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岐」是一個古老的聚落,居民以「吳」「蔡」兩姓為主,其中「吳」姓先祖是在明朝萬曆年間從晉江下吳梁仔橋移居而來,「蔡」姓則是在明朝初年就移居金門太武山邊,在萬曆年間為避戰亂才遷徙到安岐。安岐有四座廟、一尊風獅爺及一座全金門獨一無二的「風雞咬令箭」,這些構成了嚴密的防護網保護整個聚落。

雖然共同居住在安岐,但每年農曆十月廿二日時不同姓的居民各自有自己的祭祀對象,「蔡」姓人家會祭拜風獅爺,而「吳」姓人家則是到「風雞咬令箭」處祭拜。

一般說來,金門本島聚落的聚落辟邪物以「風獅爺」為主,小金門則是「風雞」,就像以風雞為主的小金門也有風獅爺,以風獅爺為主的金門本島也有風雞辟邪,雖然是唯一的一個,但總是證明了風雞是大小金門共有的聚落辟邪物。

所謂「雞鳴一聲天下白」,雄雞高鳴即代表太陽將要高升,妖魔鬼怪最怕看到太陽,因此聽到雞鳴就會開始躲藏,也因此「雞」成為聚落防護網的一部份,變成了聚落辟邪物的一員。

最早的「風雞咬令箭」是一塊石碑,被立在后沙經西堡往安岐的路邊,用來阻擋這條路帶來直對安岐而來的煞氣。後來這塊石碑逐漸被風化,加上通往安岐的路拓寬,居民於是在原址後方重新豎立了一個四角形的塔狀物,最上方放了一個石刻八卦,下方對著路衝的那一面畫著一隻回頭叼著箭的公雞,雞下方則挖了一個洞,裡面放了一個烘爐一個。另外三面則寫上吉祥話,左側寫「來龍去虎」,右側寫「合境平安」,背面則是「添丁進財」。

「來龍去虎」是希望能夠引進以「龍」作為代表的吉祥之氣,然後去除以「虎」所代表的煞氣,整句話就是趨吉避凶的意思,把面對道路的這一面寫上這幾個字就是希望能夠帶來好運。而「合境平安」與「添丁進財」則是居民共同的期望,讓寫著這兩句話的地方面對聚落,讓居民一開門就可以看到這兩句吉祥話,頗有開門見喜的感受。

「風雞咬令箭」是全金門的孤例,而公雞所叼著的其實不是「令箭」,而是作為武器的「箭」,不知道「風雞咬令箭」這個名字到底當初是誰先使用?又為何使用這個名字?文獻紀錄上無法看到之前石碑的模樣,所以這個問題目前是無解的。不過對安岐居民,尤其是吳姓居民來說,只要能保佑平安就好了,管它叫什麼名字,太極、八卦、神雞、烘爐等所構成的多重防禦能夠保護聚落才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