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通往古金門城渡口的路旁,面對著更古不變的海洋。海的那一頭是萬古不移的神州大陸,眼前是一塊巨大的岩石掩映在雜樹蔓草之中。

「這一塊就是包袱石。」金門好友這樣告訴我。

我仰望蔚藍天空中輕柔如絮的白雲,想起了兩句詩: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這是文天祥正氣歌裡兩句話,文天祥是南宋的狀元,在蒙古大軍直攻南宋首都臨安時以一介文人之身解救國難,結果就像歷史上的記載,南宋終究是滅亡了,文天祥也被押解到大都,被關在一間小牢房裡,元世祖幾次招降,他堅持「一死之外,別無他求!」,並在牢中寫了「正氣歌」,藉由歌頌歷代烈士,表現出不降於異族浩然正氣。

正氣歌裡歌頌烈士的詩句有: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其中「為張睢陽齒」講的是唐朝忠臣「張巡」的事蹟。

依照《辭海》的敘述,張巡的事蹟如下:

張巡,唐南陽人。開元進士,歷清和、真源二縣令。安祿山反,巡起兵討之,與許遠守睢陽,詔拜禦史中丞。賊至,日中二十戰,氣不稍衰。後被圍。數月不解,糧盡,掘鼠羅雀以食,至殺愛妾以饗士。時賀蘭進明為節度,屯臨淮,忌巡聲威,坐視不救,城陷,罵賊被殺。

這段敘述中,張巡是個可以殺自己愛妾給守城兵士做食物的人(也有故事說這位愛妾是自盡的),其實這段敘述是很保守的,在其他記述裡,當時的睢陽城兵士沒有食物,先抓老鼠麻雀為食,吃光後張巡殺愛妾,一起守城的許遠殺家奴,如此還是解不了飢荒,然後就開始殺城裡的女人,吃完女人再殺不能作戰的老人,長期的消耗,睢陽城最後還是被攻破了。

宋朝錢希白的《南部新書》中,則講述了另一個面向的張巡傳奇:

張巡,每戰大呼,牙齒碎,皆及敗,尹子琦視之,其齒存者不可三四。初守寧陵也,使南齋雲詣賀蘭進明乞救兵,進明大宴,不下喉,自吃一指為食,進明終不應,以至於破。

這段故事裡,張巡是個作戰時會咬牙到牙齒碎掉的人,這是因為他對敵人的恨,希望自己能夠咬下賊人的耳朵。當敵人俘虜他時發現他的牙齒只剩下三四顆,而這也是正氣歌中「為張睢陽齒」的典故。

也因為他的忠義,死後被奉為「保儀尊王」、「張府元帥」或「張府厲王」「厲王爺」,或與許遠合稱「雙忠王」得享人間香煙。

金門城的「睢陽著節」中主祀的就是「張府厲王」。閩南地區祭祀雙忠王是有另外的典故的。泉州民間故事中,明末的洪承儔降清之後在泉州城中建造宅第,他的弟弟洪承畯痛恨哥哥這種反叛的行徑,在其兄宅第左邊的高處建造「唐忠烈祠」,塑了張巡跟許遠的像,張許二神二指怒目對著洪宅,似是責備洪承儔的不忠。至於金門城的「睢陽著節」是哪時候創建的?目前的資料還無法得知,但是關於它的神話從建造之初就開始流傳了。廟新建的時候,廟祝每天晚上都會用缽裝水放在神座的前面,深夜的時候都會聽到敲扑的聲音。

另外,「睢陽著節」會蓋在金門城也是「厲王爺」自己選擇的。傳說厲王自己到大陸購買木材、磚瓦、石條等材料,告訴店家是要在金門城建廟之用,當工人把材料運上金門後,厲王化身的村民引導工人把材料運到現在的廟址,然後就消失了。村民詢問才得知厲王爺自己決定要在此建廟,還自己準備了材料。

「睢陽著節」旁邊是「萬神爺宮」,兩間廟之間的空地是金門城七月廿六日舉辦「哮埔」的地方。本來金門城的「哮埔」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時間,傳說某一次在這裡的祭拜下大雨,居民把祭品移到睢陽著節中祭拜,好兄弟們懾於神威不敢入廟享用,當年金門城災禍連連,從那之後全金門城的居民就統一全部在這裡舉辦。(哮埔有如台灣的普渡,但是無法師主持)

睢陽著節前飄揚的旗幟則讓人想起發生在其前方海域的神奇故事。清朝嘉慶年間,東南沿海盜匪作亂,當時的官軍來到了金門的海域剿寇,在地形不熟的情況下幾乎要戰敗了,這時候突然看見雲中有厲王爺的旗幟在雲中指引助戰,也因此能夠順利的掃除海寇。

為了表示對厲王爺的敬意,以前的船開到這一帶的海域都要降帆,灑金紙祭拜,鳴放爆竹再前進。

至於廟前面的旗竿座,不是忘記豎立旗桿,也不是旗桿被偷,而是原本就如此。這一對旗竿座是用來綁風箏的。

傳說厲王爺喜歡看風箏,所以過去在重陽節厲王爺誕辰時這裡就會有人來放風箏給厲王爺看,而且是那種可以把人綁上去的大風箏。但是這個習俗現在已經消失了,只剩下建醮的儀式為厲王爺慶生。

厲王爺喜歡看風箏,傳說來自於當年張巡守城的時候,睢陽城被敵軍包圍,所以就放風箏向周圍的友軍求援,只是常常長線放盡,風箏隨風飄去也不見友軍來援。

說厲王爺喜歡看風箏,應該說是一種對於友軍來援的希望吧!為了繫住厲王爺的希望,村民在廟前放了一排旗竿座,只是後來被拆去蓋軍事工事,現在只剩下了一對。

另外一種說法,這裡是個「鳳穴」,這一排旗竿座是為了拴住鳳凰靈氣不外散而設。

從睢陽著節往海邊走,可以看到一塊包袱狀的石頭,這一塊就是「包袱石」,穿過它就是大櫓坪,從前船家置櫓的所在。包袱石的存在來自於厲王爺自力建廟的傳說。當年厲王爺化身的村民走到這裡,看見海闊天空風景宜人,就在這裡停下來休息,起來趕路時忘記把包袱帶走,於是化成了石頭,成為現在的「包袱石」。

關於睢陽著節還有許多神話傳說與典故,像是「親請戲班」「威消械鬥」等都是發生在金門城的故事,在現在鄉土資源日受重視的年代裡,也許還會有更多關於睢陽著節的神話故事及場域被發掘出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