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中正堂

從金城市區往經光前路往慈湖,會經過一所校地廣闊的學校,幾個四柱三開間的牌坊式出入口及花崗石堆砌而成的矮牆有著與台灣大多數學校不同的戰地風情。這所學校就是曾經是金門最高學府的「金門高級中學」。整個校園建築中最特殊的,應該是第二個入口內的洋樓建築。純白如雪的外觀總是吸引著人們的眼光。

這棟建築,就是金門中學學生及校友心目中的「白宮」-「中正堂」。 

DSC_0957.JPG 金門中正堂

雖然「中正堂」是金門中學校園建築的一部分,但事實上「中正堂」的歷史早於金門中學。

在「中正堂」一樓大門兩側的外牆上有兩塊大理石石碑,說明「中正堂」的命名及興建緣由。

左牆上的是《中正堂建築誌》:

中正堂建築誌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春,本黨內部怯懦反側之輩怵於暴俄與朱毛奸匪之猖獗,頓忘本黨革命責任之莊嚴使命,竟卑劣無恥向賣國殃民之朱毛奸匪求和,一般企圖苟安國民無復作飲鴆止渴之吶喊。我 總統蔣公目擊心傷乃告退隱,革命勢力遂失領導,奸匪趁機南渡。不一年,莽莽神州全告陸沈。雖有百萬忠貞之士託命海上,然大敗之餘情均惶亂,匪復聚眾來窺我中華民國族所賴以圖存之革命大業,實已到千鈞一髮關頭。當此之時,我 領袖蔣公既悲故國之淪亾,又憫部曲之窘迫,欣然以見危授命之大德,毅然任繼絕興廢之艱鉅,三十九年三月復職台北。十月之後,士飽馬肥,氣象昂騰,上下一體,中外交頌。其間曾兩挫匪鋒於金門,對反攻大陸光復中華之信念益臻堅定而為期匪遙矣。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二兵團,本我 領袖蔣公手創之革命武力,大陸敗退之後屯戍金門。蕞爾孤島遍野風沙,軍民十萬風雨飄搖,隔岸奸匪勢極洶洶,四臨大海波濤茫茫,勢實危殆。但自我 領袖蔣公復職之後,械彈被服源源賜予,餉糈器材滾滾不絕,蓋不獨遊子有家,抑且燃起吾人重回祖國再造革命之理想。感恩懷德之餘,適本克難運動之召,爰率全體軍民脩建大廈一座,並蒙行政院長辭脩陳公題名曰「中正堂」誌我領袖之偉大,且勗我全體軍民永為三民主義之信徒而效命焉。是為記。

 

中華民國四十年 月 日

右牆則是《興建中正堂序》:

民卅八稔秋,時值赤禍橫流,神州陸沈,國家民族繫乎存亡絕續之頃。我國民革命軍第十二兵團義不帝秦,忍辱負重,雄戍於此地瘠民困之孤島金門,兵團將士赤膽忠肝,敵愾同仇,以生聚教訓之精神,作孤臣孽子之苦鬥,旋以此一年之間,即獲致古寧頭與大担兩役之光榮勝利,蕞爾島上,殲匪數萬,蜚聲中外,薄海同欽,已為反共抗俄史上寫下輝煌燦爛之一頁。

兵團司令官兼閩主席胡公伯玉,整軍經武,勤政愛民,今日之金門己馬肥士壯,安定繁榮,匪特為復興民族基地台灣之前衛,且為自由中國反攻大陸之跳板,更如太平洋中不沈之航空母艦,東南海上堅強之反共堡壘,是千古不朽之歷史聖地也。本營官兵忝属麾下,駐節此間,得而追隨兵團將士之後,共負反共抗俄之責,竊以為榮焉。

兵團為揮戈大陸反攻前夕,以與金門此歷史聖地留一世人永恆之紀念,並為景仰領袖蔣公震古鑠今之功勳,特於今年十月授命本營興建中正堂,矗立本島后浦之陽。鳩工建築時僅三月,此宏偉鉅大之工程乃在本營官兵實踐克難運動聲中完成之矣。

中正堂佔地九百五十有一平方公尺,建築工程之雄偉壯觀,徵諸金門尚屬僅有,即於我國工兵史中亦堪稱創舉。本營官兵遵奉 國父「雙手萬能」明訓,茲已發揮高度克難精神,用腦揮汗設計繪圖,胼手胝足完成任務。願此具有歷史價值之偉大勝蹟,能以啟發本島軍民忠黨愛國之精神,而為垂千秋萬世所有瞻仰,則本營之官兵為願已足。謹以為序。

陸軍工兵二十團第三營營長張才良施工 連長劉雲峰、陳懷立、廖光燕設計繪圖 徐甘泉、王應嵐暨全體官兵

中華民國四十年 月 日立

從這兩塊碑文的內容來看,當年興建「中正堂」並不是作為興學之用,而是為了與金門此歷史聖地留一世人永恆之紀念,並為景仰領袖蔣公震古鑠今之功勳」,在本質上是一個紀念性建築。

金門中正堂

至於「中正堂」與「金門中學」的淵源,從胡璉將軍所著《金門憶舊》中《管‧教‧養‧衛》一文中可以看出,前因是抗戰末期的學潮與民國卅八年四月一日的南京大遊行,由於當時學子的瘋狂悖離行為,讓將軍決定好好管教金門學子,於是在民國四十年八月十四日將私立金西中學、金東中學兩所學校合併為金門中學,分成初級及高級兩班,地點就在「中正堂」,首任校長是由政治部傅亢上校充任。

早期教室建設的經費是由胡璉將軍跟行政院長陳誠爭取而來,當時行政院每個月撥給福建省政府三萬元,這些錢剛好蓋一間教室,於是一個月蓋一間教室,一年之後環繞「中正堂」蓋了十二間教室,才有了初步的規模。

金門中正堂 金門中正堂

長期以來,「中正堂」除了作為金門中學師生的大禮堂之外,也是金門軍民集會的場所。但在戰地政務解除之後,「中正堂」的使用頻率大幅降低,建築也因為走過半個世紀而呈現老態,所以在民國九十八年由經過金門縣政府和金門縣議會等支持補助新台幣4600萬元重修,整修完成後在今年五月廿日舉行剪綵啟用典禮。

金門中正堂 金門中正堂
金門中正堂

「中正堂」是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結構的三層樓建築,主要作為禮堂集會用。整個建築分為西式建築風格的禮堂前樓與採拱形屋面的集會廳,佔地三百多坪,建築線條簡潔,以白色油漆粉飾外觀,展現出明亮大方的軍事建築風格。

金門中正堂

整修完成的「中正堂」前樓,一樓入口處放了一幅巨大的前總統蔣中正先生的畫像,後面則是以他當年所題的「毋忘在莒」為背景。

金門中正堂

作為集會空間的集會廳高僅一層樓,屋頂為拱形屋面,並且為了排熱加裝散熱口,這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建築技術。

金門中正堂 金門中正堂

集會聽的內部原本可以容納九百人,整修後共有一千零四十個座位,並且將後面座位的高度逐漸加高,以符合觀眾需要,讓座位在後面的人也可以看見舞臺。

而舞台也向後延伸,除了增加表演空間之外,也加強了音響與燈光設計,更符合現代表演的需求。

金門中正堂 金門中正堂

「中正堂」為了展現宏闊氣象,取雄峙虎踞以臨大陸之勢,所以把地點選在高崗上。但金門冬天時的東北季風非常強,學生上課常因為門窗震動的聲音而無法專心求學。於是,胡璉將軍將司令部及學生的晨操改成搬石塊。當時時值為金門司令官的胡璉將軍為培養金門軍民克難奮鬥的精神,也跟著從二公里外的山前村搬運石塊構築中正堂週邊的圍牆,傳為美談。

當時搬石頭可以說是金門的全民運動,連平日在各部隊演唱的「粵華平劇團」旦角劉玉霞小姐也在行列中,以十五六歲的年紀用手帕包碎石頭參與,也讓將軍在《金門憶舊》中寫下「後人莫道石一塊,玉虎偷窺香猶香」的詩句。

金門中正堂 849
金門中正堂

至於「中正堂」前方那個四柱三開間的大門就不是金門中學興學時所興建的了,都是日後所建。寫有「金門中學」的牌坊是建築是民國四十九年金門中學復校時,當時的金門司令官劉安祺所建。如今幾個造型特殊的出入口與「中正堂」都成為金門中學的地標性建築了。

金門中正堂 金門中正堂
金門中正堂

這一次「中正堂」的整建工程中,在集會廳的後側加建了一幢三層樓建築,作為展演準備空間、校史館及會議室等,外觀雖然與「中正堂」前樓的外廊式建築不同,但簡潔大方的風格卻沒有太大的改變。在時光的洪流中,新的元素會不斷的融入舊有事物中,要如何延續傳統的精神且兼顧符合時代的特色,其實也一直考驗著主事者的心力。「中正堂」重修了,新加入的與舊有的協調地合為一體,與其他重修後兩者格格不入的建築相比,「中正堂」是幸運的,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延續著初建時的純白,映照著每個時代記憶。 

 金門中正堂 金門中正堂

資產資料

名稱:金門中學中正堂
古蹟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建築物類
公告日期:2003/03/31
公告文號:府教社字第092001570 號
行政區域:金門縣 金城鎮
地址或位置:光前路94號
定著土地之範圍:金城鎮城段1803-000地號
指定理由:具歷史文化意義足以為時代表徵者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現狀:良好

簡介:
建於1951 年,位於金城西門與下浦下之間的高地,由陸軍工兵20 團第三營營長張才良施工,連長劉雲峰、陳懷立、廖光燕設計、王應嵐及徐甘泉繪圖暨全體官兵授命興建。時值胡璉將軍任金門司令官,為培養金門居民克難奮鬥的精神,躬身表率,從2 公里外的山前村,搬運石塊構築中正堂週邊的圍牆,傳為美談。中正堂為1座3層樓的禮堂建築,採用鋼筋混凝土為材料,RC柱樑結構,屋頂為拱形屋面(vault)。禮堂前築白色3層外廊樓廳及校史室,後為1層高的集會空間,面積達951平方公尺,可供900人使用,與入口4柱3開間的牌坊,共同成為金門高中的門面與地標建物,屋頂加裝散熱口,是當年極進步的建築技術。

資料來源: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北雁南飛 的頭像
    北雁南飛

    北雁南飛-金門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