
蛻變-金門烈嶼上東坑聚落白雞(風雞)新貌
- Jun 18 Mon 2012 00:25
搏命演出親芳澤-金門烈嶼上庫屋脊白雞(風雞)
「拜訪風獅爺」已經成為金門熱門的主題旅遊行程,甚至還有航空公司曾經推出「機加酒」的行程,以自身公司的機票作為主要交通工具,搭配提供住宿的酒店或是民宿,甚至還提供摩托車作為在金門的交通工具,給喜歡自助旅行的背包客們可以自己或在民宿業者的協助下安排旅遊行程,拜訪每尊姿態各異的金門風獅爺。
- Jun 16 Sat 2012 18:31
屋頂一隻咕咕雞-金門烈嶼東林屋脊白雞(風雞) IV
我一直覺得,旅遊最大的樂趣在於可以看見平常週遭看不見的東西,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所以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當個自助旅行的背包客,我就不會參加旅行團去觀光。住宿時,能住民宿就不會住酒店。在安排交通工具時,也會盡量選擇大眾運輸工具,或者是是租借機車,很少搭遊覽車。然後拉長在每個景點停留的時間,以自己覺得最舒服自在的步調晃盪或拍照。當然,如果能有在地的朋友幫忙那就更好了。
- May 31 Thu 2012 00:57
白雞戰蜈蚣-金門烈嶼上林白雞(風雞)
到金門旅遊是一種很愉快的經驗,雖然說參加旅行團觀光旅遊可以省卻許多安排餐飲與住宿飯店或民宿的麻煩,但是作個自己安排行程的自助旅行背包客卻能在自己喜歡的景點停留更多的時間。以烈嶼來說,大部分旅行社安排的行程是半天之內走完全島。對於從來沒有來過金門的觀光客來說,這樣的行程安排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參觀最多的景點。但對於已經來過金門旅遊或是不喜歡趕行程的遊客來說,旅行社這種操作模式就顯得有些浮面了。所以如果能夠安排不趕行程的慢遊,慢慢地遊蕩,就算是在旅行團行程中避道的景點裡也可以找到不同的旅遊趣味。
- May 26 Thu 2011 23:52
破籠而出的守護-金門烈嶼雙口風雞
- May 22 Sun 2011 19:00
轉生-金門烈嶼西方屋頂風雞II 新貌
我一直相信,關於「守護」這件事,只要發自真心,是可以永恆不變的,只是世人往往執著於表象,覺得對方的表現有點不一樣,就任意地扣上「變心」的大帽子,終至一發不可收拾,最後由相濡以沫變成老死不相往來。
- Apr 04 Mon 2011 23:59
春訪烈嶼找雞去
春天的金門,渡海的北風餘威猶在,南來的暖風帶來豐沛的水氣,兩者在島嶼上相遇,以濃得化不開的霧遮掩久別相逢的羞赧,也為大地帶來朦朧的美感。只是對歸人遊客而言,這樣的濃霧卻帶來了許多不便,一個不小心就會從金門N日遊自動升級為「關島」N+1遊,金門尚義機場也因此常常上演全武行。然而今年的春天,北風離開的腳步慢了點,南風報到的時間也遲了點,所以雖然節氣已過春分,但氣溫仍是低得緊,讓人外出時不自覺地豎起衣領,將雙手插入口袋中。
- Dec 12 Wed 2007 23:38
風中的姿態-金門烈嶼西方屋頂白雞(風雞) III
一般說來,雄雞之所以受到人的重視,就在於「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堅持,而雄雞引頸高啼的形象也一直深植許多人心中,不過如果以這樣的既定印象去烈嶼小金門找風雞可能會大失所望,因為除了少數如湖下、上林等近年新刻的石製聚落風雞是立姿之外,大部分的風雞看起來都是蹲坐的,說祂們是雄糾糾氣昂昂的大公雞,倒不如說祂們比較像是敦厚和藹的老母雞,這種老母雞的形象在屋頂風雞身上看起來特別明顯。
- Dec 01 Sat 2007 01:08
無悔-金門烈嶼西方屋頂白雞(風雞)II
風雞是烈嶼小金門的鄉土辟邪物,在大部分的資料裡都把祂與金門本島的風獅爺相提並論,不過關於風雞的資料比風獅爺少很多,大部分引用的資料都脫胎於金門日報林文鍊先生寫的文章:烈嶼風雞傳奇故事(http://www.kmdn.gov.tw/pub/pub-2004-4-30-20-41-34.htm)。這篇刊登於2004年的文章也整理了當時記錄到的烈嶼風雞,不過經過了這些年,數據已經有所異動,有些現在也找不到了。除此之外,這篇文章主要的重點在於故事傳說,關於風雞的種類與材質著墨不多。不過林馬騰先生的風雞與神雞(http://www.kmdn.gov.tw/pub/pub-2005-3-1-20-4-37.htm)一文則補足了部份的缺憾。
- Nov 24 Sat 2007 22:39
日月星辰為證-金門烈嶼東林屋頂白雞(風雞)III
《韓詩外傳》:雞有五德—文、武、勇、仁、信:「田饒謂哀公曰:『君獨不見夫雞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信,信也。雞有此五德。』」
- Nov 23 Fri 2007 20:57
守護靈忠一風雞-金門烈嶼東林屋頂白雞(風雞)II
對於聚落來說,廟宇具有守護的功能,無論在宗教信仰、聚落風水及空間配置上,都有護衛村境平安的作用,也因此金門的傳統聚落中大多會有一座廟宇,雖然有時會因為缺乏財力無法建廟,或是因為其他原因加建的廟宇,但是「一村一廟」的原則很少被打破。
- Nov 21 Wed 2007 07:43
聞「風」而「陶」-金門烈嶼東林屋頂白雞(風雞) I
- Jan 23 Tue 2007 23:03
金門烈嶼黃厝看門風白雞(風雞)
- Jan 22 Mon 2007 23:19
雙城-金門烈嶼黃厝聚落白雞(風雞)
- Jan 20 Sat 2007 13:20
神隱-金門烈嶼庵頂聚落白雞(風雞)
傳說,如果有小孩子不聽話,擅自跑到山林裡去,山林裡的神明就會把這個小孩子帶到祂所居住的世界,日本人把這種現象稱為「神隱」,後來延伸到只要在山林裏頭發生不明原因的神秘失蹤事件,就會被叫作「神隱」。
- Nov 03 Fri 2006 21:56
屋頂一隻瓷公雞-金門烈嶼西方屋頂白雞(風雞) I
- Oct 30 Mon 2006 13:51
荒煙漫草雞中藏-金門烈嶼上東坑聚落白雞(風雞)
- Oct 15 Sun 2006 01:10
池塘邊的純白-金門烈嶼南塘聚落白雞(風雞)
- Oct 15 Sun 2006 00:02
灰泥柱上的灰雞-金門烈嶼東坑福德宮旁聚落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