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太武山毋忘在莒勒石

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11月,金門政務委員會邀請地方名士傅必聰、戴海容、羅志超、王秉垣、李怡來、顏西林、李朝啟、曹之冠、夏明翼、黃璉等人品定「金門新二十四景」,在那個戰地政務時期,品定出來的景點自然都充滿了軍系的陽剛色彩,這其中有許多至今仍為遊人到金門必到之處,而二十四景居首的「聖筆蘸雲」即為太武山巔的毋忘在莒勒石。

范叔寒《金門二十四景詩》:

豐碑高聳入雲天,聖筆提詞億萬年。復國毋忘身在莒,相期猛著祖生鞭。

隨著時空背景的變遷,金門風景勝跡的品定也不再以戰地特色為主要考量,昔日在二十四景中佔七席的太武山區,到了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票選新五星十景時更是連一項都沒入選。不過這並不影響毋忘在莒勒石所代表的時代意義,它依舊與莒光樓合併被列入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中。

位於太武山頂的毋忘在莒勒石是前總統蔣中正先生在民國四十一年(1952年)五月題字,而後經戰地司令官胡璉將軍委請蔡清發與張再興父子鐫刻於石壁上,以戰國時期「田單復國」的典故,鼓舞軍民士氣,勉勵國人效法,建設臺澎金馬,達成反攻復國使命。後來與建英雄館,也依此典故命名為「莒光樓」。

金門太武山毋忘在莒勒石

「毋忘在莒」這四個字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裡,依據《金門縣志》卷一 大事志所記:

民國四十年十二月廿九日

總統蔣公巡視金門,駐蹕二天,在昔果山廣場校閱部隊,參觀戰技表演,與官兵代表會餐,指示加強戰備及造林等。居民薛季芝等上書恭請頒題紀念。乃於翌年元月頒寄「毋忘在莒」四字,勒石於太武山巔,勉勵金門軍民,效法前賢,反共復國。

既然總統墨寶都已經頒下來了,再來就要找個好地方刻上去,為了這件事特地成立委員會,負責聘請雕刻工匠,最後找到福建惠安籍的大師傅蔡清發,及其兒子張再興二人。完工後留下一個碑記:

毋忘在莒勒石序

金門孤懸海上,一衣帶水間,與南、同、澄、廈相望。民國三十八年冬,朱毛奸匪席捲大陸,金門之危殆已如千鈞一髮,國軍第十二兵團司令官胡將軍伯玉,率其英勇勁旅轉戰來金,於島之西端古寧頭憑江一戰,聚殲么麼四萬餘眾,卒使氣焰萬丈之匪氛,挫折殆盡。而白浪滔滔,黃沙滾滾之小島,乃舉世矚目,而盛譽為東方反共抗俄基地,台灣之屏障焉。 

總統蔣公中正於三十九、四十兩年之冬,蒞巡本島,十萬軍民慶幸瞻仰 元首光儀,並親聆垂訓,邑人士庶,以此為萬世殊榮,乃相率叩轅,請求胡兼主席伯公,轉懇總統頒賜墨寶,以留蒞巡之跡。蒙寵賜「毋忘在莒」四字至金

總統之心,蓋喻本島與台灣如戰國時齊之基地,全島軍民展拜之餘,感奮無已,誓願勵忠貞,以副垂示之望。謹於仲夏之月,勒之太武山石,並為序。

金門全體軍民謹鐫

中華民國四十二年    九 月

董其事  顏西林 薛季芝 薛崇武 陳卓允 王秉垣 李逢時 

 金門太武山毋忘在莒勒石

弔詭的是,「毋忘在莒」真正的典故其實出自漢劉向《新序雜事編》:

桓公與管仲、寧戚飲酒。桓公謂鮑叔曰:「姑為寡人祝乎!」鮑叔奉酒而起曰:「祝吾君無忘其出而在莒也!使管仲無忘其束縛而從魯也!使寧子無忘其飯牛於車下也!」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與二大夫皆無忘夫子之言,齊之社稷必不廢矣!」

是要人在富貴時別忘記昔日困蹇的生活........

所以,後來這塊勒石旁多了一塊「毋忘在莒本義」的石碑:

毋忘在莒本義

總統蔣公於四十一年元月題石於金門太武山之陽,曰:「毋忘在莒」,蓋有軌於齊安平君田單,以區區莒、即墨之地,盡復齊七十餘城,特勉國人毋忘此義,必日以反攻復國之志相勉也。謹按:戰國之際,燕使樂毅伐破齊國,齊襄王以世子走莒,時惟莒與即墨不下,莒及即墨士大夫相與推田單為將軍以拒燕。田單乃身操版鍤,與士卒分功,妻妾編於行伍之間,盡散飲食饗士。並收城中牛千餘,為繪絳衣,畫五彩龍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鑿城數十穴,夜縱牛出,壯士五千人,隨其後,牛尾熱,怒而走燕軍,而城上鼓噪,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天地,燕軍大駭奔走,齊人遂夷殺其將騎劫,而齊七十餘城皆復,乃迎襄王入臨淄聽政,襄王封田單號曰「安平君」云。我今日金、馬、臺、澎,亦猶當時之莒與即墨,而俄寇驅策共匪佔我大陸,殘我民命,視之燕當時盡劓所得齊人,與盡掘齊先人壟墓,更千百倍其酷且烈也。以我全體軍民,皆以毋忘在莒自勉,則所謂德慧術智,恒存乎疢疾。所謂殷憂啟聖,多難興邦,胥將於此中驗之矣。而反攻復國,滅此朝食,必不獨踵武於前烈而已也。

中華民國四十八年十二月吉日秦孝儀承 命敬撰並書。

這段故宮博物院前院長秦孝儀先生所寫的文章給了「毋忘在莒」四個字一個新的時代定義。

金門太武山毋忘在莒勒石

依據「軍事新聞通訊社」的報導:

(軍聞社記者李岳耿特稿)

金門,這座走過烽火歲月的英雄島,滿載著豐富的戰地觀光色彩及石刻作品,其中,鑿刻於民國四十一年的太武山「毋忘在莒」勒石,應當是名氣最響亮的一處景點;郵政總局曾在四十八年發行兩套以金門為主題的郵票,一是莒光樓,另一即是「毋忘在莒」勒石,隨著郵票發行世界各國,早已馳名中外。

民國四十年十二月廿九日,先總統蔣公巡視金門,駐蹕兩天,在昔果山廣場校閱部隊和視導戰技操演,並主持防區軍民代表餐會,指示加強戰備和造林工作,後來有地方上的父老,以薛桂枝為代表,特別上書請求先總統蔣公頒題,垂訓外島戰地軍民。 當時,代轉上書的金防部司令官胡璉將軍還認為蔣公才剛復行視事年餘,國事紛擾,世局多變,日理萬機之際,恐怕無暇顧及此事;未料上書一個多月後,蔣公親頒墨寶「毋忘在莒」四個字,上面同時署名,還有年月,送達金門,令地方軍民驚喜萬分。 墨寶送至金門之後,胡璉將軍即指示時任金防部政治部主任,兼金門縣行政長李德廉鳩工雋刻,但刻石的首要工作,就是得先尋一處適合題刻的地方,前後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才找到地勢高聳,可以俯瞰整座金門島的現址。

為了籌劃這項工作,地方人士陳卓凡、顏西林、薛崇武、薛桂枝等人特地成立委員會,負責聘請雕刻工匠,最後找到福建惠安籍的大師傅蔡清發,及其兒子張再興二人,工期時間為四個月。

當時參與工程的總共有十個人,只有廿歲的張再興和父親蔡清發,他們父子倆及負責三餐伙食的莊水九待在山上最久;由於這塊高約四丈,寬約二丈的大石頭,下方十分漥深,施工人員用二具各十三層的木梯接起來,也只能攀爬到「莒」字下面,所以必須要搭鷹架,但金門能找到的竹竿都很細小,只適合在興建一般民宅時使用;後來他們聽說早幾年大陸曾飄過來十支俗稱「透尾竹」的大竹篙,每一支都有「大碗公」般的粗,約四吋寬大小,循線找來使用,果然四平八穩,工作期間即使碰到變天、颳大風或下大雨,也沒有發生過摔人事件。 而施工人員遇到的另一難題,是工期從暮春迄夏季,天氣時好時壞,施工只能斷斷續續;最麻煩的則是當年太武山上光禿禿的一片,山風十分強勁,放大的紙張被風颳得四分五裂,根本無法在巖壁上描刻,最後還是蔡清發大師傅想到一個方法,就是先由他將放大的紙稿,舖在大石腳下,先用大尺量尺吋,再指點站在巖壁高處的兒子張再興,遂字用墨斗線在石壁上做「記號」,以最吃力但也是最妥當的方式完成標記,才開始依描繪的線條動工,很艱辛地在四個月後如期完工。

胡璉將軍的「金門憶舊」回憶,勒石完工後,有一次蔣公再度巡視金門,見「毋忘在莒」勒石左前方有「海印寺」,右前方有「蟹眼泉」,放眼望去氣象萬千,海上碧波萬頃,還隨口對一旁的胡璉將軍問道:「你懂得風水?」胡璉將軍一時答不上話,蔣公又說:「這裡的山峰、大石,看來都還算不錯!」至此始知,蔣公對勒石選定的位置,至感滿意。

為了讓當地軍民清楚「毋忘在莒」的精義,四十八年間,蔣公再度蒞臨前線,當時正是八二三砲戰之後,兩岸局勢板蕩,遂又命秦孝儀撰寫並勒石「毋忘在莒本義」,詳述田單以莒、即墨兩座城池為根據地,大敗燕國,收復七十餘座失城的史實,藉以惕勵前線軍民。

另外,張再興老師傅其它的重要作品,還有太武山「鄭成功觀兵弈棋處」、「擎天石室」、水頭「吳稚暉先生海葬紀念碑」及大膽島上的「自由屏障」等。

「毋忘在莒」勒石,是金門十分重要的軍事地景,更是名聞國際的摩崖石刻;雄峙在太武山上,不僅見證了金門烽火歲月的輝煌歷史,也訴說著軍民同島一命、生聚教訓的今昔。

出處: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31409

金門太武山毋忘在莒勒石

當然,現在已經很少人把「復國」的口號掛在嘴邊,人們所在乎的是要如何「富國」,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太武山頂的毋忘在莒勒石見證了一個特殊的時代氛圍,也成為一種精神的代表,至於本義到底如何,那就不用太過深究了。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