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009.JPG

金門後浦的珠浦北路及週遭的巷道構築了一個饒富古意的世界,在這個現在以住家為主的區域裡隱藏著許多古蹟及歷史建築,行走其間常讓人有誤入時光隧道的感覺,如果不是夾雜其間的路燈及水泥樓房還有偶而經過的車輛行人,真的會讓人以為時間忘記經過這裡,讓這裡的時空凝結在過往的某個時空中。

走進標著珠浦北路12巷的巷子裡,迎面便是屋頂燕尾高揚的門樓,顯示屋主必有一段光榮的過往。如今雖然黑色大門緊閉,但良好的保存狀況代表了屋主對於老宅的重視。其實,這棟老宅起建者的事蹟真的讓許多金門人感激,他獨力建造了「奎閣」,以個人的財力開啟了入清之後金門人的文運。

DSC_0375.JPG

這棟起建於清道光年16年(西元1836年)的二落大厝曾於清末(1903年)重修,但是起造者那種屬於文人雅士的素樸風格卻沒有太大的改變。這棟房子的起建者是林斐章,關於他的事蹟不多,幾乎只有引用自續修於清光緒8年(1882年)〈金門志〉的一段話:

林斐章,字曼生,後浦人,例貢生。富而好義,年施棺木無算。嘗獨力捐建奎閣,治家嚴肅有法。

除了這一段文字之外,志書裡沒有太多其他的訊息。近人考證,林斐章是金門林姓諸系中屬於較晚移住的一支,清康熙年間從福建永春移居金門後浦,以經商為生。傳到林斐章時約乾隆末葉,家業已盛,他也因此得以捐得例貢生銜,並獨資闢建奎閣。

除了這一段文字之外,志書裡沒有太多其他的訊息。近人考證,林斐章是金門林姓諸系中屬於較晚移住的一支,清康熙年間從福建永春移居金門後浦,以經商為生。傳到林斐章時約乾隆末葉,家業已盛,他也因此得以捐得例貢生銜,並獨資闢建奎閣。

DSC_0374.JPG

DSC_0370.JPG

林斐章捐建奎閣之後就在后浦北門興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材料為斗砌磚牆、石板條砌石牆。屋身構造為抬樑式柱樑、硬山擱檁。因為所以位置緊鄰附近宅第,所以入口不在正面,進出是從採右方的庭院進入,然後轉直角入天井,十分特殊。

1949年,林斐章故居被軍隊佔用,直到戰地政務解除才回歸私人所有。

DSC_0371.JPG

如今的林斐章故居回復民居的功能屬性,寧靜安詳地與週遭的古老建築融為一體,記憶著過往的點點滴滴。只是再多的記憶也抵不住風化的力量,屋簷下的飛鳥泥塑,背景牆面上也隱約可以看出曾有的彩繪,上方的花崗岩石條,殘留色料告訴人們這裡曾有的璀璨亮麗,宣告屋主家族曾有的榮華,但這些過往都在時間的修飾下轉化成一種時光焠鍊的溫潤與厚實,從商賈的華麗絢爛轉化為一種屬於文人的清淡幽雅。

時間不是沒有經過這裡,但它選擇在細微的角落留下記號,為後來者保留更多的記憶。時間之流一視同仁地經過所有事物,改變所有的一切,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不會改變的事。

DSC_0373.JPG

「林斐章故居」已在2003年3月31日由金門縣政府以「林斐章大宅」之名,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金門縣的歷史建築,指定的理由是:

1.創建年期久遠者 
2.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並沒有提到林斐章這個人對於金門社會的影響,或許名人故居類的私人宅第要指定古蹟是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很多時候沒有這些人對於公共事務的關心,對於弱勢族群的關心,也許就不會有現在我們所過的生活。對於名人故居的指定除了表達我們對於他們作為的感謝之心之外,更重要的是彰顯他們對於社會的影響力,讓他們的貢獻能夠為後人所知,後人想要憑弔過往也不至於失去憑藉所依。

arrow
arrow

    北雁南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