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金門,人們期待瑞雪。
金門的雪,不是六出紛飛的潔白冰晶,而是一種高掛枝頭,染著羞怯粉紅的素淨花朵。
金門山林中有一種叫作「豆梨」的植物,默默地在太武山與五虎山上帶著濕意的向陽丘陵生長。
在過往的年代裡,它曾經被當成「棠梨」,以為是不產於台灣的物種。
產不產於台灣,其實也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經在金門野地裡存在了無數個歲月,是金門山林間一種無法被取代的美麗存在。
我與金門豆梨的初次相遇,是在五虎山登山步道山后登山口。那一年春天,因為個人因素,三月中回金門一趟,遇見了花季即將結束的豆梨。
登山口的這一棵豆梨樹,是我對金門豆梨的第一印象,當時滿地飄落的白色花瓣,讓我深刻感受到一種萬紫千紅中的淒清凋零。
今年的五虎山,因為長時間雨量不足,讓豆梨的花期延後到三月,往年二月底就滿開鋪天捲地的畫面,到了三月初卻大多是含苞待放的蓄勢待發。
更多的是新生萌發的綠葉,不少大樹已經先萌發出新葉,讓人對今年五虎山的豆梨盛況不免有幾分擔憂。
矮處樹叢間,依舊有豆梨花應時而開。
這些豆梨花,讓今年的五虎山登山步道有了雪的可能。
金門豆梨的美,已經被政府公部門看見了,幾年前就在金門植物園附近的苗圃裡,與其他其它幾種有觀賞價值的金門原生植物被培育在這裡,將來要推廣到整個金門。
因為有了這一片苗圃,金門的三月,有了雪的可能。
我不禁想像,像這樣細緻的花,開滿整個金門的時候,會是一幅怎麼樣的風景?
古往今來,歌詠梨花的詩文太多,關於金門豆梨的詩篇,或許即將展開。
除了公部門,金門許多私人的庭院中也有豆梨的蹤跡。
林厝一處私人庭園,主人是個飽學之士,庭園中有兩棵種了五六年的豆梨開花了。
今年是這兩棵豆梨樹的第二次花季,今年的花況比去年更好,或許等到明年,豆梨盛開時,樹下就可以辦一個滿樹梨花相伴的茶席聚會。
今年遇到最大的一場三月雪,是在環島北路的一處私人農地上。
整個豆梨花盛開的景象,讓人對於未來整個金門的三月雪景,有了更深切的期待。
金門,可不可以,在往後的每個三月裡,被豆梨的春雪覆蓋?讓大家對豆梨開花有了期待?
金門植物基本資料 |
||||||||
中 名 | 豆梨 | 科 名 | 薔薇科 | |||||
學 名 | Pyrus calleryana Dence. |
別 名 |
鹿梨 | |||||
金門分布 | 主要分布於淺山丘陵及花崗片麻岩地區。 | |||||||
全球分布 | 產華中、華南及台灣北部叢林,分布中南半島至日本。 | |||||||
性 狀 | 落葉喬木。葉互生,厚紙質,闊卵形,先端尖,基部略呈圓形或闊楔形,葉緣有鈍鋸齒,葉柄長1-4公分。繖形總狀花序,花梗長2-3公分,花瓣5片,白色圓形,先端凹頭,萼片5裂,雄蕊20枚,花柱2枚。梨果球形,咖啡褐色,果徑7-10毫米,果皮上有斑點。 | |||||||
用途/解說 |
豆梨為薔薇科梨屬植物,它的梨果小巧似豆,果徑大小還不到一公分,和食用的梨子相去甚遠,豆梨的稱呼可以說名符其實。開花同時展葉,有時枝條具刺,冬季落葉明顯,葉落前會轉成紅色,相當明豔。 金門野生梨屬植物,僅此一種,野生植株很少,結實情形不好,有滅絕危險。 |
|||||||
備 註 | 部分文獻將果實頂端具宿存萼片,葉具細尖鋸齒緣的族群分成另一個分類群,稱為台灣野梨(Pyrus taiwanensis Iketani & Ohashi) | |||||||
資料來源 |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浯洲芳草》;臺灣樹木解說第一卷 |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