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林是金門國家公園範圍中最具閩南風格的傳統聚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是宗祠,「七座八祠」已經被指定為國定古蹟。
「七座八祠」中,建築年代最早的是蔡氏家廟,依瓊林蔡氏祖譜推斷,大約在明朝中期就已經存在,供奉瓊林蔡氏始祖十七郎公到五世靜山公的先人與歷代仕宦鄉賢等三十五人,為全瓊林蔡氏所祭祀。從六世起分成竹溪系與樂圃系兩系,兩系從明朝中葉後陸續得到功名,顯赫發達後為了光宗耀祖,各自籌建宗祠,所以瓊林在同時期出現了兩座六世宗祠,其中一座是六世樂圃公暨十世廷輔公宗祠,另一座就是六世竹溪公宗祠,也被稱為坑墘祖厝。
與瓊林蔡氏家廟與六世樂圃公暨十世廷輔公宗祠相比,六世竹溪公宗祠外觀顯得素樸了許多,華麗程度也不如鄰近的幾幢民宅,從石材與形式來看,應該是建於明朝末年。瓊林村老推測,它應該是建於明末清初,期間可能經歷康熙初年頒布禁海令,所以無法從大陸取得豐沛的資源,所以只有牆壁上半段是紅磚,下半段使用的則是金門當地產的花崗岩。建築格局也是一落的三合院式建築,由正殿、翼廊、圍牆、院牆門圍繞而成。
如果不是院牆門上這一塊「六世宗祠」的門額,這裡樸實無華的樣貌,應該會被看成是一般民宅吧!
這個門雖然沒有繁複的裝飾,但是門頂的燕尾脊線條順暢,宛如一抹優雅的微笑。
就算不走進建築內部,只要抬頭欣賞瓊林六世竹溪公宗祠(坑墘祖厝)的屋脊,都可以見到優美的弧線。
從比例上來看,瓊林六世竹溪公宗祠(坑墘祖厝)的兩側翼廊比較狹窄,但是正殿屋頂上的五道筒瓦卻向世人宣告這一房的祖先曾經有過官職。
現在看到的瓊林六世竹溪公宗祠(坑墘祖厝)是民國八十五年八月一日動工整修,到八十七年五月竣工後的樣貌。雖然整修時使用了現代的建材,但在將近二十年的光陰揉合後,不同年代的構件都成為古蹟不可或缺的歷史痕跡。
瓊林六世竹溪公宗祠(坑墘祖厝)的地址是瓊林街1號,進入瓊林大街前都會先看到這棟建築物。
錦林瓊林街側的側門上掛了一塊牌子,告訴人們老宗祠在現代兼具瓊林老人會的功能。
午後的老宗祠,裡面靜悄悄的,桌椅在這個無人的空檔裡,無聲地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
走進瓊林六世竹溪公宗祠(坑墘祖厝),只要站在門口把頭左右轉就可以看見老宗祠所有的建築格局了。
正殿裡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提督軍門」的視覺意象,無論是正中央高掛的匾額,還是週邊高懸的燈籠。
「提督軍門」匾額,整塊匾額上的文字是:
嘉慶十九年歲次甲戌孟秋榖旦
提督軍門
欽命參贊大臣畫像紫光閣江南江北狼山總鎮蔡攀龍立
講的是蔡攀龍的事蹟,他是竹溪公派下功名最顯赫的武將,為上坑墘房二十世子弟,官至福建陸路提督,賜「健勇巴圖魯」名號及賞戴花翎,加參贊大臣銜。事蹟在《臺灣文獻別冊41》中有詳細的記述,全文可以點「紫光閣畫像功臣蔡攀龍」閱讀。
匾額下的祖龕門平常是緊閉著的,只有冬至祭祖時會打開。
現在瓊林蔡氏小宗只剩下蔡守愚派下裔孫在藩伯宗祠與竹溪公派下在六世宗祠進行秋祭儀禮,其他各小宗宗祠的祭祖活動在戰地政務時期即已停止。
六世竹溪公宗祠(坑墘祖厝) 的祭祀圈包括上坑墘、下坑墘、大厝、前坑墘四房,祭祖是由頂坑墘派下裔孫負責,現由居住於瓊林與小徑約八家戶參與輪值祭拜,每年冬至輪值一位頭家,並由該頭家負責準備三桌菜餚以供八家戶(男女皆可)參與「食頭」。
在沒有祭祀的日子裡,六世竹溪公宗祠(坑墘祖厝)是由瓊林老人會使用,宗祠裡有一張金門縣人民團體立案證書。
證書下的記事牌上,貼著紀錄捐贈的紅紙,從現在上面留存的來看,大部分的人都是送茶葉。
旁邊書櫃上有一塊閩南濟陽堂聯誼會送給瓊林蔡氏家廟的匾額,上面寫著「宏揚祖德」。
在太武山環境資源網的資料中,六世竹溪公宗祠(坑墘祖厝)曾經是瓊林戰鬥坑道支坑道的出入口之一,但如今在地表上幾乎已經看不見相關的痕跡,只剩下來自各方的桌椅,與村落的老人們共同渡過每一個歲月靜好的日子。
金門縣文化資產基本資料 |
||||||||||
名 稱 | 瓊林六世竹溪公宗祠(坑墘祖厝) | |||||||||
地 址 | 金門縣 金湖鎮瓊林街1 號 | |||||||||
類 別 | 古蹟 | 等 級 | 國定古蹟 | 種 類 | 宗祠 | |||||
法令依據 | 文化資產保存法 | |||||||||
公告日期 | 2003/12/01 | 公告文號 | 府教社字第0920057150 號 | |||||||
評定基準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 |||||||||
登錄理由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 |||||||||
創建年代 | 肇建年代不詳 | |||||||||
歷史沿革 | 六世竹溪宗祠肇建年代不詳,但根據宗祠內「提督軍門」匾來看,清嘉慶年間即己存在。而宗祠於民國六十六年瓊林戰鬥村地下坑道工程中,被選定為支坑道之出入口。目前宗祠除重要祭典活動外,平日則做為「瓊林老人會」會所之用。 | |||||||||
主祀對象 | 六世開坑墘、大厝房祖蔡一禾(號竹溪)公、六世祖妣張孺人,七世章圃公,八世可立公,九世:世國公、同祖公、寧祖公、賢祖公、勝祖公,十世:忠敬公、忠義公,十一世:應助公、應觀公,十二世:周義公、周啟公、周敏公、周鼎公等十七位先人的神主牌位。 | |||||||||
陪祀對象 | 左祀梓潼帝君(即文昌帝君)、右祀福德正神 | |||||||||
外觀特徵 | 建築平面格局為單進式(三開間)─牆規門、翼廊,面積152.72㎡(含天井) | |||||||||
現 況 | 「瓊林老人會」會所 | |||||||||
備 註 | ||||||||||
資料來源 | 太武山環境資源網 |
國定古蹟瓊林蔡氏祠堂建築群(請點圖閱讀文章)
祠 堂 |
||||
六世前庭房宗祠 |
||||
|
||||
書 齋 |
風獅爺 | |||
|
粉絲專頁
北雁南飛-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