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是金門最大的離島,雖然距離廈門只有九公里,距離金門本島更是只有兩公里,但由於對外聯絡不便加上歷來不受重視,所以歷來史籍記錄甚少,就算有提及的,也大多點到為止,所以現在許多關於地名演變的資料非常不容易收集,也缺乏相關的文物佐證。
雖然根據光緒十九年《馬巷廳志》的記載,烈嶼的開發年代可以上推至唐時設置馬寨及零星移民散居,且目前聚落的開發則大致在可溯自宋末時,不過聚落的出現與消失卻不斷進行,現在境內共有西路、西宅、東林、湖下、羅厝、青岐、上庫、楊厝、上林、中墩、南塘、后井、前埔、湖井頭、東坑、雙口、下田、西吳、西方、后宅、黃厝、埔頭、庵頂、庵下、后頭、林邊等廿六個自然聚落,歸屬在林湖、黃埔、西口、上林、上岐等五個行政村中。
不過在現在的烈嶼鄉文化館前的草地上有一件石碑,上面刻著「前园镸窟界」,簡單的幾個字,卻駐記了關於烈嶼一段被人遺忘的過往。
這塊碑是在現在烈嶼北環道貓公石眺景處的觀景台下被發現的,原來的狀態請參考「烈嶼觀察筆記」部落格(http://taconet.pixnet.net/blog/post/33094251),後來才被搬到這個位置。
石碑上「园」是「園」的簡體字,而「镸」是「頭」的簡字,所以這塊碑上的字是:「前園頭窟界」,也就是說這是一塊界碑,標示著某種場域的界線。
依《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詞目:窟
部首:穴 116-08-13
音讀: khut
釋義:1.窪。例:山窟 suann khut(山穴)、水窟 tsuí khut(水窪)。
2.凹陷處。例:酒窟仔 tsiú-khut-á(酒窩)。
3.計算窪、穴的單位。例:兩窟水 nn̄g khut tsuí。
所以附近應該是可以看見河谷或是山谷之類向內凹入的地形,不過從發現的地方來看,幾乎看不出類似的地形,這除了地形的自然改變之外,更因為這一帶的地形曾經過人為的大改造,可以蓄水的地方都被修建成湖,附近的菱湖、蓮湖等都是在民國五十、六十年代興建而成。
至於「前園」則是烈嶼的古地名,依據清朝時的都圖,烈嶼與金門都屬於馬巷翔風里,烈嶼為二十都,下轄一保烈嶼保,共有後頭、下寮、羅厝、湖下、青岐、埔頭、林邊、高厝、西吳、中墩、後山、上林、庵上、報塘、西路、西宅、後井、南塘、楊厝、湖井、前園、東坑、前埔、下田、後宅、刺園、下林、上庫、庵下、東林、黃厝、西方、西倉口卅三鄉。
所以在《金門志》成書時,烈嶼是有個被稱為「前園」的聚落,而且在聚落前方有個屬於聚落共有的山窟或水窟,但在歲月的洪流之下,沒有人記得這裡到底原本地形為何,最後連地名都被人所遺忘。只剩下一塊來自不確定之地的界石,在異地訴說不為人知的聚落滄桑變換。
留言列表